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anuary 5, 2014

学钢琴其实是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弹得好坏还是其次

这个版上不懂乐理的人太多,根本不懂得为什么学音乐必须从学钢琴开始。很多人说传 统教学法太枯燥,扼杀兴趣,只练了一手技艺等等。不可否认传统教育方法有这方面的 问题,可以改进的地方肯定有。但为什么学音乐必须从钢琴开始呢?即使是学小提琴也 应当辅助进行一些钢琴练习,这不是偶然的,更不是华人的发明创造。 钢琴由于自身的特点,适合作为幼童接触音乐的工具,主要在于几个方面。 首先,最重要的是音准。钢琴的音准最容易得到保证,吉他其实严格来说弹几下就需要 矫音,虽然成年人随便弹弹,音阶低了一个半个key无所谓,但幼童如果总是听到错的 音,久而久之耳朵就听坏了。钢琴半年矫一次音可以基本保持音准,这在早期音乐教育 里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与此相关的,是培养儿童对音阶和音符的直观感知能力。由于钢琴键盘的特点, 音符和琴键一一对应,一字排开,当儿童眼睛看谱,手指感觉琴键的位置,耳朵听到声 音,如此反复不断的练习,久而久之就固化成条件反射。从小弹钢琴的人很多能培养出 绝对音高的辨别能力,就是听见一个tone立刻知道是哪个音,对应琴键上哪个位置,这 种能力就象native speaker说话一样的不假思索。和学习语言一样,如果不早期培养, 那么成年后无论你如何努力,都学不会了。其他乐器往往无法给人音阶高低的直观视觉 感受,成年人通过逻辑思考,固然也不难理解,但儿童难以掌握。尤其如小提琴和吉他 ,同一个音可以在不同的弦上的不同位置演奏出来,音高相同,音色却不一样,对儿童 来说就更容易感到疑惑,久而久之容易把音阶感觉搞乱,所以必须辅助钢琴的练习予以 矫正。 另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和弦的表达能力。钢琴由于可以十指并用,且无须 担心音准问题,所以和弦的表达能力最强,小提琴由于很难两根弦以上一起拉,这方面 的能力很受局限。吉他稍微好些,但也受到很多物理限制。更重要的是吉他上为表达一 个和弦,需要从不同琴弦不同位置找音,这种组合对幼童来说也是非常难以理解,只能 死记硬背。反之在钢琴上,一个和弦的多个音一字排开,只要小孩子会数数,就很容易 解释什么是三度五度音程,什么是主和弦什么是7和弦,等等。练习久了,孩子一听见 和弦就知道是个什么组合。对和弦的理解和感觉是一切乐理的基础。玩流行音乐无非就 是几个和弦到来倒去。 总而言之,儿童

岳飞

岳飞 (1103年—1142年), 字 鹏举 , 相州 汤阴 (今 河南省 安阳市 汤阴县 )人, 南宋 名将、忠臣,官至 少保 、 枢密副使 ,封武昌郡开国公。被诬以 莫须有 罪名被赐死,后平反昭 雪 ,追谥 武穆 、追赠 太师 、追封 鄂王 ,改谥 忠武 。 目录 1 生平 1.1 少时经历 1.2 早期抗金 1.3 第一次北伐 1.4 镇守襄汉 1.5 救援淮南西路 1.6 绍兴五年的南宋军队整编 1.7 剿灭杨幺 1.8 第二次北伐 1.9 第三次北伐 1.10 第四次北伐 1.11 遇害 2 评价 2.1 《宋史》评价 2.2 金人评价 2.3 明代评价 2.4 清人评价 2.5 现代评价 3 争议 3.1 下令杀岳飞者非秦桧 3.2 岳飞在北伐中能否再下一城 3.3 满江红作词者 4 诗词 4.1 军事、武术 4.2 书法 4.3 轶事 4.4 纪念 4.4.1 文学中的岳飞 4.4.1.1 孝道 4.4.1.2 军事 4.4.1.3 政治 5 家庭 5.1 婚姻 5.2 子 5.3 女 5.4 孙 6 影视形象 7 参见 8 注释 9 参考文献 9.1 书目 9.2 当代论文 9.3 脚注 生平 少时经历 宋徽宗 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1103年3月24日),岳飞生于相州汤阴永和乡孝悌里,家中世代务农 [1] 。岳飞 神力 惊人,能开三百斤弓,八石之弩,且拜师于弓术名家 周同 ,能左右开弓 [2] 。 宣和 四年( 1122年 )冬,岳飞从军,旋因其父岳和病故,回到家乡守孝三年。宣和六年(1124年)冬,再次投军,翌年驻地沦陷于金军之手,战败还乡。 宋钦宗 靖康 元年(1126年),第三次投军。 宋高宗 建炎 元年(1127年)年,以越职上书言事,被夺官。关于这三次从军经历,各种史书众说纷纭,且又语焉不详。 周侗教岳飞箭术 早期抗金 宋高宗 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岳飞投奔借 通直郎 、 直龙图阁 、 河北西路 招抚使 张所 [3] 军中,受到赏识,借补修武郎、阁门宣赞舍人,充

蔡美儿又惹麻烦了,公然宣扬种族优劣论!

2011年以「虎妈的战歌」掀起东西方教养论战的华裔「虎妈」蔡美儿(Amy Chua),在2 月又有新书问世,她与同在耶鲁大学任教的犹太裔丈夫鲁本菲德(Jed Rubenfeld)合着 「成功三要素」(Triple Package),毫不顾忌地点名在美国的华人、犹太人等八大族裔 ,是比其他族裔文化优秀。 蔡美儿在下月将出版的新书宣称,犹太裔、印度裔、华裔、伊朗裔、黎巴嫩裔、奈及利 亚裔、流亡古巴裔和摩门教徒等族群,不论收入、职业或考试成绩,都比美国其他族群 要好,因为这些族群的文化都具备三大成功要素:优越性(superiority)、不安全感( insecurity)和自制力(impulse control)。 而不属于这八大族裔的其他美国人都必须要为衰落中的今日美国负有责任。 至于为什么非洲裔美国人不在名单之列?蔡美儿相信,美国的19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 搞砸」非洲裔的优越意识,这个给他们平等,但拿走了他们的骄傲,让他们难以抬头。 美国媒体批评「成功三要素」书中引用的是2007年的研究数字,但隔年发生金融海啸后 ,这些蔡美儿所谓的成功族群,是否依旧风光则不得而知,再者,从人口统计学来看, 到2042年拉美裔将成为对美国政经、文化最具影响力的族群,而不是蔡点名的摩门教徒 或犹太裔。美国即将成为大号墨西哥,蔡美儿的观点是否要调整呢?

一个海归的近2年感受波折

希望此贴能给还在迷茫中的人们找到些方向 我是个骑墙派,也是个折腾派,人活着就是为了折腾,初到美国,挺想留下,折腾到了 绿卡,也空虚了不少,现在想来,依然对这样的空虚有点害怕,害怕未来还是会继续空 虚下去,可国内,也不是一方净土,开始回来是好的,现在也好的,可我已经真心无法 忍受环境,水,食物和空气,这三样人赖以生存的东西,已经变得忍无可忍 这跟一二线城市无关,而是整个中国的问题。前阵子去了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原以为可 以躲过雾霾,发现不是,这是个区域性问题,整个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无法幸免。我从来 不矫情,因为我自认为这些问题应该不是问题,可回来2年后,真心感觉自己的身体在 被环境侵蚀,说不清楚到底什么地方不好,就感觉到抵抗力也差了,之前在美国1年不 会生一次感冒,在中国老感冒,我只能把不清不楚的原因归结为这样糟糕的环境 事实上,在国内,工资是还不错的,税是比较低的,相对而言,住宿,服务,以及吃也 比较方便,也方便照顾老人,可逐渐的,我意识到,这些其实在国外也能得到,至于所 谓的成就感,越发觉得和人有关,事实上,你即使当上了一个高层,赚到更高的工资, 你依然离不开家庭,依然离不开水空气食物这些最基本的需求,也许回国只是为了追求 那20%在美国无法得到的地位感或者成就感,但你却失去了最基本的80% 如果说回国有什么收获,这2年还是有点收获的,一方面国内的一些工作,往往比美国 的专业工作其实视角更广,接触的东西更多,在美国不少人做个小螺丝钉,在国内,往 往能接触更多的部门,更能从全局范围来看待一份专业工作,而且速度更快,更有效率 。另外,国内有不少投机机会,即使现在的状况下,某些地方买房还是能带来不少的收 益。但这些不值得一提,最重要的,是我觉得亲情的改善,之前长期的生活在国外,和 父母等亲情也疏远了,回国可以经常和父母去自驾游,感受颇深,可我意识到,这个问 题,和在中国无关,只要有心,在哪儿都能实现 以我的感受,中国未来5年会受到环境的惩罚,各种癌变会增加不少,坦白说,这是我 一个新的马甲,我曾是海归派,但经历了2年后,我意识到一个问题真的不是黑白清晰 的,也许海归对很多人依然是不错的选择,可能有更高的工资和更受人尊敬的地位,但 是,对于一个到而立之年的我来说,我逐渐意识到,家人的健康,生活的平和,以及环

再谈印度人和在美华人的区别

看了上文“也谈印度人和华人区别”  看起来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  但实际窃以为根本 不是那么回事  谁说上学出来的人就一定没有street smart啦?   对于一个群体来说 , 里面肯定有情商高的 也有低的。  平均水平,国人肯定不会比烙印差。 我认为印度人和华人有什么区别呢?  太明显了,  华人有太多是墙头草。举几类人做 例子: 第一类:  觉得IT没前途啦,民工啦, 青春饭啦, 没地位啦, 自己把自己瞧不起, 非觉得老了以后会失业, 然后抛弃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经验,转行去搞别的(金融/市场 /自己开店 etc)  他们有的成功了, 但大部分没有。 更有些人转的不顺利,辗转几年 以后又转回IT, 然后一瞧, 我靠当年跟着自己学技术的阿三小弟,已经升职成本公司 的领导了。 第二类: 觉得美国没前途啦,经济危机啦,玻璃天花板啦, 一眼望得到头啦, 唧唧 歪歪一大堆, 然后回国去搞别的。 他们有的成功了, 但大部分没有。 一些人在国内 不顺利,辗转几年后又归海, 然后一瞧, 我靠当年跟着自己学技术的阿三小弟,已经 升职成本公 司的领导了。 类似这种还有很多。    都是战略摇摆,尝试过好几个行业 很大年纪了还徘徊在底层 , 因为每个行业都只有1-2年经验。他们总能找出每个行业的不好, 然后move on, 换去下一个行业或者换国家。 反而我见过的在硅谷这里坚定工作几年甚至10几年的老IT人, 都是混得很好的。  阿 三能混得好,也没有别的什么窍门, 就只有一条:坚定。 阿三才懒得管什么青春饭不青春饭(他们压根就没有这个说法), 更懒得管什么民工 不民工, 印度本国发展的再牛逼也先把自己本职工作做好, 反正印度承认双国籍, 拿一个美籍对他们来说也只是plus, 并不会失去什么。 最重要的,人家愿意在这里好 好干, 长时间在这里好好干, 即使脑子笨一点,  也可以勤能补拙。 自从icc把他弄 来这片土地,他早就坚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 而对于某些把自己叫民工/不愿在美国长呆的华人, 既然不愿意/不安心在这片土地上 耕耘,  这片土地为什么要回报你们?

男人最重要的事情,是尽早经历重大挫折

男人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顶尖的学位,不是顶尖的工作岗位,而是在自己年轻的时候经 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挫折经历的越早越好,因为人年轻的时候,一切都失败的起。一 旦等到自己老了,再经历最大的挫折,就回天乏力了。 《冥冥中自有天意》中的男主角经历的不算什么大挫折,顶多是个风波而已,得失业+ 离婚+背负大笔债务+遭遇车祸+被拦路抢劫 等好几样合在一起,逼得他几乎跳楼自 杀, 才能算是真正的挫折。我有幸在二十多岁的时候经历了这些。 到了《冥》文中男主角这个年纪,恐怕他已经经受不起了。

有了身份再携家回国

有了身份再携家回国, 到底好不好?说严重点赌的是中国的国运. 谁都无法否认,个人的境遇,虽受个人努力的影响,更受大环境的支配. 近7,8年来,中国 的国力不可否认的在上升.而美国在原地踏步和下降。 落实到读书人, 假设你在这边是博后或刚刚拿到AP,而回国可以拿到正教授(拿不到正 教授,个人意见千万不可回国,现在由副到正不是一般的难) 1)    绝对收入:国内年青正教授的实际收入翻了好几倍,与美国AP工资(假设80k)比, 2006年可能只有这边1/10, 2013年大约1/2。 2)    相对收入:衣、食、行国内稍贵一些, 基本持平。房子是个问题,北、上大约 是500万的概念吧。二线省会城市150万左右吧。但是,如果单位可以集资建房、本人又 可以拿到一笔50-60万的安家费,基本房子就是送的。请全时保姆,包吃住约30k/年, 如果每天来个半天,约20k/年,大家应该都请得起,可以把自己从做饭、打扫等家务中 解放出来。在美国的博后、AP恐怕做不到。这一项不好量化,我个人认为国内胜过这边 ,特别是请保姆这一块,对生活质量的提升帮助太大了。勉强为之,我觉得国内乘2吧 3)    灰色收入:无法量化,无法比较。但国内一定有,这边基本无。 4)    综合1、2、3,两边实际可支配收入基本相当。 5)    研究经费:拿NSFC和NSF($40万/4年)相比,2006年约是1/8,2013年约是1/3 ,但考虑到两边拿funding的难易程度,我想NSFC乘上个3应该没什么意见吧,所以NSFC和 NSF相比,2013年的比例应该是1或>1。 6)    劳动力资源:这几年国内研究生数量大增,LZ原单位而言,保守估计人数约长 了3-4倍,而且学生质量有上升,和国际接轨度升高,绝对是这些年大量海龟老师起了 作用。年青正教授大约可以有1-2博士、3-4硕士,这边博后基本上没有人帮、AP起步阶 段估计有1-2人(一个NSF ). 中国完胜,没有任何问题。 7)    在自己圈中的相对地位:学术会议上你应该可以感觉到自己的水平还是高于平 均的,有点小自豪是很正常的,人家一般不敢轻视你。名校正教授有望在NSFC及各类基 金中任评委,这个投票权善加利用,应该可以安身立命。在美国这边基本属于争取大会 发言阶段,努力进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