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我从亚麻(L6)跳到了买它(E5)。正式进组三个月了。感觉各方面都了解了一点,但是还是很不适应:
| 买它E5 | 亚麻L6 |
scope | 虽然去之前也知道买它e5很多,甚至半个多组都是e5,没想到进去之后发现e5那么多。。而且scope跟麻6比真的小不少,只能慢慢建立trust。进去之前想的是拿sde3的钱做sde2.8的活,但是感觉要很久才能拿回l6的scope的活。 | 大于买它的5 |
spring planning/standup | meta貌似没有spring planning.没有standup. 这个感觉对新人真的不是很友好:有时候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有新的ad-hoc task没法用 spring planning的借口推掉。 | 大部分两周一次 的planning。太多时间耽误在planning, retro, standup。每两周要花4-6小时在这些上。 |
oncall | oncall感觉很随便,每周oncall完,不好好总结,想办法降低ticket数量, 出个sev,随便搞几个task就过去了。 | 感觉有时候太serious。搞个coe。要层层review |
repo | monorepo. 整个公司一共就几个repo。所有人的code都在一起。 code会莫名其妙被其他组用了,到了想migration的时候非常难。vs code ide跑在cloud,auto complete 经常不work。需要经常重启。 我进了了个写php, hack的组, 现在有点小后悔。 | 每个service一个pipeline。太多package要setup。用intellij。可以在cloud, 可以在mac local |
culture | bottom up. 除了个别的公司级别的项目, privacy, reel, 貌似很多都是底下senior想的,我虽然刚去,但是感觉很多计划中的都不是最重要的项目 (我瞎说的) | top down. 大部分是上边来的 |
福利 | 3k gym. 50% 401k match. free food. etc 真的很大方 | no free food, snack; 401k match vested after 3 years of service, no onsite gym. |
pay | 股票暴跌之前没的说 | 假设每年股票涨15%这点太sui了 |
culture | Move fast. 有时候move的太fast。 | LP. 偶尔lp会被当武器用 |
pip | 对新人来说感觉自己随时会被meet most , 两个mm == pip? | 待了n多年,从来没担心自己被pip |
随便写了写。最近刚去买它不是很适应,感觉有些郁闷。有时候想很想回亚麻. 但是想起在亚麻的纠结,感觉自己应该在买它再坚持一阵 lol
. 1point3acres.com
求米. 1point3acres
补充内容 (2022-07-22 15:11 +8:00):
各位老鸟轻拍。我写着玩儿的。
开会:
meta:没有读文档。全靠一张嘴。没有给大家足够时间提问题。doc格式内容随意. 有时用ppt
amzn:开会前10-20分钟先读文档,容易让大家on the same page. 1 pager, 6 pager only.
亚麻 -> Meta E4
ReplyDelete大部分感受和lz一样。福利没话说,同事们也很nice,但是也会时不时想回亚麻。
1. 超级多的workspace group,被这些消息overwhelm了。感觉工作环境不用email而是用social network/news feed一样的东西很没有效率。
2. 感觉很多project没有think carefully就move fast了。没有PRFAQ这种成熟的机制。
3. Doc非常简略甚至简陋,有些design doc就是一张图,没有文字。。
4. 虽然很讨厌daily standup,但是完全没有的话新人感觉和组员们完全没有交流机会。。
好的地方?. 1point 3 acres
感觉leadership比较transparent?有company QA以及post也可以直接comment.1point3acres
然后你的comment leadership 也是会看的。
说起来很逗,如果你看过LP,就知道亚麻的LP真的是放四海皆准。因为所有资本家都是这么给员工洗脑的,只是亚麻大姐夫最无底线,把这破玩意儿放在了桌面上甚至变成了学习材料。
ReplyDelete如果跳槽,按照亚麻的LPquestion bank准备,behavior轮应该都没问题。
亚麻LP让人讨厌的不是LP自身,而是LP被当作借口堂而皇之manage out员工,只是除了pip哪家又不是呢?
ReplyDelete告诉楼主一件事,在meta,只要你不说,没有IC会知道你的级别,你要是厉害大家都会以为你是E6或者E7。同理,一个E5领导10人的xfn很正常,他是主导别人是辅助,就好像论文里一作只是一个博士,后面跟的二三作是教授,没有什么奇怪的。我E4现在就带一个项目,里面两个E5。在meta的bottom up文化下,大的scope是自己挖出来的,很少是领导分配的项目。
meta有自己的infra。bootcamp时候聊了几个组,他们都说落后aws5年左右。
ReplyDeleteamzn 从当年的apollo到后来native aws。aws各种db, compute, etc选择很多。写起service感觉爽的不要不要的,要什么有什么
ReplyDelete感觉每天有一个时间把所有人聚在一起把碰到的问题摊开还挺好的,senior有时候一句话给个方向就unblock了,但是没有standup也不知道该问谁,总不能每个人都dm吧(不敢). check 1point3acres for more.
有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结果被senior指出隐患,避免了后续的一些问题也很感谢standup和认真在听的senior
一些生活上的消息分享也觉得和team connected
(以上本人主观感受,只希望senior+不要嫌弃juniors...
很多人妖魔化stand up,不知道是不是没经历过正规的scrum。正常mgr+正常组员的话,大家就是聚在一起聊个**钱而已,然后迅速讨论一下遇到的问题。在上论坛之前完全不知道很多人会把这个当成很struggling的事。
ReplyDelete
ReplyDelete这根本不是啥谁更高级的问题。所有大厂都是well oiled machine,系统的设计就是把人打磨成最符合这个公司运作的螺丝钉。
lz给自己多点时间去学习这个新体系吧。玩好了以后说不定你会更喜欢。
还有lz吐槽的workplace,其实有很多open discussion group,什么topic都有,有投资的,健身的,技术的,学习的还有类似Blind的。而且这些group的信噪比及其的高,内容质量很高。我觉得简直是meta最大的知识宝藏了。lol真是生动诠释什么叫“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啊。workplace算是我觉得meta culture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
ReplyDeleteSprint planning的体验好坏太依赖于team stage还有sprint master的能力,然而绝大多数的组和sprint master都不满足提供一个好的sprint planning体验的条件。. 1point3acres
我自己一手的sprint planning体验是neutral to negative。
assume大家的sprint planning都是1小时左右,plan接下来2个星期的活。一句话概括这个形式的弊端就是“Too long for individual workstream, too short for alignment"。当team的人数超过6人并且产品相对成型之后这个弊端很快就会暴露出来了。
就我的体验来说mono真的没有那么烂,亚麻每个vs整一个pipeline就耗掉组里程序员多少精力?你去问问谁想折腾lpt?FB一条pipeline都帮你搞定了,migration也很容易,哪里用到了直接改就行。亚麻一堆platform组的人为了升职瞎搞,动不动就deprecate,然后给你发个ticket要你做migration,正经事全耽误了。好不容易migration完没几天又被通知要deprecate了,简直是噩梦。
ReplyDeleteFYI: META 401K 100% MATCH... 虽然上限都是10250. .и
ReplyDelete但是对比狗家的50% match来讲
狗家需要被迫叫20500的401k才能拿满公司的match
Meta 10250就可以拿满m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