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作为我国文明时代入口处的一块里程碑,已经遗失了2000多年。它们能否突然破 土而出呢?这是人们经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我国古代青铜工艺高度发达,传下了许多稀 世之宝。然而就历史价值而言,却没有一件比得上夏朝的九鼎。后人将争夺政权称为“ 问鼎”,建立政权称为“定鼎”,就是因为三代以来,九鼎一直被视为王权象征的缘故。 根据《左传》宣公三年(公元前606 年)的记载,夏朝初年,令九州州牧贡铜,铸 造九鼎,事先将全国各地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形,然后分别刻于鼎身。九鼎铸成后,陈 列于宫门之外,使人们一看便知道所去之处有哪些鬼神精怪,以避凶就吉。 据说此举深得上天的赞美,因而夏朝获得了天帝的保佑。九鼎一出世,就蒙上了一 层神秘色彩。 其实,透过神话因素,就不难看出它的政治价值。夏以九州之铜铸成九鼎,再以九 鼎象征九州,无非是要表明自己乃九州之主,实现了天下一统。此后,九鼎便成了三代 传国之宝。夏亡之后,鼎迁于商,商亡之后,鼎迁于周。周成王正式定鼎于郏鄏辱(今 河南洛阳境内),表明天命之所归。春秋时期,随着王室力量的衰落,强大的诸侯对九 鼎便产生了觊觎之心,而由楚国首先发难。公元前606 年,楚庄王带兵攻打陆浑之戎。 路经洛邑,特意摆开阵势,显示武力。周定王连忙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咄咄 逼人,劈头就问九鼎大小轻重如何。王孙满冷冷地说:“在德不在鼎!” 接着又不紧不慢地回顾了九鼎转手的历史,进而指出:“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 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宣公三年)楚庄王碰了一鼻子灰,只好作罢。 到了战国后期,周王室己是奄奄一息。据《战国策。东周策》所载,周显王时期, 秦国兴兵临周,企图夺取九鼎。周求救于齐,迫使秦国退兵。但强秦岂肯善罢甘休,后 来秦昭王终于灭掉了东周。至于九鼎的下落,由于史籍记载不一,因而成了一个不解之 谜。 首先,《史记》中的说法就不统一。周秦二本纪都说秦昭王五十二年(前255年) ,在周赧王死后,终于“取九鼎入秦”。据此,九鼎当失于秦亡之后。但《封禅书》又 说:“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那么九鼎早在东周末年便已遗失, 与秦无关。后来,《汉书。郊祀志》也是兼收两说,但又说“周显王之四十二年(前 327 年),……鼎沦没于泗水彭城下”。以后秦始皇出巡路过彭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