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还不懂计算机时间,那就掐死我吧

这篇文章我想和你聊一聊「时间」这个话题。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在写代码时,也常会调用「时间 API」,你有思考过这背后的原理吗?

关于时间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

  • 为什么计算机的时间有时候「走不准」?
  • 计算机究竟是怎么「自动校准」时间的?
  • 我们经常看到的 UTC 时间,到底是什么?
  • 我们在新闻上看到的「北京时间」,真的来自北京吗?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揭秘时间背后的秘密。

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希望你可以耐心读完。

Image

时间为什么总是走“不准”?

你肯定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家里买了一个钟表,时间一长,就会发现它走得「不准」了。

又或者,一台长时间不使用的电脑,它的时间也会发生偏差。

遇到这些情况,你可能会不以为然。时间不准,那我们就「人工」调准它。

但你有没有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它们的时间会越走越不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不难,我们只需要搞清楚,它们的时间是怎么来的。

钟表和计算机内部都有一个叫做「晶体振荡器」的东西,给它加上电压,它就会以固定的频率振动。但这个振动频率的「稳定性」,取决于它的制造工艺,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

出于成本的考虑,钟表的制作工艺没那么高,所以它更容易有误差。而电脑制造工艺虽然比较高,但它内部的晶体振荡器也会受到「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在工作过程中,也会有产生误差。

虽然它们的误差很小,但日积月累下来,误差就越来越明显。

因此,我们现在使用的计算机,都有「自动校准」时间的功能。但是如何校准呢?

如何校准时间?

很简单,只要你把电脑连上了「网络」,你会发现,它会自动与「网络时间」保持同步。

可问题是,这个「网络时间」哪儿来的?

我猜你大脑的第一反应是,每台电脑肯定配置了一个「时间服务器」,之后这台电脑会与服务器定时同步,自动校准。

没错,确实是这样,不光是电脑,我们平时使用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只要能连接网络,都会自动同步网络时间。

那继续追问,这个「时间服务器」的时间就一定是准的吗?

理论来讲,它应该也是一台计算机,难道它不会遇到我们前面说的问题吗?

此外,这个网络时间究竟是怎么「同步」到我们的电脑上的?

你可能会说,那肯定是通过网络数据包。

问题又来了,网络传输数据也是有「延迟」的,同步服务器时间,不还是存在误差吗?

环环相扣,像一个俄罗斯套娃,很难解释清楚。

要想彻底搞清楚这些问题,就要深入到时间的「源头」来寻找答案。

时间是怎么来的?

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多少年来,吸引着无数科学家、物理学家、甚至哲学家花费毕生精力去解释时间的本质是什么,从宇宙大爆炸到时空相对论,从黑洞到量子力学,都能看到关于时间这个问题的身影。

这里我们不探讨高深莫测的学术知识,只把目光放聚焦在计算机这个很小的范畴内。但要想清楚解释这个问题,也并非想的那么简单。

我们从最简单的开始说起。

想要知道时间是怎么被定义的,首先要知道「天」是怎么来的?

答案是:观察太阳

由于地球的「自转」,人们可以看到日出日落,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就把这一周期现象定义为「天」。

地球除了自转,还在围绕太阳公转,所以公转一周就被定义为一「年」。

从这些现象就能看出来,很早之前的人们,是以「天文现象」来确定时间的。

再后来,人们为了把时间定义得更「精确」,就把一天平均划分为 24 等份,这就是「时」。

同样地,把 1 小时划分 60「分钟」,1 分钟划分为 60「秒」。

这样,时间的基本单位「秒」就被定义出来了。

所以,秒与天的关系就是这样的:

1 秒 = 1 / 24 * 60 * 60 = 1 / 86400 天

这些定义,都与「地球自转」和「太阳」息息相关。

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地球的公转轨道并不是一个正圆,而是一个「椭圆」,也就是说公转速度是「不均匀」的,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每天的时间不是等长的,那根据天推算出的秒,自然也不是「等长」的。

很明显,这里的计算存在误差。这怎么办?

聪明的人们就想到,把一年内所有天的时长加起来,然后求「平均」,得到相对固定的「天」,然后再计算得出「相对平均」的秒,这样就减小了误差。

确定了天文规律,人们开始制造「钟表」,把时间表示出来。

从摆钟到机械钟,再到现代广泛使用的石英钟,钟表的制作工艺越来越高,时间精度也越来越高,现代石英钟每天的计时误差只有「千分之一秒」。

所以,在 1927 年,人们以基于「天文现象」+「钟表计时」,确立了第一套时间标准:世界时(Universal Time,简称 UT)。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太阳的观测越来越精准,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

人们发现,地球每天的自转速度也「不是匀速」的,地球的自转受到潮汐、地壳运动、冰川融化、地震等自然现象的影响,越来越慢!

这会导致什么问题呢?

这会导致之前规定的,每年平均下来一天的时间,现在来看,也是不一样长的。

例如,第 1 年算出来平均一天的时间是 23.9997 小时,第 2 年可能是 23.998 小时,第 3 年可能是 23.999 小时...

那按照 1 秒 = 1 / 86400 天的定义,每一年的「秒」,也是不一样长的。

这就比较尴尬了,人们以地球自转为依据,定义出来的时间,还是不准!

你可能会想,时间有误差会有什么问题吗?人们依赖不准确的天文现象,不也生活了几个世纪么?

确实,对于人们的基本生活影响其实并不大。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人们对于高精度的时间场景开始变得越来越多。

例如,体育赛事中百分之一秒的差距就能决定胜负,炮弹的发射要精确在千分之一秒内发生,雷达技术甚至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

尤其是卫星发射、火箭试验等航天领域,对高精度的时间系统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怎么办?怎么彻底解决时间不准的问题?

聪明的科学家们开始思考,既然观测天文现象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那在微观层面能否找到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吗?

这时,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微观世界」。

一秒到底有多长?

让我们梳理一下我们的需求。

一直以来,我们对于「秒」的定义需求,从本质上讲,就是想要一个「完全稳定」的周期,也就是说,期望每一秒都是固定「等长」的。

而以天文观测、地球自转为基础的时间测量,做不到这一点。

那在微观世界层面,是否存在一种元素,它的运动周期是「高度稳定」,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呢?

科学家们沿着这个思路开始探索...

好,现在让我们把视角下放,来到原子世界。

一个原子虽然很小,但它内部却是一个很复杂的世界。

每个原子都有一个原子核,核外分层排布着高速运转的电子,当原子受电磁辐射时,它的轨道电子可以从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物理学上称此为「跃迁」。

人们发现,原子内的电子发生跃迁时,原子会吸收或放出一定能量的「电磁波」,这类电磁波就是一种「周期运动」,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原子内部的「振荡」。

Image

基于这个原理,科学家们开始不断地试验、研究,尝试寻找一种运动「周期短、高度稳定」的原子。

终于,科学家们发现确实存在这样一种原子:铯原子,它内部的振荡周期比其它原子都要更短、更稳定,而且,这个过程基本不受环境因素的干扰。

经过层层试验,科学家们认为这是目前人类在地球上可测量到的,运动周期最短、周期最稳定的元素!

之后,科学家们就以之前定义的「秒」为基础,去测量一秒内这个铯原子内部电子周期运动的「次数」,测量出来的结果为 9192631770 次(91 亿+次)。

基于此,科学家们决定「抛弃」原来基于天文测量的秒,重新定义「秒」的时长,就是这个高度稳定的运动周期。

因此,在 1967 年,国际度量衡大会决定采用,以铯原子跃迁 9192631770 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长度定义为 1 秒!

注:这个测量原理和测量过程比较复杂,这里把这些物理细节简化了。不用太过纠结这个数值是怎么测量出来的,你只需要理解,这个微观原子内部的振荡周期是非常稳定的,它比之前根据天文现象测量出来的秒,要精确多得多。

而基于这个铯原子振荡制造出来的时钟,我们就把它称之为「原子钟」。

有了原子钟,这就意味着,原子钟输出的每一秒,都是绝对「等长」的,非常稳定,这样一来,就实现了「精准计时」!

这个精确程度可以达到多高呢?

2000 万年不差 1 秒!可见其精准程度之高。

科研技术还在发展,精密设备和测量能力也越来越高,最新的原子钟甚至可以达到 1 亿年不差 1 秒!

有了原子钟,人们基于原子钟又确立了一套新的时间标准,叫做「国际原子时」(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简称 TAI)。

科学家们规定,从 1958-01-01 00:00:00 起,用原子时开始计时,它每走的一秒,都是非常精确的一秒(固定等长),实打实的一秒,完全稳定的一秒。

这个方案非常棒,至此终于解决了秒不固定长的问题。

那有了这个国际原子时,可否让它直接取代掉前面说的——以天文现象计时的「世界时」呢?

答案是否定的,这个问题远比想象的复杂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世界标准时间是怎么来的?

现在,科学家制定出了两套时间标准:

  1. 世界时:基于天文现象 + 钟表计时,永远与地球自转时间相匹配
  2. 国际原子时:基于原子钟计时,每一秒的周期完全等长且固定
Image

假设我们以国际原子时为时间标准,那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因为原子时非常稳定,但世界时随着地球自转变慢,会越来越慢,就会发生这种现象:

  • 原子时走得快,世界时走得慢,时间越久,两者差距越来越大
  • 日复一日,几百年后,世界时的正午 12 点是太阳高照的时刻,而原子时可能已经走到了下午 2 点了
  • 几千年后,太阳高照的时刻,原子时可能已经走到了晚上 8 点

晚上 8 点是太阳高照的时刻,你能想象这种情况吗?

这太颠覆我们的生活认知了...

基于天文测算的世界时,已经指导我们人类生活了上千年,人类早已习惯了这种时间标准,直接被原子时取代,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但我们又需要原子时这种高度稳定的计时标准,来发展科学研究,两者发生矛盾,这怎么办?

科学家们又开始思考,终于想到一个互相兼容的解决方案。

既然两套时间标准都很重要,那两者都保留,不会互相取代。

我们可以再建立一套「新的时间标准」,这套时间以「原子时为基准」,开始计时,走的每一秒都是稳定、精确的。

同时,为了兼顾基于天文测量的世界时,人类会「持续观测」世界时与这个新时钟的差距。

如果发现两者相差过大时,我们就「人为」地调整一下这个时钟(加一秒或减一秒),让两者相差不超过 0.9 秒。

例如,这个时钟本身比世界时走得快,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发现两者相差越来越大,那就给这个时钟「加一秒」,让这个时钟在 23:59:59 的下一秒变为 23:59:60 秒,让它与世界时差距控制在 0.9 秒以内,这个操作过程,相当于让快的时钟稍微「等」一下走得慢的世界时。

而加的这一秒,科学家把它定义为「闰秒」。

Image

是不是挺有意思?听说过闰年,没想到还有闰秒!

当然,当地球自转速度变快时,这里也有可能是减一秒,即从 23:59:58 直接跳到 00:00:00。但这种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情况下,地球自转速度是越来越慢的。

这么做的好处在于,这个时钟的每一秒的计时依旧是精确的,而且还兼顾了日常生活使用的世界时,一举两得!

由于这个时钟是基于原子时 + 世界时「协调」得出的,所以科学家们把它定义为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简称 UTC)。

Image

看到了么?我们在开发时经常看到的 UTC,原来是这样来的!

有了这个研究成果,有技术能力的国家都纷纷制造自己的原子钟,然后计算协调世界时。

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原子钟的测量误差,每个国家会在每个月,统一上报自己计算的世界协调时到一个权威机构,然后这个权威机构会根据各国实验室的精度,进行加权计算,算出「最终」的协调世界时。

之后,再把这个最终的时间下发到各个国家,让各个国家进行「对表」校准,保证全世界的时间误差在 100 纳秒以内。

至此,科学家们建立的这套时间标准,就是我们现在沿用至今的「标 准 时 间」!

值得一提的是,配合计算世界协调时的国家,也有中国,这个实验室就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它位于中国的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持续维护中国的标准时间。

Image

为什么国家授时中心会设立在陕西省?因为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国的中部,从这个位置向各地广播时间时,对全国每个地区距离都是相对平均的。

之后,中国会在自己算出的世界协调时的基础上,再加 8 个小时(中国在东八区),最终得出来的时间,就是「北 京 时 间」!

没错,就是我们经常在新闻播报上听到的,北京时间。

是不是挺有意思?北京时间并不是在北京产生的,而是在陕西省,并与参与世界时间的制定和校准。

至此,全新的世界标准时间确立了,这套时间标准于 1972 年正式确定,一致沿用至今。

有了标准时间,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个标准时间到底是如何同步到我们的电脑、手机、电子设备上的呢?

这就是下面要讲的「授时」。

计算机如何同步时间?

到现在我们知道,世界标准时间和北京时间是怎么来的,但北京时间的产生是在陕西省,难道校准一次时间需要跑到这里吗?

很显然是不需要的。

位于陕西省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产生北京时间后,会通过一系列方式,把这个时间广播出去,这个过程,就叫做「授时」。

具体怎么做呢?

国家授时中心提供很多授时方式,例如无线电波、网络、电话,都可以把时间广播出去。

Image

通常来说,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误差小,所以授时中心会通过这种方式,把时间发送给全国各地的「时间服务器」。

时间服务器有了准确的时间后,再通过其它方式(例如网络)广播到下一层的终端用户使用。

经过这么一番研究,到这里我们就可以解释文章开头的问题了。

一个时间服务器,原来是通过国家授时中心同步时间,然后再给其它终端提供时间同步服务的。

那我们的计算机如何和它保持同步呢?

你可能会想,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客户端向服务端「请求获取」标准时间,服务端响应时间数据,客户端修改自己的「本机时间」即可。

但事情没你想的这么简单。

因为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也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也会影响到时间的准确性。

这怎么办呢?

于是人们想了一种方案,当计算机在做时间校准时,也需要把网络延迟计算进去,最后「修正」这个同步过来的时间,降低误差。

现在,已经有个软件已经把这一切都做好了,如果你了解一些运维相关的工作,就会知道,我们部署应用程序的服务器上,都会启动一个「自动校准」时间的服务,这个服务就是 NTP(Network Time Protocol),它可以保证每台机器的时间与时间服务器保持同步。

那 NTP 是怎么同步服务器时间的呢?

这里就涉及到 2 个重点:

  1. NTP 如何同步时间?
  2. 同步时间时,对正在运行的程序有没有影响?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NTP 如何同步时间?

简单来讲,它是通过在网络报文上打「时间戳」的方式,然后配合计算网络延迟,从而修正本机的时间。

Image

根据图示可以计算出网络「传输延迟」,以及客户端与服务端的「时间差」:

  • 网络延时 = (t4 - t1) - (t3 - t2)
  • 时间差 = t2 - t1 - 网络延时 / 2 = ((t2 - t1) + (t3 - t4)) / 2

这个计算过程假设网络来回路径是对称的,并且时延相同。

这样一来,客户端就可以「校准」自己的本机时间了,与服务端保持同步,这个时间误差在广域网下是 10ms - 500ms,在局域网下通常可以小于 1ms。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同步时间时,对正在运行的程序有没有影响?

例如,我们很多时候写的程序代码是这样的:

t1 = time.now()
// 时间发生校准
t2 = time.now()

// t2比t1小怎么办?
elapsed = t2 - t1

t2 的时间真的会比 t1 小吗?

这里就牵涉出 2 个概念:墙上时钟、单调时钟,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 墙上时钟:通常就是指前面讲到的世界协调时 UTC,校准时间后,可能发生回拨
  • 单调时钟:计算机自启动以后经历的纳秒数,不会回拨

一般我们写的代码,像上面程序调用的「时间 API」,通常获取的时间是墙上时钟,所以,如果时间发生校准,就可能会发生「时光倒流」的情况。

这必然对程序产生很大的影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幸运的是,NTP 在校准时间时,提供了 2 种方式:

  1. ntpdate:一切以服务端时间为准,「强制修改」本机时间
  2. ntpd: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修改本机时间,把时间差均摊到每次小的调整上

也就是说,ntpd 当接收到需要「回拨」的时间时,会让本机时间走得「慢」一点,小步调整,逐渐与服务端的时钟「对齐」,这样一来,本机时间依旧是递增的,避免发生「倒流」。

当我们在配置 ntp 服务时,需要格外注意这种情况。另外,在编写程序时,也要注意调用的时间 API 获取的是哪个时间,避免业务逻辑发生异常。

至此,我们从看似简单的时间问题,一步步深挖到时间的定义,再到时间是如何同步到计算机和终端设备的,怎么样,有没有解答了你心中的很多疑惑?

总结

好了,总结一下。

这篇文章我们讲了非常多的概念,这里我们再重新梳理一遍。

1、人类的早期生活,依靠观测「天文现象」来测量时间,基于地球自转规律,定义了一套时间标准:「世界时」。

2、后来人们发现,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并且地球自转还受到地球内部的影响,自转速度越来越慢,人们发现世界时测算出的时间「不准」。

3、科学家们开始从「微观世界」寻找更稳定的周期运动,最终确定以「铯原子」的振动频率为基准,制造出了「原子钟」,确立了「世界原子时」,并重新定义了「秒」长度,时长高度精确。

4、但由于人类社会活动已高度依赖「世界时」,所以科学家们基于「原子时」和「世界时」,最终确立出新的时间标准:「世界协调时」,把它定义成了全球的时间标准,至此,世界标准时间诞生。

5、中国基于「世界协调时」再加上 8 小时时区之差,确立了「北京时间」,并广播给整个中国大地使用。

6、「国家授时中心」把北京时间广播给全国的「时间服务器」,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时间,例如计算机,就是通过时间服务器自动同步校准的。

7、计算机通过 NTP 完成和时间服务器的「自动校准」,我们的应用程序基于此,才得以获取到准确的时间。

8、NTP 服务应该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同步时间,避免时间发生「倒流」。

后记

这篇文章是我有史以来,最难写的一篇,因为其中有大量科普类知识,涉及范围之广远超我的想象。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至少阅读了 30 篇以上的资料,很多时候会因为一个很小的细节,又深挖出更多相关的领域的知识,让我目不暇接。

例如,铯原子的振动频率是怎么测量的?为什么能测量得这么精确?各个国家的原子钟为什么会有差异?计算机是如何处理闰秒的?时区是怎么来的?本初子午线是什么?...

很多细节我其实并没有展开来讲,我已尽力避开讲那些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只保留了重要的理论概念,希望你理解了这其中的原理。如果有些细节你没有读懂,可以先尝试多读几遍,也可以与我进一步交流。

同时,在查阅资料过程中,真切地感叹人类研究成果之伟大,能把时间的误差,缩小到几亿年的精度,敬佩之情无以言表。

我们在写代码时,看似调用了一个简单的时间 API,可曾想过,背后却是人类多少年来的智慧结晶。希望这篇文章能解答你对时间的种种疑惑。


- EOF -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OWASP Top 10 Threats and Mitigations Exam - Single Select

Last updated 4 Aug 11 Course Title: OWASP Top 10 Threats and Mitigation Exam Questions - Single Select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nsequences is most likely to occur due to an injection attack? Spoofing 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 Denial of service   Correct Insecure direct object references 2) Your application is created using a language that does not support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code and data. Which vulnerability is most likely to occur in your application? Injection   Correct Insecure direct object references Failure to restrict URL access Insufficient transport layer protection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cenarios is most likely to cause an injection attack? Unvalidated input is embedded in an instruction stream.   Correct Unvalidated input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valid instructions. A Web application does not validate a client’s access to a resource. A Web action performs an operation on behalf of the user without checking a shared sec

CKA Simulator Kubernetes 1.22

  https://killer.sh Pre Setup Once you've gained access to your terminal it might be wise to spend ~1 minute to setup your environment. You could set these: alias k = kubectl                         # will already be pre-configured export do = "--dry-run=client -o yaml"     # k get pod x $do export now = "--force --grace-period 0"   # k delete pod x $now Vim To make vim use 2 spaces for a tab edit ~/.vimrc to contain: set tabstop=2 set expandtab set shiftwidth=2 More setup suggestions are in the tips section .     Question 1 | Contexts Task weight: 1%   You have access to multiple clusters from your main terminal through kubectl contexts. Write all those context names into /opt/course/1/contexts . Next write a command to display the current context into /opt/course/1/context_default_kubectl.sh , the command should use kubectl . Finally write a second command doing the same thing into /opt/course/1/context_default_no_kubectl.sh , but without the use of k

标 题: 关于Daniel Guo 律师

发信人: q123452017 (水天一色), 信区: I140 标  题: 关于Daniel Guo 律师 关键字: Daniel Guo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6 02:11:35 2018, 美东) 这些是lz根据亲身经历在 Immigration版上发的帖以及一些关于Daniel Guo 律师的回 帖,希望大家不要被一些马甲帖广告帖所骗,慎重考虑选择律师。 WG 和Guo两家律师对比 1. fully refund的合约上的区别 wegreened家是case不过只要第二次没有file就可以fully refund。郭家是要两次case 没过才给refund,而且只要第二次pl draft好律师就可以不退任何律师费。 2. 回信速度 wegreened家一般24小时内回信。郭律师是在可以快速回复的时候才回复很快,对于需 要时间回复或者是不愿意给出确切答复的时候就回复的比较慢。 比如:lz问过郭律师他们律所在nsc区域最近eb1a的通过率,大家也知道nsc现在杀手如 云,但是郭律师过了两天只回复说让秘书update最近的case然后去网页上查,但是上面 并没有写明tsc还是nsc。 lz还问过郭律师关于准备ps (他要求的文件)的一些问题,模版上有的东西不是很清 楚,但是他一般就是把模版上的东西再copy一遍发过来。 3. 材料区别 (推荐信) 因为我只收到郭律师写的推荐信,所以可以比下两家推荐信 wegreened家推荐信写的比较长,而且每封推荐信会用不同的语气和风格,会包含lz写 的research summary里面的某个方面 郭家四封推荐信都是一个格式,一种语气,连地址,信的称呼都是一样的,怎么看四封 推荐信都是同一个人写出来的。套路基本都是第一段目的,第二段介绍推荐人,第三段 某篇或几篇文章的abstract,最后结论 4. 前期材料准备 wegreened家要按照他们的模版准备一个十几页的research summary。 郭律师在签约之前说的是只需要准备五页左右的summary,但是在lz签完约收到推荐信 ,郭律师又发来一个很长的ps要lz自己填,而且和pl的格式基本差不多。 总结下来,申请自己上心最重要。但是如果选律师,lz更倾向于wegree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