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好时机到了,谈谈人民币财富转移成美元财富


由于工作关系,我每天都关注汇率的变化。

今天道指,标普都创了新高,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都升值了。几个月前还比美元强势的
加元,澳元现在都只能兑换1个美元不到,英镑,欧元兑美元也在贬值,日元就更不要
说了,这段时间贬值了百分之几十。

当所有的货币都在贬值的时候,唯独有一个货币对美元还在不断的升值,猜猜是谁?没
错,就是她:天朝的人民币。

也许很多人会说,人民币升值是好事:天朝的GDP上去了,我们有面子了,老百姓有钱
了,美国没话可说了....这,我不敢苟同,我认为人民币的升值不但不可持续,对中国
的危害还很大,具体就不在这里详述了。我只想讲,现在对那些有意在美国长期生活的
人,特别是那些国内还有财产的海外华人,现在已经到了兑换美元的好时刻。

当前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有利条件如下:

1. 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创造了买美元的良机

最近几年回过国的人都有体会,兜里不揣着几张百元大钞,街都不敢上,更别提请客吃
饭娱乐了。那个十年前还算是大钞的主席头像,今天就像10元钱那样普通。物价翻了多
少倍都不止,现在人的收入,一个月5,6千是最基本的。可十年前,当正常人的工资只
有几百块钱的时候,1美元却能兑换超过8块钱人民币,兑换的额度还要单位批准。今天
的汇率1美元只能兑换6.12元人民币,兑换额度也大幅提高。美元,从没有今天那么便
宜,人民币,也从来没有今天那么不值钱(在中国)。

2. 中国房价的暴涨,美国物价相对便宜提供了保值财富的机遇

如果你幸运的在国内还有房子,请相信没有任何东西是只涨不跌的,包括像神一样的中
国房子。不管还有多少人劝你房价还会涨,现在是开始出货的时候了。如果你在中国卖
掉了暴涨10倍的房子,最好的保值方法是什么?不是再去买一套房子,也不是将人民币
存到银行,而是把它们逐步的换成美元,带出海外,理想状况是转为美国的实物资产,
或者稳健的共同基金。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拥有房子,等将来中国房地产的泡沫被挤破,
再回去买房不迟。实在不行,在中国租房也好过花大钱买房子。托房地产商,贪官们的
福,房子,是近年来中国普通老百姓增长最快的财富(无房人的噩梦)。可这个财富他
们也可以随时掠夺走,要落袋为安呐。

3. 美国有可能的长期经济复苏提供了财富继续增值的可能

能源开始自给自足,制造业开始复苏,房地产走出低迷,人口持续增长。我相信美国在
未来能够提供的机会依然很多。而中国不解决一些制度性,结构性,社会性等根深蒂固
的问题,不但发展难以持续,国家还难以稳定,财富更是得不到保障。作为中国人,当
然希望国家好。但在这些阻碍中国继续发展的桎梏解决之前,首要还是要把家庭搞好,
子孙后代的未来谋划好,钱要投到最安全的地方去。而不是国内的A股,B股赌场,或是
贪官,老板们的圈钱房地产。把现在高企的人民币资产变成相对稳定的美元资产,正是
时候。

总之,当下你在国内买房,不如在美国买房;在国内存钱,不如在美国存钱;在国内花
钱,不如在美国花钱。如果你有大把的人民币或人民币资产,奉劝你快去兑换吧。机不
可失,失不再来,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接力棒传了那么久,谁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倒霉的最后一棒。但可以这么说,在今日的
中国按市场价买商品房,可以说你的毕生财富被掠夺的可能性很大。也许你运气好,住
了5年房价没跌还涨,你还能坚决的把它卖了,但人算不如天算,有多少人又有那么干
脆呢?

老人们的传统观念觉得没房不踏实。可在如今的中国,租房和买房的投入完全不成正比
。租房,一个月顶多几千,选择面那么宽,想住哪住哪,一年顶多3~4万(二线城市)
。有一,两百万那么多钱,干嘛不去租房,而要买房给自己下个套呢?调整一下老人的
观念吧。


利率那么低还有那么多人争着买美国国债,恰恰说明在投资人眼中美元是更安全的。

美元的持有不是只有存银行一条路,保守一点CD, TIPS,国债。中间一点综合基金,指
数基金,激进一点国际基金,专业基金,股票,期权,期指。更不要说还有实物房地产
,农场,贵金属那些投资了。

和中国相比,美国就是投资渠道比较多,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不仅可以提高收益率,
还可以降低风险。这也是为什么财富在一个成熟,稳定的社会会更加安全的原因。


8%的收益好风景不会长久的。

大佬们是热钱流入中国套现好伐。

1:5的兑换率那天,中国的外贸可能就基本垮了。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接近50%,又没有
达到美德日那样掌握高端技术的地步,靠的主要还是成本优势,这点还是要清楚的。

中国政府其实也看到这点,这几年不断要求提供工人收入水平,想把中国变成内需为主
的消费社会转变对外贸的过度依赖。无奈贪官,奸商们总是能把物价搞得更高,让人民
的实际购买力下降,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 在 mpt (嘿嘿嘿)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3%,对美元的年增幅5%,在1:5之前这个预期基本成立。这就
是8
: %的无风险收益
: 在大佬们都借出美元carry trade的时候拿人民币换美元,脑子有问题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my 2 cents.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OWASP Top 10 Threats and Mitigations Exam - Single Select

Last updated 4 Aug 11 Course Title: OWASP Top 10 Threats and Mitigation Exam Questions - Single Select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nsequences is most likely to occur due to an injection attack? Spoofing 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 Denial of service   Correct Insecure direct object references 2) Your application is created using a language that does not support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code and data. Which vulnerability is most likely to occur in your application? Injection   Correct Insecure direct object references Failure to restrict URL access Insufficient transport layer protection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cenarios is most likely to cause an injection attack? Unvalidated input is embedded in an instruction stream.   Correct Unvalidated input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valid instructions. A Web application does not validate a client’s access to a resource. A Web action performs an operation on behalf of the user without checkin...

CKA Simulator Kubernetes 1.22

  https://killer.sh Pre Setup Once you've gained access to your terminal it might be wise to spend ~1 minute to setup your environment. You could set these: alias k = kubectl                         # will already be pre-configured export do = "--dry-run=client -o yaml"     # k get pod x $do export now = "--force --grace-period 0"   # k delete pod x $now Vim To make vim use 2 spaces for a tab edit ~/.vimrc to contain: set tabstop=2 set expandtab set shiftwidth=2 More setup suggestions are in the tips section .     Question 1 | Contexts Task weight: 1%   You have access to multiple clusters from your main terminal through kubectl contexts. Write all those context names into /opt/course/1/contexts . Next write a command to display the current context into /opt/course/1/context_default_kubectl.sh , the command should use kubectl . Finally write a second command doing the same thing in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