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专门来讲讲标准化这个工作。可以说这项工作是运维过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
我做过多次公开演讲,每次讲到这个环节,通常会有单独的一页 PPT,就放四个字,字号加大加粗,重复三遍,这四个字就是“标准先行”,然后演讲过程中会大声说出“标准先行,标准先行,标准先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目的就是想反复强调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一定不要忽视。
我们运维工作的开展常常不知从何下手,或者上来就冲着工具和自动化去了,却始终不得章法,工具做了一堆,效率却并没有提升。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问题和原因就是标准化这个基础工作没做扎实。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标准化这个事情如此重要。
标准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运维对象的识别和建模过程。形成统一的对象模型后,各方在统一的认识下展开有效协作,然后针对不同的运维对象,再抽取出它们所对应的运维场景,接下来才是运维场景的自动化实现。
这有点像我们学的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其实我们就是需要遵循这样一个思路,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个实体和逻辑运维对象。
在标准化的过程中,先识别出各个运维对象,然后我们日常做的所有运维工作,都应该是针对这些对象的运维。如果运维操作脱离了对象,那就没有任何意义。同样,没有理清楚对象,运维自然不得章法。
比如我们说扩容,那就要先确定这里到底是服务器的扩容,还是应用的扩容,还是其它对象的扩容。你会发现,对象不同,扩容这个场景所实施的动作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把服务器的扩容套用到应用的扩容上去,必然会导致流程错乱。同时对于对象理解上的不一致,也会徒增无谓的沟通成本,造成效率低下。自然地,这种情况下的运维自动化不但不能提升效率,还会越自动越混乱。
这就是为什么我每次都会连续强调三遍“标准先行”的原因。虽然这个事情比较枯燥和繁琐,但是于纷繁复杂中抽象出标准规范的东西,是我们后续一系列自动化和稳定性保障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以请你一定不要忽略这个工作。
好,总结一下标准化的套路:
- 第一步,识别对象;
- 第二步,识别对象属性;
- 第三步,识别对象关系;
- 第四步,识别对象场景。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上面这个思路,一起来分析从基础设施层面和应用层面应该识别出哪些运维对象。
基础设施层面的运维对象应该不难识别,因为都是一个个物理存在的实体,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分析。
- 第一步,识别实体对象,主要有服务器、网络、IDC、机柜、存储、配件等。
- 第二步,识别对象的属性,比如服务器就会有 SN 序列号、IP 地址、厂商、硬件配置(如 CPU、内存、硬盘、网卡、PCIE、BIOS)、维保信息等;网络设备如交换机也会有厂商、型号、带宽等信息。
- 第三步,识别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比如服务器所在的机柜,虚拟机所在的宿主机、机柜所在 IDC 等简单关系;复杂一点就会有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以及机柜和服务器之间的级联关系等,这些相对复杂一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络拓扑关系。
把以上信息梳理清楚,通过 ER 建模工具进行数据建模,再将以上的信息固化到 DB 中,一个资源层面的信息管理平台就基本成型了。
以服务器为例简单展示一下,我们的视角就是下面这样的:
但是,信息固化不是目的,也没有价值,只有信息动态流转起来才有价值。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识别出针对运维对象所实施的日常运维操作有哪些,也就是识别出运维场景是什么。
- 第四步,还是以服务器为例,我们针对服务器的日常操作有采购、入库、安装、配置、上线、下线、维修等等。另外,可能还会有可视化和查询的场景,如拓扑关系的可视化和动态展示,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的级联关系、状态(正常 or 故障)的展示等,这样可以很直观地关注到资源节点的状态。
完成了这些工作,接下来才是对上述运维场景的自动化开发。所以你看,在真正执行去做工具和自动化平台之前,其实是需要先做好大量的基础准备工作的。我要再次强调这一点,一定不能忽视。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https://gengwg.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