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anuary 22, 2012

招人面试的一点感想

发信人: tiantiancn (nicky), 信区: JobHunting 标  题: 招人面试的一点感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30 00:29:10 2011, 美东) 节前最后一天晚上,太过兴奋睡不着觉。说说最近面试招人的一点感想吧。 公司刚开始招人,我是负责电话面试的interviewer之一,同时参于面试的还有我的老 板。 这份工作技术性很强,来参加面试的都有PhD学位。至今为止面试了3位,两位中国人一 位中东人。 两位中国人的学术背景和工作经验都比中东人高出很多。但我的老板却很不喜欢。要不 是我拼命为其中还不算太差的那位说好话的话,老板就把他们通通第一轮面试刷下去了 。唉,真是可惜。 两个中国人都非常一致的弱点--- 1. 英语!!!这两位的英语连我都听的非常非常的难受,更别提我老板了。想不通, 在美国生活了十年左右了,PhD也是美国拿的,还有点美国的工作经验,怎么英语会那 么那么的差。相反,那个中东人来美3年,没走出过校园,英语除了一点口音之外,简 直就是native speaker的水平。 ---解决办法:多听英语,多说英语,多看美国电影电视,走出去和美国人交流。这是 个长期的过程,没什么捷径可走。短期抱佛脚的办法:拿着自己简历,把那上面的每个 经历都编成一个能说上20分钟的小故事,打个草稿下写来,照着背上20遍!把自我介绍 也写下来,背上30遍。自己面试自己,把自己想象成面试官,站在面试官角度上评价自 己的答案,并对自己提问。从工作学习经历到生活环境都要问,直到对自己问不出问题 为止。对着镜子练答案。做到了以上几点,自信心立马提升50倍,而且面试时绝对不会 再紧张了。 2. 不懂得推销自己!就拿今天面试这位来讲,每被问到一个问题,都是一句两句笼统 的回答概括,然后就冷场了。我作为面试官,还得绞尽脑汁从他的resume里和他的简要 回答里发觉他可能的亮点,针对他的亮点提问。但人家也是只能说上顶多三四句,就又 没话了。明明做了很多impressive的工作,但是说不出来。搞得我老板已经很不耐烦了 ,是我不停的挖他的可能闪光点,才让面试继续下去。再看那个中东人,明明只做过一 个非常简单的工作,但是人家非常能说。说自己是第一个做这个工作的人,之前都没人

金融工程简历注意事项(牛人就不用看了)

发信人: QuantHR (quantile), 信区: Quant 标  题: 金融工程简历注意事项(牛人就不用看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5 11:07:55 2007) 首先牛人就不用看了,牛人根本不用担心这个,也许一个问号加感叹号就可以搞定工作 了。 今天上午帮公司审核一批申请金融定量分析师(Quantitative Analyst)职位的简历, 前前后后共有几十份,因为在招聘公告中明确写好了应聘者应该具备的背景,所以求职 者大多还是有不错的背景,物理、数学、金融工程等,由于只招2个,我只好很快的把 所有简历过了一下,选择了一些能够在短时间内给我留下印象的,其余的只好放弃。可 能被录取的和被淘汰的能力没什么大差距,但往往就是这一两页纸,使得某些人可以从 众多申请者中站出来。因此这里我以我浅薄的经历,谈谈简历的问题。 简历就是以简单的语言告诉招聘者他(她)为什么要面试甚至录用你,同时也是‘帮助 ’招聘者确定将来可能面试你的问题方向,因此非常重要的是在简历中写出你认为他们 需要的员工的素质以及对应这些素质哪些方面的问题你比较有把握。很多应聘者容易犯 的一个错误就是在这2方面:一是错误估计,或者根本没有去估计(大量群发)所投工 作所要招的是哪种人;比如要招的明明是金融工程师,一些人在简历中突出自己在财务 会计方面是多么多么的出色,比如去香港某某银行实习过,通过会计什么证书之类的, 诚然,在这个领域你很强,但我们要你来有什么用呢?二是虽然正确估计到了这份工作 需要的是什么类型的人,但过于投其所好,简历里面吹的是天花乱坠,弄的招聘者相见 恨晚的感觉,但一旦真的面试就露馅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怎样去找到这2个方面的 均衡点就要自己去把握了,比如仔细阅读工作职责要求,如果里面列举了具体的要求, 想想自己哪些方面跟这些要求挂钩,然后尽量把招聘者往这些方面引。 其它一些注意要点,小细节为: 1) 确保你联系方式是正确的,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应聘者手机号码写错了,要不是他背 景还不错可能我不会再跟他联系了,呵呵; 2) 多检查几遍简历,错别字,语句不通都要尽量避免,不要一句英语里面有2个单词 拼错; 3) 尽量在求职信中写明你是在哪儿看到这份工作的,这样有助于招聘者统计他的市场 策

quant/enigneering/trader 101

发信人: ThatYear (那年), 信区: Quant 标  题: quant/enigneering/trader 101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5 16:45:46 2007), 转信 开斑之处我写过一个通俗quant简介. 最近又不少人问quant/trader的概念. 我就再写点, 给新手们一点点介绍, 老手们看了就不用来跟我叫真了. 呵呵. 我想到哪写哪.纯属"外传". 发现很多人engineering的概念很弱, 也许数学物理等理科出身的多. quant只是个通俗的叫法, 其严肃的叫法就是这几天满斑满屏都是的东西. 那就是MFE里的FE, 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工程. 所谓工程, 简单 来说就是将一些生产过程模型话, 定量话. 以前打铁师父敲着锤子进行生产 锄头镰刀. 有了机械工程之后, 机械工程师根据机械工程的一些原理将这一 生产过程模型化和定量化之后就设计出现代的生产加工工艺. 以前一口锅, 几种原料放进去搅拌一下就能手工生产肥皂(传化就是这家庭作坊发家的哦). 有了化学工程之后, 化学工程是根据反应工程和传递过程原理讲这过程模型 话定量话可以设计出大规模的肥皂制造工艺. 而, quant, 也就是Financial Engineer, 金融工程师和化学工程师, 机械 工程师是差不多的. 它讲定价, 风险, 交易模型话定量话. trader是谁呢? 它就是上面的打铁师傅, 搅肥皂涡的"师傅". 在"远古"时代, 生产锄头至关重要的可就是师傅的水平了, 大多凭经验进行 操作, 什么时候该冷却, 什么时候该加热, 加热到什么程度, 敲打到什么 程度. 一切凭经验, 没有理论没有参数, 机械工程师参与进来之后, 进行 模型话定量话后就有了许多模型和参数了. 标准话了. 金融工程也一样, 就在2,30年前, bond trader用duration的理论就能赚钱. trader的神化, 明星化, 其实就说明quant的理论和实践都很不成熟. 如果 将来quant真能发展成化学工程, 机械工程那样的一门学科, 那就是trader 明星的末日. 甚至消失. 以前打铁师傅就弱化成了车间里的操作

找工作结束了,随便写点吧

发信人: lieren (firstblood--pally), 信区: Quant 标  题: 找工作结束了,随便写点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6 23:09:19 2007), 转信 以前在这儿混过,随便写点吧。 我是做并行运算的,一开始也想找quant. 花了不少时间看书,学习. 后来觉得这个行业并不适合我。于是放弃,改找和我专业match的工作。现在有2个 offer, 一个postdoc,一个工业界。 说说我为什么放弃吧。 我找金融的第一个面试是那个leman brother东京分部,以前本版很多人面过。 第 一次嘛,很紧张,而且那时候我的确还在准备中,很多知识欠缺,也比较弱。所以 ,一个电话之后,就被拒了。 在这儿之后,我暂停了递简历,赶紧学习知识。 后来递了JP morgan, 过了online test, 然后电面。 问的问题现在看来也不是很难 。概率很简单,拍位置的问题,高中水平的。数学方面,给了一个二阶ode, 我是应 用数学系的,很容易搞定。接着,狂问C++. 我走并行运算的,基本用C。很少用C++,虽然复习了一些,不过还是没经验。 好几 个问题答的都不好,所以也fail了。 其中有一个问题问throw exception,可能发生 内存泄漏,怎么办。其实就是smart pointer. 我读到过,但是却没想起来,sigh. 这之后我和一些recruiter联系。后来跟一个recruiter认真谈了一次话。 我问,这些华尔街公司在乎我的publication嘛? (我博士期间发了4篇journal p aper.一篇文章发在我们这个领域很top的一个journal上。) 答:基本没人care. 其中recruiter还说我获得一些SIAM的travel award, NSF的summer grant 比较nai ve...。我想他们也许根本连SIAM, NSF 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唯一听说过的就是奥 赛金牌之类的。 另外,这个recruiter也说,现在找金融工作的物理博士,数学博士,计算机博士 一抓一大把, 不是牛校,没有什么金牌,人家根本不看。 anyway,经过一番思考,我觉得我做的研究还不错,但是这些一点也不会被金融这些 公

一个老程序员的忠告:不要一辈子靠技术生存

发信人: bachelier (bachelier), 信区: Quant 标  题: 一个老程序员的忠告:不要一辈子靠技术生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7 09:00:16 2007) 转载一篇文章. 我现在是自己做,但我此前有多年在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当回过头来想一想自己,觉 得特别想对那些初学JAVA/DOT。NET技术的朋友说点心里话,希望你们能从我们的体 会中,多少受点启发(也许我说的不好,你不赞同但看在我真心的份上别扔砖头啊). 一。 在中国你千万不要因为学习技术就可以换来稳定的生活和高的薪水待遇,你千 万更不要认为哪些从事 市场开发,跑腿的人,没有前途。 不知道你是不是知道,咱们中国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软件公司,他们的软件开发团队都 小的可怜,甚至只有1-3个人,连一个项目小组都算不上,而这样的团队却要承担一 个软件公司所有的软件开发任务,在软件上线和开发的关键阶段需要团队的成员没日 没夜的加班,还需要为测试出的BUG和不能按时提交的软件模块功能而心怀忐忑,有 的时候如果你不幸加入现场开发的团队你则需要背井离乡告别你的女友,进行封闭开 发,你平时除了编码之外就是吃饭和睡觉(有钱的公司甚至请个保姆为你做饭,以让 你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投入到工作中,让你一直在那种累了就休息,不累就立即工作 的状态) 更可怕的是,会让你接触的人际关系非常单一,除了有限的技术人员之外你几乎见不 到做其他行业工作和职位的人,你的朋友圈子小且单一,甚至破坏你原有的爱情(想 象一下,你在外地做现场开发2个月以上,却从没跟女友见过一面的话,你的女友是 不是会对你呲牙裂嘴)。 也许你拿到了所谓的白领的工资,但你却从此失去享受生活的自由,如果你想做技术 人员尤其是开发人员,我想你很快就会理解,你多么想在一个地方长期待一段时间, 认识一些朋友,多一些生活时间的愿望。 比之于我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及工作,那些从事售前和市场开发的朋友,却有比我们 多的多的工作之外的时间,甚至他们工作的时间有的时候是和生活的时间是可以兼顾 的,他们可以通过市场开发,认识各个行业的人士,可以认识各种各样的朋友,他们 比我们坦率说更有发财和发展的机会,只要他们跟我们一样勤奋。(有一种勤奋的普 通人,如果给他换个地方,他马上会成为

大陆,香港,世界,资源和利益

发信人: godblessu (godblessu),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大陆,香港,世界,资源和利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5 17:50:04 2012, 美东) 不记得是看了哪本书,还是哪个电影,还是哪个新闻, 总之,有一天俺歪在沙发上就忽 然悟了个其实很简单的道理。 世界上的人和人,地区和地区,就是个资源争夺的问题。 撕下各种温情面纱,借口和口 号,每个国家,地区和人,无不在为自己多争取资源而努力争抢。 无论港人,白人,再彬彬有礼的绅士淑女,威胁到自己的资源和生存了,一样会和其他 贫苦地区的人一样,会急,会骂,会抢夺,会打。这才是人类最原始的状态。 所以,港人积怨,站在港人立场上骂大陆,没错。  大陆人站在大陆人立场上骂港人, 也没错。 同理,台湾人站在台湾立场上不想被大陆吃掉,也没错。  美国人站在美国 立场上挤蜕中国,以谋取美国最大利益,也没错。   谁错了呢? 谁也没错。 关键看 你是哪儿人。  争夺资源这个问题在世界上,基本无解。 就看谁更强大,谁更能斗智斗勇,谁更有本 事。 当然,并非每个地方都笨到愿意处于和他人对立的状态。  有时候,某地和某地团结一 致,能获取两地最大利益,所谓的win-win 啦.  发信人: swordsman (御前带屌护卫),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Re: 大陆,香港,世界,资源和利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5 19:46:47 2012, 美东) 你这又走向极端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是存在竞争关系,但更多的还是合作关系,否 则就没有社会了。 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合作关系越来越得到加强。 最简单的,从社会对战争的认识就可以看出来。 古代,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掠夺对方财富和资源,在以消灭敌人为目的的前提下双 方无所不用至极,只要能消灭对方没有什么手段是错的。但随着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 步,战争变成了解决分歧达成合作的手段,而不是单纯的消灭对方,因为人们认识到通 过战争获得对方的合作才能使利益最大化,所以战争中也有了规则,战争结束后国与国 之间也开始建立约法来维系合作。 人类的欲望和需求是无止境的,满足欲望和需求的方法也不仅仅是创造、占有

为何英国超过了日本

为何英国超过了日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8日 02:20 《经济》杂志 贫富悬殊、医疗卫生体制瘫痪、教育制度崩溃、制造业分崩离析——10年前英国的 这些景象,似乎与今天的日本没有两样。但十年间英国取得的奇迹般的复兴,给日本指 明了一条值得仿效的路线 文/《东洋经济周刊》记者 佐佐木纪彦 在日本住了很长时间的英国人比特·塔斯卡,是德赖斯纳·卡赖斯奥特证券公司战 略分析师。在他看来,现在日本中产阶层的生活非常寒酸。“几年前,以年收入300万 日元(约20万人民币)为主题的书(在日本)非常流行,而这种书在英国是绝对卖不出去的 。英国的中产阶层比日本富裕多了。”他说。 在泡沫经济刚刚崩溃的1993年,日本人的人均GDP登上世界第一,单从数额上看的 话,那时是英国的两倍以上。但那以后,日本经济开始衰退,而英国取得了连续15年的 经济增长。2006年,英国的人均GDP终于超过了日本,现在英国人的生活要比日本人富 裕得多。 在日本痛苦地捱过“失落的十年”时,英国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英国救世主 英国是产业革命的发祥地,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制造业是该国赖以生存的手 段。现在,它从医疗产品到航空用引擎等的制造依然保持着世界一流水平,但是制造业 在经济上的比重已经大大降低,就业人数所占的比率为10%,只有20年前的一半左右。 另一方面,经济状况的好转让金融街(37.21,-1.46,-3.78%)充满了活力。全球外汇 交易的32.4%是在这里进行的,英国在国际金融方面的能力越来越高,已经与美国的华 尔街势均力敌。如今英国从金融街上得到的税收占了英国国家整体的20%,在金融界就 业的人数也占了全体人数的20%。 在过去20年里,英国从对制造业的依赖体制开始转变,经济逐步走向了以金融为中 心。塔斯卡说:“英国的景气基本上*的是金融,大多数英国人都认为,制造业的衰退 只是一个无奈的结果。” 让制造业向金融业转变,英国政府的作用不可低估。1986年开始金融大爆炸,英国 的金融界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的市场改革,英国政府让这里的市场能从世界各地吸引资本 及人才,取得了成功。 当然,从制造业向金融的转变,在人力市场方面并不容易。到现在也还有很多人因 为找不到新工作,而从国家

美国房价大跌 奇才狂赚150亿美元

发信人: chuschus (,,...), 信区: Quant 标  题: 美国房价大跌 奇才狂赚150亿美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25 12:50:06 2008) 美国房价大跌 奇才狂赚150亿美元 在华尔街,房地产市场垮台产生了大批输家。但如今看来,最大的赢家是一位 两年前还鲜为人知的美国对冲基金经理约翰・保尔森。 在纽约昆斯区长大的保尔森现年51岁。两年前,他就闻到了房市泡沫的味道。 由于美国房价大跌,2007年他成功下注做空楼市,他管理的基金狂赚150亿美元,年薪 因此达到30多亿美元。 这可能是华尔街史上最大的一笔个人收入。 不按常理出牌 同“股神”沃伦?巴菲特和“破产重组之王”威尔伯?罗斯一样,保尔森的成功靠的是非 常规思维。 2006年初,人们普遍认为,房价决不会在全美国范围内下跌,楼市和住房抵押市场不该 有大麻烦。华尔街许多“大腕”也持同样论调。但保尔森的独到见解是:房价不可能只 涨不跌,不会有永远的牛市。 保尔森率领自己的团队追踪成千上万的房屋抵押,亲自分析个人贷款的情况并得出结论 :债权人越来越难收回贷款。深夜,保尔森仍在办公室分析各种资料,深信投资者大大 低估房屋抵押市场的风险。 楼市繁荣时,许多人都看不到风险,因而抵押贷款的违约保险价格非常低。2005年,保 尔森坚定地认为,要尽可能利用这一点,创办专门针对房屋抵押风险的基金。 保尔森为新基金筹资1.5亿美元,并于2006年7月开始创建第一只信贷机遇基金。他的投 资策略是,买入信贷违约掉期,做空房屋抵押贷款债务。 信贷违约掉期是一种新的金融衍生产品,类似保险合同。债权人通过这种合同将债务风 险出售,合同价格就是保费。保尔森的基金买入信贷违约掉期合同被投资者定价太低, 当次贷违约率上升时,这种“保费”就上涨,基金随之增值。 1.5亿变成280亿 但楼市行情一度依然看好,保尔森的基金因此在赔钱。当时,为减轻压力,保尔森每天 在号称纽约“后花园”的中央公园跑步5英里,告诉妻子,自己在等待成功。 有经验的人会为减少损失全身而退,但亏损让保尔森意志坚定。2006年底,新开创的信 贷机遇基金升值20%。接着,他开创了第二只同类基金。 2007年2月7日,一位交易商拿着一条新闻稿跑到保

令人吃惊的预测

有一天,乔治在删除垃圾电子邮件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标题:令人吃惊的足总杯比赛 预测。他好奇地点开了它,里边写着: 亲爱的球迷,我们知道你是个怀疑论者,凡事不会轻易相信,可我们确实已经设计 出绝对准确地预测足球比赛结果的奇妙方法。今天下午,英国足总杯将进行第三轮比赛 ,对垒的是考文垂队和谢菲尔德联队,我们预测考文垂队将会取得胜利。 乔治看过后,轻蔑地一笑,没有当回事。晚上,他收看电视里的比赛结果,考文垂 队果然势如破竹地赢了。 三个星期后,乔治又收到了那个人的一封电子邮件: 亲爱的球迷,你是否还记得,在上一轮足总杯比赛中,我们曾事先准确地预测了考 文垂队获胜?今天考文垂队要和米德尔斯堡队交手了,我们的预测是,米德尔斯堡队获 胜。同时我们强烈地奉劝你不要和别人去赌输赢,但请你密切关注比赛结果,看看我们 的预测结果是否准确。 那天下午,双方打成了1比1平局。考文垂队本来很强,却完全没有发挥出来。而在 次周二加赛时,米德尔斯堡队却以2比0的比分胜出。这回乔治有点惊讶了。 过了几天,那个人的电子邮件又来了,预测米德尔斯堡队将在第五轮比赛中失利, 特伦密尔队将会打败它,结果果然如此。 而在四分之一决赛之前,那封电子邮件又告诉乔治:特伦密尔队将老老实实地输给 陶顿亨队。事实果然如此。 四次预测,四次全都说中了! 接着,那个人在电子邮件中对乔治说: 我们买断了一个数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现在你大概相信,我们确实很有把握,能 够料事如神。在半决赛中,阿森纳队将会打败伊普斯维奇队。 乔治是个不服气的人,他通知了许多朋友,下午一起看球赛直播,并且计划在阿森 纳输掉后,大肆羞辱那个信口开河的家伙。但是在落后的情况下,阿森纳队奋起直追, 最后竟以2比1获得了胜利。太不可思议了! 第二天,那个不可思议的邮件又来了,这回它说: 亲爱的球迷,你已经体验了我们神奇的足球预测,现在你信服了吧?我们已经作出 了五次正确的预测,五发五中,你一定会同意它绝非运气,尤其是所有的冷门我们都猜 中了。现在我们和你做一笔特殊的交易: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向你提供比赛预测, 你只需支付200英镑的定金,然后发一封电子邮件,把参赛的两个队告诉我们,我们就 会将预测结果通知你。 我们殷切地盼望收到你的订单。 200英镑的要价确实不低,但如果事先能知道哪一个队会

说说教训(job hunting)

发信人: NeaS (爱睡觉的人), 信区: Quant 标  题: 说说教训(job hunting)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 13:05:49 2008) 也说说教训吧,从去年底开始找工作以来的。全都是教训,一点经验没有啊,大牛们不 用浪费时间看了。我答应了人家写出来也给后来的人提供个参考,就写写吧。 本人理工科Phd,一直做数值计算的东西,非IVY但学校也还不差。去年快年底的时候开 始找矿工工作,到现在也还没有着落。开始把形式估计的太乐观,以为自己背景不错就 广撒网希望多抓鱼。电话面试确实拿到了不少,但是每次面试过了总发现有自己不足的 东西,浪费机会啊。找工作开始的时候联系了sera,给了一堆准备材料,感动~~。 今年寒假的时候开始闭关学习,从头到脚武装自己,非常有本科的时候狂做吉米多维奇 习题时候的感觉。准备的差不多了,过了年市场形势却急转直下,面试的机会少了,问 得问题却更加走火入魔。记不的以前版上谁说的面试自己感觉好的往往结果不怎么样, 可能现在确实机会少了吧,公司招人更加严格,虽然我最近几次电话答的还不错,都问 到我什么时候能开始工作了,最后还没进下一轮。唉~~~ 总结一下, 1. 大家找工作之前先闭关修炼好了再去闯荡,光说不练不是好把式。形势不好的时候 多准备准备自己的东西,别浪费机会去给人当炮灰。没通过面试自己也问问是不是都准 备好了,我越学习越觉得最开始的几个面试能要我才怪。 2. 准备差不多了去面试也要靠运气,碰见个什么bt人问个bt题目啥的气死也没辙。 3. 做好心理准备,打持久战,毛主席的指示精神啥时候都要放在心里。没毕业的兄弟 们坚持一下,在学校拖一拖,多准备准备,抽机会弄点相关经验啥的,没准哪天市场就 好了对矿工的需求会暴涨的。乐观的心态还是重要的。 4. 给自己留点后路,看看自己还能做啥工作,不一定非要在一颗树上吊死,条条大路 通罗马么。 另外说一下sera吧。从去年开始找工作就联系她,很nice的人啊,给了好多建议和鼓励 。虽然我很少在网上发文,不过每天都会来这里看看,sera经常post一些工作机会,回 答一些问题,对我帮助很大地。也不见得说每天给你安排面试机会的recruiter才是好 的recruiter,在这个困难时刻还让你去浪费机

来说说我面试的一点经验吧

发信人: Mandelbrot (Big Cong to LP!!!!!), 信区: Quant 标  题: 来说说我面试的一点经验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2 22:31:32 2008) 最近的三四个月里,一共面了九个人,全是entry level(我自己也面不了senior的, 找senior工作的就不用听我罗嗦了。呵呵)。多数是来onsite的,也有几个phone screen的。这其中有最后给了offer的,也有pass的。在这里说几个典型案例,攒点人 品。 我的手比较松,只给过两个fail。第一个是和我一个学校,系差不多的印度人。因为专 业接近,所以看他的简历的时候就看出很多问题。phone screen的时候问了几个专业问 题,答得都不好。然后问了一些数学问题,也不满意。最后问了一个很简单的概率问题 ,他做了近半个小时都做不出来。最要命的是,他喜欢猜答案。题目做了一半,就说我 想这个答案是什么什么。而且一次都没有猜对。第二个是一个同胞。主要问题是准备得 太不好了。简历上写的有 finance knowledge,而且列了一些书。但是面试的时候发现 所有和finance相关的问题都答不上来,书也只看头几章。说实话,如果是onsite,我 不会给同胞fail的。但是这是个phone screen,与其让人家大老远的白跑一趟,不如好 好看书用处大。 说完故事,说几个建议。 1,简历上的东西一定要扎实。其实学物理的,工程的,数学的,在面试的时候很容易 遇到同行。搞不好很细节的东西人家也知道。如果这些本专业的东西答不好,印象就大 打折扣了。 2,学工程,数值计算的人最好注意一下本行的数学基础。工程细节一般知道的人不多 ,大家也不太感兴趣。但数学是通用语言,这也是最容易被问到的东西。 3,Experience要写得实在,一个model有多少是自己做的,就写多少。写得太好,面 试的期望值就很高。如果发现有水份,落差就很大。有的candidate做题做得很好,底 子也很扎实,就是和senior聊经历的时候出了纰漏。这样fail掉,实在很冤枉。 4,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苦练内功。数学,finance,编程,不可偏废。我常问数学 和finance。不喜欢的就是在没有严格推理的情况下猜答案

国际金融市场工作职位浅析!(转载)

发信人: whatsummer (不理猫变女鬼), 信区: Quant 标  题: 国际金融市场工作职位浅析!(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3 23:47:33 2008) 主要金融工作职位如下: 1、INVESTMENT BANKER          算是顶极FINANCE工作。主要职能是代表投资银行为公司客户提供在金融市场 上融资等服务,简单来说就是“拉客”。融资渠道有多种,如IPO(股票上市),BOND (发行债券),SECURITIZATION,也有做兼并收购的。一旦做成一单,利润极为丰厚。 这种工作对COMMUNICATION SKILL要求很高,基本由社交专才在做. 要求:名校MBA,聪明能干,能说会道,面目和善,风度翩翩,谈吐高雅,实在不行是 BUSH的儿子也行 起薪:>USD100K 2、TRADER          主要是代表各金融机构进行证券市场上交易,如equity, bonds, derivatives等等, 自己也有一些资金运作,有一定的PORTFOLIO MANAGER的功能。 要求:反应敏捷,善于沟通。 起薪:>USD100K          上面两种都是最热门的FINANCE工作,报酬和社会地位都很高,年纪大了想转 到分析部门也很容易(或者干脆提早退休了,干的好的一年上百万不是难事)。          接下来讲点实际的,达不到上面要求的, 部分朋友一定希望找到的也是比较 理想的FINANCE工作, 就算是ANALYST也满足了(为了好听,我有时也称自己为金融分析 师)。这类工作一般对英语的要求程度稍低,对数学和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工作相对 枯燥但压力不大,收入中等偏上但很稳定,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也合理(不象BANKER和 TRADER,一星期工作70个小时是小意思)。金融行业对各类ANALYST需求较大但一般要 求相关经验,一旦入行之后就算被LAYOFF了再找工作也很容易。实乃养家糊口之良选也 !所以向大家呕血力荐. FINANCIAL ANALYST涵盖的定义太广,我说几种主要的: 3、EQUITY RESEARCH ANALYST ASSOCIATE          股票分析师助理。协助ANALY

华尔街智商测试题 交易员江平的答卷

华尔街智商测试题 交易员江平的答卷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时间:2008-04-14 坐拥1.6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国以国家外汇储备投资、QDII等金融机构海外投资 、企业和居民个人海外投资,组成了当下中国海外金融投资的梯队。但是面对黑石投资 亏损过半、QDII出海折戟等等,有人士提出,中国需要加强对华尔街和世界金融市场的 再认识。《第一财经日报》特邀华尔街华人交易员江平为我们解读华尔街。自1995年加 入雷曼兄弟至今,江平先生在华尔街浸淫多年,2007年因入账上亿美元而被华尔街著名 专业杂志《交易员》评为年度“百强交易员”,成为该榜单历史上首位华人上榜者。来 自市场一线人士对华尔街不乏戏谑之言的解读,或许能给我们提供另外一个视角,以加 深我们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理解,加深我们对中国海外金融投资的思考。 华尔街智商测试 江平 1.鲁宾为何在1999年7月辞去美国财政部部长职务? (A)他嫌当财长钱太少,想回华尔街捞钱 (B)克林顿丑闻不断,他不愿再和这样的人混在一起 (C)他想纽约,想与家人多相处 (D)他在华盛顿住不惯 (E)都不是 江平:E 鲁宾曾是高盛一流交易员,对经济的洞察力远非格林斯潘、萨默斯或克林顿可比。 在一片歌舞升平中,他已知道,船漏了,随时会沉。他知道其紧迫性,所以必须提前下 船,不能等到克林顿期满。 鲁宾是“强势美元”的始作俑者。受雇于美国政府,他又重新拿出他作为一个一流 交易员的手段,信誓旦旦,劝别人持有美元。 然而他毕竟不是一个超一流交易员,以诈术盈利终难成正果。无数善良的人们因听 信“强势美元”致使血汗所得化为乌有。鲁宾虽荣耀一时,如今又有何颜面去见天下苍 生? 2.西方国家会像1998年的俄罗斯、2002年的阿根廷一样对其债务赖账不还吗? (A)一派胡言,西方国家国债评级全是“AAA” (B)不可能,即使有一个国家出点问题,其他国家也会帮忙 (C)意大利、西班牙上世纪80年代都曾濒临破产边缘,如今又入不敷出,可能会 出问题 (D)美国欠债太多,可能有问题 (E)除了个别国家外,大部分西方国家都将进行俄罗斯式或阿根廷式债务重整 江平:E 发达国家政府的财务如果全部白纸黑字写出来,比起当年的俄罗斯、阿根廷好不了 多少。现在大家都把头埋在沙子里,不看不想,反正华尔

解释一下Quant(转自某人博客)

 解释一下Quant(转自某人博客) 整天把quant挂在嘴边,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是虾米东东,解释一下 投行是quant集中地,投行有两块业务,一是corporate finance,兼并收购上市发行债 券之类,一是trading,做交易,现在交易主要向金融衍生品集中了,例如各种期权, swap之类。 quant属于后一块,,但不是直接做trading,而是为trader和sales做支持 ,制定交易策略和定价,还有hedging。quant在trading floor属于核心人物,一般一 个人支持数个trader和sales,被称为“力量增加器”。一家大投行也就10个左右quant ,却有数百个trader和sales。 quant的coding是必需,C++要“monster”级别---“招聘用语”。但是本身数理一定要 强,最好是理论物理phd,因为理论物理就是建模。当然,还要懂得金融数学和各种金 融模型,pde和sde要娴熟。另外金融理论也要知道,各种衍生物要熟悉。因为要求高, 拿钱不少,第一年50000英镑,以后每年至少增长50%,指数增长。当然,压力超大,工 作时间超长。因为trader要抓狂的,作的交易都是几千万数亿美元计!衍生品的恐怖在 于算错1%,实际会损失10%! quant一般是物理phd出身。数学phd也ok,不过部分数学phd偏于逻辑了,没有什么模型 发展。最适合的应该是金融数学phd,科班出身嘛,不过我所知道的former phd都教书 去了,至少在Imperial是这样,他们都说“鄙视quant!”不想由academic堕落到人家 赚钱的工具。CS做quant的比较少,他们一般在IT部门。当然也有金融数学master出去 做quant。 Anyway,try一下,不行就去读phd

我所见所闻quant 和 trader

发信人: chjymitbbs (chjymintbbs), 信区: Quant 标  题: 我所见所闻quant 和 trader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13 14:40:54 2008) 本人资历太浅, 在这儿只谈自己的所见所闻。 一,朋友甲在做quant,他是我朋友圈中唯一的quant。公司是500强,所谓的equity holding firm。这么大的公司,核心的quant team只有七八个人。清一色名校博士,数 学,物理或经济专业,没有金融工程硕士。他说他做一次成功的referral可以拿将近一 万块,可是我的资历太差,实在不好意思把简历发给他。 二,混在朋友当中去芝加哥一家trading firm参观。这家公司有几十个trader,核心的 quant只有一个人,手下领导了四五个associates。他倒是金融工程硕士毕业。可是他 之前已经有一个核物理博士了。最绝的是他居然穿了条背带裤,打领结。派头比公司的 partner都大。trader在这里来去都很快,把你招来,简单培训一下,就要你自己找 trading idea 替公司赚钱。这种trader高中学历,有些street smart,有点运气就够 了。 三,同样是参观一家trading firm。几十个人,资产几十个billion。不做短线,侧重 基本面分析。trader是绝对的leader。做数学模型的只是技术支持。实际上好几个 trader同时也是partner。公司一般从有经验的analysts里挑人,根本不要fresh graduate。 四,这个是道听途说,有点搞笑:一个朋友去面试,等的时候和看门人聊上了。看门人 问他面试啥职位,朋友说trader。看门人说,我也是trader啊。原来他投资了几千块用 CME的免费软件炒mini S&P 500。 五,听朋友说你如果去交易所或是卖trading software的公司参观,一般会有一些年纪 不小的人给你做演示。据说这些人都是炒自己的钱赔光了的。交易所总不能看着他们饿 死,于是就发善心把他们雇过来了。所谓的high frequency trading是picking up pennies before a steamroller。只有big inst

If you want a quant job, read this...

发信人: QuantCareer (QuantCareer), 信区: Quant 标  题: If you want a quant job, read this...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21 16:23:55 2008) I'm currently in the market looking to take my quant career to the next level. The quant job market seems to have recovered a little compared to last spring, with hedge funds once again esp. active in hiring.  (Probably because they pay less in base salary than i-banks, sometimes much less...) One thing I wanted to share with you guys is that, 90% of the "quant manager " or "quant trader" or "quant analyst" jobs I've seen require programming skills.  Several senior-level jobs I applied to required C++ or Java, with no flexibility (i.e., telling them "I'll learn after you offer me the job" won't cut it with the employers).  The job market is still weak, still a buyer's market, so the employers can be picky (and even cocky). The upshot is, if you want to become a quant, heed the advice I

雷曼已死?(WSJ)

发信人: firecheng (fire), 信区: Quant 标  题: 雷曼已死?(WSJ)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5 03:23:50 2008)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路最终走到了尽头──倒得并不惊天动地,却带着丝丝 呜咽;残酷的清算命运似乎正等着这家老字号投行。 当然,你可以聚集数十位华尔街精英到纽约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开会商讨拯救之道,但他们也无法改写人类不可改变的天性:人的行为都是受 自身利益左右的。 事实是,雷曼兄弟坠入破产保护符合所有人的狭隘利益──除了该行股东、债权人和员 工。 过去的这个周末,雷曼兄弟的结局已经明显变成了一个零和游戏。不甘心就此放弃的雷 曼兄弟还在挣扎──出售资产管理业务Neuberger Berman,将商业抵押贷款业务分拆成 单独实体。然而,该行仍然无法回避帐面上高达530亿美元难以脱手的坏帐资产。 美国财政部早就明确表示,不会用纳税人的钱接这个烫手的山芋。英国的巴克莱银行 (Barclays)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同样对此兴趣寡然。因此,虽然财政部已经尽 力劝说雷曼兄弟的华尔街同行们出手相助,但结果依然是无人响应。 问题是,华尔街投行们凭什么要拔刀相助? 想像一下你是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首席执行长塞恩(John Thain)。和雷曼兄弟首席 执行长富尔德(Dick Fuld)死攥着不肯贱卖不同,你在7月份就以2.2折的跳楼价挥泪甩卖 了票面价值高达310亿美元的债权抵押证券(CDO);但你还是感到资本捉襟见肘。 别忘了,鲍尔森当年没提拔你当高盛(Goldman Sachs)的首席执行长。现在他跑来要你掏 出数十亿美元拉雷曼兄弟一把?你不买的话,巴克莱和美国银行就可能便宜购入雷曼兄 弟,然后和美林竞争?问题是,你自己可能都很快需要某家银行来解救,这已经够丢人 的了。实际上,据《华尔街日报》报导,美国银行和美林公司已经在商谈合并的事宜 了。 当然,高盛首席执行长布兰克费恩(Lloyd Blankfein)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 席执行长麦晋桁(John Mack)可以每人拿出了数十亿美

金融并不邪恶,邪恶的是人的贪欲

 发信人: maker (zzzz), 信区: Quant 标  题: 金融并不邪恶,邪恶的是人的贪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17 21:35:47 2008) 金融创立之初,旨在帮助企业融资,扩展业务,是能产生实际的经济价值的。许多衍生 品,也是为了规避风险而创(想想hedge fund这个名称),本意都是自然的。 但在人的贪婪的作用下,以上都不在是主要目的了。想方设法把钱移来移去,每移一次 就剥削点,至于是否有必要这样重新配置资源,是“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衍生品也 不在为了避险,大军纷纷加入投机狂潮,买空卖空,根本不需要实际的商品,就是对赌 。在极少数人一夜暴富的事实前,人们全都红了眼,选择性失明多是人倾家荡产的事实 ,加入赌局。 这是人性的弱点,也并非只在金融产业表现出来。能责怪质能方程是核弹出现的罪魁祸 首么? 历史总是不断重复自我。 --

中国人最缺乏的是对自己的定位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中国人最缺乏的是对自己的定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2 21:10:25 2012, 美东) 可能也是中国人最大的悲哀。蜜蜂,蚂蚁都需要一种荷尔蒙来告诉他们他们属于某一个 群体,那么这些小虫子就会有组织的工作,相互帮助,分享食物。如果蜂王,蚁王死了 ,没有这种荷尔蒙了,这些小虫子就不知道该干嘛了,就会无所事事,甚至相互攻击。 在美的中国人,对自己的定位一直是不清晰的,即算不上美国人也算不上中国人。很多 美籍华人,操着一口纯正的中国话,保持着传统的中国人的习俗,却讨厌中国这个国家 ,欣赏美国的开放平等和自由。但是自身却没法很好的融入美国,即使过了几代人,要 么华人依然是华人,要么混血以后彻底消失了华人的特征。就好像水和油没法融合,即 使混在一起,水还是水,油还是油。所以在美国的华人没有办法给自己定位,既不是中 国人,也不是美国人。是一个很小的群体,在过年过节的时候聚在一起相互安慰一下, 好歹有一个小小的组织。 中国本身也缺乏定位,中国的历史很滑稽,孔老二被否定了以后,中国抄日本,抄苏联 ,甚至抄法西斯。共产党在建国以前还盛赞华盛顿和美国的选举。但中国到底是一个什 么样的国家,中国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一个四不像的国家,或者说是中国特色。传统的 东西,仁和君子的美德不提倡了,能够赚到钱就是英雄。父父子子,夫唱妇随等以家庭 为单位的美德,在计划生育,一胎制之后也基本上不存在了。没有君臣也就淡不上忠义 。西方的博爱,平等和自由似乎也不适合中国人,至少是水土不服。当城里人为宠物狗 流眼泪,抱怨乡下人抢了他们的资源,在街头看不起农民工,然后在星巴克里面大谈平 等自由的情景,就和一堆中国人穿着西式的衣服拿着蜡烛高唱玛丽亚赞歌一样滑稽。 中国,中国人,海外的中国人,对自身的定位,中国文化的定位,都走入了迷失。实在 没办法了,拿出那条图腾,搬出两个石狮子充充数吧。

生物,硅工,金融....

发信人: afei (阿飞--说话要简洁), 信区: SiliconValleyClub 标  题: 生物,硅工,金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17 13:38:16 2008) 只想和一言堂的朋友分享,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或者置顶,推荐。 以前认识很多生物男/女,从大学到出国。那时候说自己是生物男女,算是值得炫耀的 事情,因为意味着自己出自“满班尽是状元郎”的集体,说都是状元当然是夸张,说2/ 3以上是各省前10,这个牌子那个冬令营,不是很离谱。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帮 牛人在校园里晃过来晃过去,满怀着自己是精英的意识----成绩是最好的,出国(那时 候还很牛皮)是最容易的。当然,这个意识不是那种傲慢,那时候人还纯着呐。:-))只 是一种自信而已。 然后看着这群人出国了,然后看见开始讨论千年博士后了,开始发现未来不是那么美好 了。开始有的转行有的虽然坚持却迷惘了。而对于生物这个专业的嘲笑,比类似出路的 什么化学,要猛烈尖刻得多。生物男女,一夜之间成了网络上标准loser的代名词。代 表着年薪不足3万,代表着被老板当牲口(从体力到精神)对待,代表着永远没有翻身 机会,代表着只能活在回忆里的傻逼。总之,代表着活生生的“眼看他楼塌了”的场面 和快意。 然后,看见了硅工。当然,这里说的是00年那阵席卷全国的计算机浪潮,而不是硅谷 这么一小片。:-) 那真是又一场壮观的表演。这里的同修大部分是科班出身的,就是说 从大学就是计算机专业,根正苗红,周围也多是这样的同志,大概没象我一样在东部看 的那么丰富多彩。总之,你可以看到传说中原来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学...(我 听到的最高境界是学音乐学美术,有人听到过什么初中毕业乃至不大识字的),总之现 在都学了计算机。然后就live happily for ever了。你可以看到正在学习的,同样抱 着未来在我掌握的那份优越感,和我当年见的生物男女是那么类似。你可以看到还没有 转专业正在犹豫的。带着羡慕也不免几分嫉妒。你可以看到已经小有所成的。走路说话 的那份急迫和自信。这个世界,信息为王,IT为王。 然后当然就是01年02年的冬天。我看到了太多对于这个结局的快意。多少人作惋惜 状摇头,“泡沫太大了,怎么可能一直骗下去”“根本就没有实际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