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February 19, 2012

Left-Handedness: No Longer Suspect; Still A Mystery

January 1, 2012 There's a handful of people — roughly 10 percent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 that has something in common. Many mysteries and misconceptions surround this group. Its members have been called artistically gifted and self-reliant, but also untrustworthy and insincere. Most recently, several of them have been called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Yes, we're talking about left-handers. Author Rik Smits is left-handed himself, which was good preparation for his new book, The Puzzle of Left-handedness. He tells weekends on All Things Considered host Rebecca Sheir that extreme prejudice against left-handers is actually quite recent. "Throughout history, Western history that is ... there has always been a sort of negative whiff around left-handedness, because it was different, and therefore a bit, well, suspect," Smits says. But, he adds, most people didn't really care that much about it. Even the witch-hunters of the Middle Ages didn't c...

哈佛小子 - 林書豪Jeremy Lin、吳信信

人生可以清零吗?

当我把五大箱 的衣服,五大箱的书,两大箱的杯杯盏盏,盘盘碗碗,一大箱的影集照片,一大箱的香烛烛台,以及其他所有曾经与我朝夕相伴的杂七杂八的物件都移进车库,并且 仍掉了整整五个垃圾箱的废物时,当我开始过那种家徒四壁,只有少量有限的换洗衣服,只有一个喝茶的,一个喝白水的杯子,一个吃饭的,一个吃面的碗,外加两 个装菜的盘子,还有两本书的日子,我突然有点明白人们说的什么叫做身外之物,什么叫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管你喜欢什么一辈子收集了多少宝贝,藏着掖着多少 你珍惜的东西,如果你一旦不得不失去了它们,或者说你自愿扔掉了它们,意想不到的是,你不但不会失落心痛,还会有一种解脱之感油然而生。我突然想到其实我 们的人生是可以清零的。趁自己还活着,有能力做这件事,把该请的都清掉,你会发现这就像是长途跋涉后洗个热水澡,把旅途中带来的汗水和污垢一并洗掉。把一 切清零,或者说把某些东西清零,这会给你一种出乎意料之外的,很绝决的快乐。 有一次看 BBCChannel  5 的 一个节目,专门介绍英国在古董路边摊淘宝的节目。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出卖家中的旧物,拿出一个精美的盒子,里面装着他们的祖父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给他 的情人所有没有发出去的信件。虽然他们的祖父并没有活着回来,可他的遗物却被送回了家。我想象着家人收到这些信件时的心情,这将给家人,给活着的人带来怎 样痛苦的复杂感情。当然节目的重点不在这,但是无论怎样,这位为国家战死在疆场的军人,他大概做梦都不会想到,在这近一百年之后他的子孙竟然会拿它来出 售!这位淘宝的人很有眼光,他知道会有专门研究历史的人对它感兴趣,花了一千镑买下。 还有一个人专门卖老照片的。他说在 Carboots sale (跳蚤市场)可以收集到很多没人要的撒落的旧照片。他们有些是没有孩子,有些是他们的孩子不削保留这些照片,人死之后便任其飘散。有个人,我不记得他的名字,只花了几十个便士,几十个 P , 我们常说,就买回一堆老照片,然后把它们编排,加上文字,竟把它们出版了!将来,我倒是很愿意捐献我的照片给这样的人。我的照片可是太多了,放在电脑里的 倒是好办,一个点击解决问题,但是那些早就洗印出来的该怎么办呢?就算女儿会收藏,但女儿以后呢?不知在他们这样完全陌生的人眼中,我们的照片会给一百年 之后的人们怎样的联想?这是不是有些残忍,但是不是也算是给人文历史发挥了点余热...

祖慰:移民文化超常原创力的解码

作者:祖 慰 (前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湖北省分会副主席)             巴黎三空间 在巴黎,可看到三个很有意味的空间。 巴黎旺多姆广场,那里有英国王妃戴安娜在车祸前吃最后晚餐的丽池饭店。她的情人小法伊德送了她在饭店旁边的珠宝店买的20多万美元的珠宝。这些大珠宝店是犹太移民开的。大多数犹太移民居住在巴黎16区等所谓的高尚区。 在熙熙攘攘的巴黎19区,那里有很多一个挨一个的中餐馆和充满中国货的小超级市场,店主是中国移民。 在大巴黎郊区,某个树林边的空旷地上,有十多辆汽车拉着的“大篷车”进驻,来者不是自助旅游的游客,而是居无定处的吉普赛移民。 巴黎郊区吉普赛人的大篷车与巴黎街头卖艺的吉普赛舞者 在欧洲,犹太移民史约有两千多年,吉普赛移民约有一千多年,中国移民近一百年。同是天涯沦落人,三大移民群刚到侨居国时的状况相似,所拥有的硬件(物质财富)都近乎零,每个人只带来源自故国保存在大脑记忆库中的不同软件(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为何在侨居地的地位如此之悬殊? 犹太移民独一无二的智能结构 面对巴黎犹太移民的显赫空间,我萌生出了一个怪问题:为什么犹太人散居列国当移民时天才辈出可谓了不得,而在犹太复国之后的以色列国民却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得了? 被世称为改变二十世纪世界秩序的三个伟人--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马克思--都是犹太移民。犹太血统的世界级人文学家、艺术家的名字有一长串: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提出“后工业社会论”的美国未来学家D•贝尔;世界级的犹太移民音乐家有现代音乐之父的勋伯格;大作曲家马勒;俄国大钢琴家鲁宾斯坦;世界小提琴之王大卫•奥宜斯特拉哈、梅纽因;被誉为二十世纪艺术领路人、大画家毕加索…… 还有一份有点过时的1980年的统计资料称:“从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设立经济学诺贝尔纪念奖、并由诺贝尔基金会主持颁奖以来,授奖十二次,其中三分之一(33%)以上授给了犹太人或有犹太血统的人。犹太人在所有诺贝尔的获奖者中都占了很大的比例,自1901年以来,共颁发诺贝尔奖513人次,犹太人获奖88人,占17%。可是,犹太人只占世界总人口的千分之二左右﹗”( Gerald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