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meta的metrics文化是真的toxic

 真的,如果你是个有理想,想做好产品的程序员,千万别去meta的产品组。meta的产品组但凡能活下来的全是metrics文化。你能drive metrics你牛逼,无论把用户体验做的多差,只要drive metrics,feature就可以launch。

所以打开fb,就会发现现在整个app做的乱七八糟,各种没用的僵尸tab三不五时的跳出来刷存在感。现在公司全部资源都给了 reels,实话实说,Instagram reels还勉强及格。fb reels就是个垃圾,但凡精神状态正常的creator都不会去发fb reels。现在上面全是一堆cat videos,这得多无聊才会每天刷cat videos?

还有实惨的marketplace,本来做的好好的,leads发神经,搞什么shops on marketplace,你shops产品做的多烂自己不知道啊?现在好了,shops没做起来,marketplace直接挂了,最后问责,ads那边做shops的没事,marketplace惨被肢解。leads就这水平,怎么指望下面的IC静下心来做产品呢?大家只想game一波metrics,拿到credit升值就跑路。

 

  其实这不是metrics的锅,而是leadership prioritization的问题。metrics culture是保证产品资源分配和员工绩效评价公平公正的基础。没有metrics指导的企业文化就是PM拍脑袋一言堂和升职全靠老板的另一种toxic culture。marketplace的问题是大部分consumer app都会面临的organic和monetization矛盾的一个缩影。之前领导层既要engagement又要revenue,自己又没有经验处理好prioritization framework,所以才弄的一团糟。

 

 我以前也觉得metrics文化是毒
现在意识到问题不是metrics文化,问题是leads提供的大方向。

metrics文化只是执行过程。
不是metrics文化,
就是PUA文化(manager用价值观PUA压榨你),
或者是嫡系文化(老板人凭自己的喜好赏罚),
还有就是轮资历的文化

都是各有利弊

方向做对了,进入蓝海,任你什么文化,都拿来一顿猛吹,什么百度狼性,阿里草莽,腾讯养蛊,谷歌创新,FB自下而上工程师,网上一顿胡夸,线下各种出书,三线小公司一拍脑袋跟着学。个别坐飞机的员工还真以为自己有翅膀了,跑到知乎小红书上面哔哔哔哔哔

进入红海了全他妈**,瞎j儿卷.--

 

同感metric文化只追求短期利益很多东西没办法用metric来衡量的国内百度也是只追求部门利润很多产品都做死了

 
确实,本质是meta内的leads水平不行,基本上都是当初加入公司早的人,这批人就是所谓的在电梯里做俯卧撑升到顶楼的人。完全就是尸位素餐,为了impact,不断re-org,导致ic们完全没法信任leads,大家都知道对方想game metrics,就没人真的在乎用户体验了。

 

确实,这也导致meta产品组充斥了各种水e6+,技术水平渣的一比,但是只要深谙how to move metrics and play psc game,升职速度飞起,这一波人因为升的快但yoe和eng skill不达标,很难match其他大厂同level的,所以往往还无法跳槽,慢慢变成leads,劣币驱逐良币,恶性循环


 

  公司现在内部问题真的很大,尤其是中management非常混乱,bottom up的文化本来是好事,现在在meta这种文化被滥用,成为中层的强行找visibility滥用升职title的手段。最近几年一直被抨击title inflation也是这一套被刷坏了

 


我真没本事批评zhongnanhai,但是meta内部的6+的leads,我打心底里看不起这些人,技术上很烂,完全没有想做好一个产品的想法,只想着拉人头搞impact来升值。这批人因为进来的早,把持着位置,瞎re-org,导致底层ic完全不相信任何leads的任何话。开始我还积极参加org leads的AMA,后来发现这群人脑子里空无一物,嘴里鬼话连篇。早上说的话,下午就能自食其言。后来我再也不去参加了。。。

 

  那些说meta e6没本事的人到底有没有在meta工作过?

我认识的e6人人都有两把刷子,要不就是个超强的tpm要不就是技术大牛 (这些都是在很强的coding能力之上)
. Χ
至于Game impact,如果能天天有top line impact也确实不能说不牛

 

  meta就这样了,老人各个觉得自己牛逼的不行的话是一定会被有后发优势的平台干掉的。说到底,不是说你们不牛逼,而是也不能觉得自己过分牛逼而啥都听不进去。。。之前Meta的组的D1和M2就是一堆老顽固,天天觉得我当年metrics都是+100% YoY,看我们都像看垃圾。我都怀疑他们之所以还天天愿意跟我们这帮垃圾一起工作就是因为觉得爽!不仅仅是金钱可以腐蚀人啊,权利也可以。。。

说实话,要不是小扎投资的好(ins, whatsapp),fb做产品早把自己做死了。。。

 

  属实 股价下跌以后整个领导层都在panic 各种reorg搞的人心涣散
杀鸡取卵 急功近利
metrics导向导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很难有long term projects 一个项目一年做不出metrics win直接砍掉 过两年眼红别人又重新做一遍 周而复始

 

metrics文化还是有一定的优越性的。相比于老板说了算的一言堂,还是保证了一定的公平性的。这已经比很多公司要强了。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知道meta升职快但level大多数公司还是认的原因之一。做不做的出好产品和人有没有grow是两个问题。

另外,大家工作都是为了赚钱,任何体制都会被钻空子。这里面本质的矛盾还是以metrics为导向的分配制度的更新跟不上新的需求。

 

  说句不好听的,这种眼高手低,看不到别人优点的性格去那里都混不好,那家公司不是不成功的产品是多数,能存活的就几个,苹果刚把汽车砍了,看谷歌失败了多少大项目,十几年了,眼镜完蛋后还出过什么好东西? 几万码农干出了啥,你不气吐血?好歹metrics把公司成长了几百倍,自己混不好怪metrics?

  本来就是追求短期利益 aka focus on impact的文化。
短期看不到impact,写不进review/metrics的也就不做了,毕竟大家都很忙。

  刚来的时候还是觉得有很多学习的,很有干劲,慢慢就感觉到leads们recognize的只是short term metrics。

有些toxic是topdown的,既然我努力做的你不认可,那只能面向psc编程了,何苦吃力不讨好。leads们其实也知道,不过一边强调complexity,一边却继续定很高的goal。goal达不到一定会问责,goal达到了有时候也会用complexity、xfn impact来challenge你。

蛋糕现在做不大了,只能越来越toxic。未来也很难,panavision做得烂的一批,开会发现自己人都不用,抄抖音都抄不明白。

 

  在fb产品组的表示同感,时常怀疑自己所做的project的意义,回顾这一年觉得只是在一个dead app上做了一坨没人用的feature(xiang)。leads们似乎只在意metric和所谓的impact,把一堆未经审视过的东西继续往facebook这个已经很臃肿的app里面塞。有时候看着组里的大家热火朝天地做着project,感觉挺恍惚的

 



marketplace我每次用都想看看本地的东西,可以上门取,可以让别人送过来,但是搞的很复杂和邮寄的东西混在一起,还得filter,我看marketplace就图一个可以亲眼看看东西,如果要寄,那我就上amazon/wayfair/ebay/offerUp了,最后还是得上Craig list。

metrics这些都是小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retail这块蛋糕就这么大,你产品做的再牛逼蛋糕已经被切的差不多了,除非有激发行业洗牌的技术创新。

亚马逊也一样,现在亚麻的retail也是鸡蛋里挑骨头找东西做,也是看metrics,市场反映效果不好就reorg,基本非常难有impact,现有的技术说白了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好在市场份额几年前已经占了。
当然这些都是我的一家之言。

 

 

 

 

 

 

 

 

 

Comments



  1. 这就是媒体多年的打压,让你无形当中觉得Chinese是一个负面的词汇。 其实是一种文
    化殖民 或者文化侵略

    ReplyDelete

  2. marketplace是真的惨,在ads和fbapp之间反复被拉扯,原本好好的一个产品被搞得满地鸡毛惨被肢解。
    在meta想做好产品的是没有意义的,impact/metrics才是一切。

    ReplyDelete

  3. 这真的不是格局太小,而是meta的毒culture,近墨者黑... Ads组一直觉得自己赚钱却忘记了自己是在organic engagement的基础上才能赚钱。没有产品哪来广告?. check 1point3acres for more.

    而这种毒culture可不是影响个人,据说已经肢解了marketplace并入了跟ads相关的组。说实话,FB当年做带货,做ecommerce等,不说是明智选择至少机会是有的吧,现在marketplace越来越难用,之前同城交易都被ranked到了底下,啥shipping真的是一团乱... 不知道现在marketplace是否还能给fb带来incremental的DAU。我总感觉,ads杀鸡取卵,升值加薪,之后通过跳槽变现成了从上到下的career path。

    ReplyDelete

  4. 我在亚麻5年多一共14个 direct manager,同组的同事估计上百人吧。

    ReplyDelete
  5. 小扎是被iOS搞了之后痛定思痛要搞平台,但是操作系统和浏览器都很难打进去,只好搞meta verse了

    ReplyDelete

Post a Comment

https://gengwg.blogspot.com/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OWASP Top 10 Threats and Mitigations Exam - Single Select

Last updated 4 Aug 11 Course Title: OWASP Top 10 Threats and Mitigation Exam Questions - Single Select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nsequences is most likely to occur due to an injection attack? Spoofing 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 Denial of service   Correct Insecure direct object references 2) Your application is created using a language that does not support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code and data. Which vulnerability is most likely to occur in your application? Injection   Correct Insecure direct object references Failure to restrict URL access Insufficient transport layer protection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cenarios is most likely to cause an injection attack? Unvalidated input is embedded in an instruction stream.   Correct Unvalidated input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valid instructions. A Web application does not validate a client’s access to a resource. A Web action performs an operation on behalf of the user without checking a shared sec

CKA Simulator Kubernetes 1.22

  https://killer.sh Pre Setup Once you've gained access to your terminal it might be wise to spend ~1 minute to setup your environment. You could set these: alias k = kubectl                         # will already be pre-configured export do = "--dry-run=client -o yaml"     # k get pod x $do export now = "--force --grace-period 0"   # k delete pod x $now Vim To make vim use 2 spaces for a tab edit ~/.vimrc to contain: set tabstop=2 set expandtab set shiftwidth=2 More setup suggestions are in the tips section .     Question 1 | Contexts Task weight: 1%   You have access to multiple clusters from your main terminal through kubectl contexts. Write all those context names into /opt/course/1/contexts . Next write a command to display the current context into /opt/course/1/context_default_kubectl.sh , the command should use kubectl . Finally write a second command doing the same thing into /opt/course/1/context_default_no_kubectl.sh , but without the use of k

标 题: 关于Daniel Guo 律师

发信人: q123452017 (水天一色), 信区: I140 标  题: 关于Daniel Guo 律师 关键字: Daniel Guo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6 02:11:35 2018, 美东) 这些是lz根据亲身经历在 Immigration版上发的帖以及一些关于Daniel Guo 律师的回 帖,希望大家不要被一些马甲帖广告帖所骗,慎重考虑选择律师。 WG 和Guo两家律师对比 1. fully refund的合约上的区别 wegreened家是case不过只要第二次没有file就可以fully refund。郭家是要两次case 没过才给refund,而且只要第二次pl draft好律师就可以不退任何律师费。 2. 回信速度 wegreened家一般24小时内回信。郭律师是在可以快速回复的时候才回复很快,对于需 要时间回复或者是不愿意给出确切答复的时候就回复的比较慢。 比如:lz问过郭律师他们律所在nsc区域最近eb1a的通过率,大家也知道nsc现在杀手如 云,但是郭律师过了两天只回复说让秘书update最近的case然后去网页上查,但是上面 并没有写明tsc还是nsc。 lz还问过郭律师关于准备ps (他要求的文件)的一些问题,模版上有的东西不是很清 楚,但是他一般就是把模版上的东西再copy一遍发过来。 3. 材料区别 (推荐信) 因为我只收到郭律师写的推荐信,所以可以比下两家推荐信 wegreened家推荐信写的比较长,而且每封推荐信会用不同的语气和风格,会包含lz写 的research summary里面的某个方面 郭家四封推荐信都是一个格式,一种语气,连地址,信的称呼都是一样的,怎么看四封 推荐信都是同一个人写出来的。套路基本都是第一段目的,第二段介绍推荐人,第三段 某篇或几篇文章的abstract,最后结论 4. 前期材料准备 wegreened家要按照他们的模版准备一个十几页的research summary。 郭律师在签约之前说的是只需要准备五页左右的summary,但是在lz签完约收到推荐信 ,郭律师又发来一个很长的ps要lz自己填,而且和pl的格式基本差不多。 总结下来,申请自己上心最重要。但是如果选律师,lz更倾向于wegree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