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一个天坑专业PHD 2016年底毕业加入FB进入了一个product growth组,一路从IC3 走到
IC6 然后转了
EM。最近看到地里很多转行CS和谈论FB的WLB以及内卷环境,和一些compensation的问题,所以我决定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希望能从一个真实的角度带来一些insight。
### 关于转专业NG的能力 ###
在很多组,转行选手如果能通过面试拿到offer, 我觉得和科班选手区别不大。
在大公司,解决问题时候更多的需要是快速学习的能力,交流能力和思考创新有韧性。我觉得这些能力基本不由本科或者硕士学了哪个专业决定,这更多的是个人intrinsicl的能力或者说general的技能。转专业选手已经体现了很好的韧性和学习能力,能做出决定转行本身就是decisive的一种体现,所以我觉得反而在某些特定环境下更容易成功。比如在一个需要更多bottom
up思考的环境下,或者需要IC去做一些大决定的team里。
对于PHD,这种优势就更大了。不管你是理科还是文科的PHD,交流肯定是训练过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韧性也应该是没问题的。People
skill也不会太差毕竟也在导师组员那里磨练过。这些在大公司都是能力优势。以我自己为例,我PHD训练过设计实验,写paper报告,做presentation,收集分析数据,build
protype等等,虽然subject和编程完全没关系,单这些技能我现在的org都被证实非常有用。 ..
. Waral dи,
但是,在一些硬核组比如research组或者底层infra组,如果你是PHD 或者有domain knowledge在这个field,优势肯定是极大的。这种技能不是general技能而是specialized,转专业会有很大的挑战。. 1point 3acres
. 1point3acres
### 关于在FB避免内卷 ###
我觉得避免内卷的本质在与把饼 (scope) 做大,
同时聪明的和别人分这个饼。每个组都有scope,在scope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和manager之间都有个默契哪个scope是你的哪个是他的。你拿到的scope是不是容易出impact有时候和你的能力无关,一个静态的scope就会或多或少导致你要和同组的人竞争好的rating,promo等等。举个例子,在国内高考,每个省上清华北大有省内静态quota,这样你学习再努力也注定要内卷。
把scope做大,就是相当于你在省内自己建一所牛逼的大学。你自己画一个饼,convince org
leader这个饼是有impact的能被认可的。效果更好的是,这个饼证明对整个公司都有好处,相当于建了一所大学外省的学生都想来。这个饼还要做出来,这就涉及到如何聪明的分这个饼了。你最好能找到另外的组或者org愿意帮你build这个scope。当然这个方法难度比较大,但是效果最好。我自己就是通过这种方法promo的E6,拿了E5的RE,拿了两次AE。我的经验是,很少有人能做到这种效果,更多的是因为愿意尝试的人少。其实有一点效果就能消除内卷了,如果饼画好了,更能有很好的WLB。那个half我只干了4个月而且LD还在准备生小宝宝,我平均一天也就干5个小时。但是我画的饼有另外两个team作为roadmap来做,所以我自己可以多躺平一些。作为PHD,画饼是我training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convince别人帮你做饼,这个需要一定的soft
skill和leadership, 比如找到win-win的selling point。
另外一种也是更简单的是有新饼从上面扔到了你manager 头上,这时候很自然的你就有了新的scope。这种情况下需要你和manager有很好的trust,才能聪明并且有利的分这个饼。
第三种也是比较简单的是换组,找一个有更大scope的组。缺点是trust要从新build,饼可能不一定能分好。.
最后如果组里有卷王,如果这个卷王真的就是水平高比你勤奋(说实话这不是卷而是优胜略汰),你主动抬他上去也未尝不可。他如果做了senior或者staff,就有帮助画饼的需求了,对整个组都是好事。他如果做了你的EM,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留住你grow你。让个确实比你水平高比你勤奋的人做这个事也是挺好的,有卷王帮我操心升职,我求之不得。
### 关于快速promo ###.1point3acres
在FB你要积极的去manage up,主动和manager讲promo,就肯定会有更好的效果。作为Manager我很想快速promo E3
-> E4, 因为这个bar很低,你积极一点聪明一点努力一点一到两个half很快就上去了。E4=> E5
promo会bar高很多,一方面需要更长的时间来build confidence,另一方面到了E5转组的几率也会大很多,rest and
vest最好的level,所以对manager来说incentive不是很强,当然我觉得manager一般不会故意拖延,只是会更保守一些。想快速到5,或者进一步到6+,
就涉及到如何聪明分饼或者画饼的技巧了。
### 关于AE ###
AE全名叫Additional Equity, 也有别名叫Discretionary Equity,
意思就是不能随便给。这个是用来作为一个retention的tool,由每个org 的Director
level决定发给个人,和每年的refresh叠加关系。AE这个东西和org有很大关系,你作为IC是不是这个Org必不可少的人是作为决定AE的一个重要标准。比如我的Org,E6+
level很少,所以给比较突出的E5和E6都会发,E6尤其普遍。这里也是一个优化TC的方法,在一个senior或者E6+很多的org,不见得就容易拿到更多的TC。
我听说过的AE一般是分两档,16万左右和67万左右,当然我还听说过别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我接触的case不多也可能和org有关。我两个都拿过,作为promo
E6 的cycle我还拿了E5的RE,所以那一年股票一共refersh了将近1M。这也印证了地里的印象,FB对于top
performer的奖励还是好的。
### 关于IC转EM和选组 ###. Χ
我自己作为IC转了EM,主要是在一个组呆的太久了,所以想换换东西。要不就换scope,要不就换role,我选择了后者。现在FB的很多组招人很难,bootcamper平均收到几十个reach
out,我也深深感觉到supply和demand的倾斜,作为senior
IC是非常吃香的。而作为EM是很不想让report走的,因为一旦走了就要很久才能招到人。
很多bootcamper特别是NG很多选择了popular
teams,像什么shops,VR/AR,commerce,Reels等等。这种组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公司投入大,做的产品fancy自己有成交感。坏处是你想去别人也想去,scope怎么分,可能会卷起来,另外org也不稳定因为毕竟比较新还在试错阶段。其实一些稳定的核心的internal
tools team的WLB不错,升级也不见得慢。或者一些directly work on critical
metric的稳定的team比如revenue,FB/IG/WhatApp
MAU等等,和公司的财报挂钩,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组,scope稳定而且重要,都可以多考虑下。
.--
### 关于选择FB和互联网 ###
我本人的朋友圈是在天坑专业,去工业界的一般是传统化学和半导体企业。可以说FB的待遇对他们来说就是天上地下的区别。互联网的待遇好的有点脱离现实了,我觉得这主要是行业的问题而个人能力只是很小的一方面。从地里的很多帖子来看,什么说这个low
ball那个卷这个麻的,我觉得有必要清醒一下,看看硅谷和互联网以外的行业,然后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就是被风口吹的飘了起来。
https://killer.sh Pre Setup Once you've gained access to your terminal it might be wise to spend ~1 minute to setup your environment. You could set these: alias k = kubectl # will already be pre-configured export do = "--dry-run=client -o yaml" # k get pod x $do export now = "--force --grace-period 0" # k delete pod x $now Vim To make vim use 2 spaces for a tab edit ~/.vimrc to contain: set tabstop=2 set expandtab set shiftwidth=2 More setup suggestions are in the tips section . Question 1 | Contexts Task weight: 1% You have access to multiple clusters from your main terminal through kubectl contexts. Write all those context names into /opt/course/1/contexts . Next write a command to display the current context into /opt/course/1/context_default_kubectl.sh , the command should use kubectl . Finally write a second command doing the same thing into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https://gengwg.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