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币驱逐良币 ( 英语 : 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 ),也称作 格雷欣法则 或 格勒善定律 ( Gresham's Law ),是一个 经济学 定律。 托马斯·格雷欣 为16世纪的 英国 伊丽莎白 铸币局长,格雷欣观察到,消费者保留储存成色高的 货币 (undebased money, 贵金属 含量高),在市面使用成色低的货币(debased money)进行市场交易,而使得在民间流通的大多为劣币,良币则较少见于世,此定理也被广泛用于非经济学的层面。 目录 1 历史演变 1.1 贵金属货币 1.2 纸钞货币 2 学科拓展 2.1 传播学 3 引用来源 历史演变 贵金属货币 古罗马 时 代,人们会私自从金银钱币上削下一小角,再将此种货币充当买卖媒介;因货币本身的贵金属含量减少,货币的价值也减小。久而久之,人们很快就觉察到市面上的 贵金属货币越来越轻,就把未遭毁损的足值金银货币积存起来,只用那些不足值的货币进行买卖,而坏钱则渐渐把好钱从流通领域中排挤出去。为控制此一现象的蔓 延,政府发行了边缘带有锯齿刻纹的货币,如果货币边缘的刻纹被挫平,人们就知道被动过手脚。 另外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发生在 金银复本位 制之下,金银复本位制度曾经被18世纪至19世纪的英国、 美国 及 法国 长期采用。由于金币和银币之间的 兑换比率 是 政府 经由法律定下的,所以会长期稳定不变,但金银之间的相对开采成本、市场价格却会因为 供需法则 而 波动。“良币”并非只指单价高的货币,而是指相对于兑换率较有优势的货币。假设金币兑银币的法定兑换率是1:10,若一枚金币熔化后能换取超过十个银币, 则金币为良币;若十个银币熔化之后能换取超过一个金币,则银币为良币。若当黄金实际价值超过法定兑换率时,人们就会将手中价值较高的金币(良币)熔成金 块,再将这些黄金卖出并换成银币(相对上的劣币)使用;经过这种程序,就可比直接用“金币换银币”买到更多的银币,进而使私人财产增加。有时民间会以此方 法大量敛财,故市面上的良币就日益被熔化而减少,劣币则会充斥市场并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纸钞货币 进入纸币流通的时代,货币的不足值性更加明显,国家也必须有更加有力的手段保障其法偿性。也正是在这时,格雷欣法则开始受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