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太平洋战争的逻辑

发信人: PBSNPR (大刀王五),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太平洋战争的逻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30 11:43:58 2017, 美东)



作者: 冯学荣

问:有一种说法,日本帝国有一个“大东亚共荣圈”国策,所以日本帝国吞并中国,然
后吞并亚洲,最后要吞并全世界,是不是这样?

答:这是中日关系史的典型误区,是典型的倒果为因。事实上,并不是因为日本帝国先
有“大东亚共荣圈”国策才侵占的中国,而是因为日本和中国打起来了,日本才制订“
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换句话说:“大东亚共荣圈”计划并不是中日战争的原因,而
恰恰是中日战争的结果。

问:这样说的依据何在?

答:服部卓四郎的《大东亚战争全史》、日本防卫厅战后编撰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等大量史料,收录了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决策层多次重要会议的纪要、对华政策、作战
计划等,也就是说,日本高层战时在想什么,在近代史史料里面,记录等清清楚楚,我
们的历史爱好者只要下点耐心去啃这些史料,很容易能把事情搞清楚。

问:日本人是不是早在明治维新的时候就有了吞并亚洲的想法?

答:准确的说法是:日本人早在明治维新的时候,就有了扩张的想法,而不是吞并亚洲
的想法。在1880年的时候,日本人成立过一个“兴亚会”,宣扬东亚人民联合起来、共
同对抗白人帝国主义,但这只是日本帝国当时朝野之间的一种思想,并不是日本的国策
,思想是思想,国策是国策,思想家是思想家,政治家是政治家,二者并不是一回事。

问:似乎孙中山也宣扬过“大亚洲主义”。

答:这就是孙中山流亡到日本能吃香的一个重要原因,他懂得投日本人所好,日本朝野
一些思想家说大亚洲主义,孙中山流亡到日本也跟着附和,说你们日本人应该和我们中
国人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白人世界,孙中山的说法很符合日本朝野“有志之士”的胃口
,所以日本人觉得孙中山“有用”,留着这个人,以后也许派得上用场。

问:日本人宣扬的“大亚洲主义”是不是隐含以日本为盟主的前提?

答:是。正如甲午战争之前东亚以大清帝国为盟主,也正如北约以美国为盟主。但北约
的存在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会员国对盟主国的深度信任。日本人的“大亚洲主义”为什
么始终未能取得中国人的信任呢?主要原因就是从甲午战争以来,日本割台湾、割大连
、割旅顺、1915年还抛出个“二十一条”,吃相太难看,日本帝国自毁形象,中国人丧
失了对日本人的基本信任,东亚地区缺乏互信,所以所谓“大亚洲主义”,就成为无本
之木、无源之水。

问:1937年8月淞沪大战打起来之后,美国是什么态度?

答:在淞沪开打之初,美国、英国这些西方国家,主要是持观望态度,因为美国曾经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卷了进去、死伤惨重,于是在一战之后,美国人痛定思痛,决定以后
凡是国际上的纠纷,美国人都不参与,管你狗咬狗,我过我的日子,我管不着,这种“
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在当时叫做“孤立主义”。在“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美国陆续出台了一些禁止美国公司和美国公民向交战国出售武器、出售战争资源的法案
,这些法案统称为“中立法案”。

问:“交战国”,依照当时的国际法,是双方都已经宣战了的国家。

答:必须要双方都已经宣战了,才符合国际法定义上的“交战国”,中日战争在1937年
秋正式打响后,无论中方,还是日方,都将战争定义为“事变”,中方叫做“七七事变
”,而日方则叫“北支事变”,后来又升级为“中国事变”,总之就是不叫“战争”,
而叫“事变”。

问:双方都没有宣战。

答:双方都没有宣战,就是因为美国当时存在“中立法案”,中方一旦对日本宣战了,
那么中国就无法从美国买到武器,日本也一样,当时的日本主要是依靠美国为首的西方
国家输入钢铁、石油等战争资源,一旦对华宣战,那么日本就是交战国,依据美国的“
中立法案”,美国军火商就无法向日本输入石油、钢铁、母机等战争资源。所以战争打
起来之后,中日双方都不宣战,打的其实是同一个算盘,想法是一样的。但是,尽管美
国在一开始是观望的心态,但中日战争打起来之后,许多西方记者向欧美媒体发回了大
量的战场报道,侵华日军对中国的狂轰滥炸、和对老幼妇孺的无差别杀戮,刺激了美国
人的神经,美国人的态度于是逐渐变得同情起来,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37年10月5日在
芝加哥发表了一篇《防疫演说》(Quarantine  Speech),他在文中对在战争中杀害妇
女儿童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反感,虽然在文中罗斯福并没有指明日本,但全世界的听众
都知道他是在说谁。

问:同情归同情,美国仍然在向日本供给武器和战争资源。

答:主要是美国军火商向日本供给武器和战争资源,美国政府和美国军火商不是一回事
,不能混为一谈,因为中日战争的双方都没有宣战,所以中日两国都不是交战国,既然
不是交战国,那么美国军火商就有权向日本帝国出售武器,美国当时毕竟是一个法治国
家,人家军火商又没有违法,你凭什么去禁止他?所以美国政府尽管同情中国,但是也
没有办法禁止美国军火商向日本输出武器和资源。

问:抗战爆发之后不久,中国的主要港口基本上都沦陷了,西方国家是通过哪个渠道向
中国供给军火及战争物资的?

答:起初主要是通过“越南-昆明”这条线,所以日本于1940年出兵越南,截断了这条
交通线,同时也正是日本出兵越南的举动,触犯了美国在东南亚的利益,美国于是果断
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并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以及经济制裁,英国紧接着响应美
国,采取了类似的制裁措施。

问:掐住日本的脖子了。

答:是掐住脖子了。日本这时已经将这些动作视为战争行为了,但是日本仍然忍耐、并
希望通过对美谈判来扭转困境。美国对日本的石油禁运和经济制裁,意味着日本的战略
供给(尤其是石油)被一刀切断。从此以后,日本就只能使用国内剩余的石油。而由于
蒋介石死不投降,中日战争的结束遥遥无期,这样一来,日本人就开始推想:如果在石
油用尽之前,中国不投降的话,那么意味着日本不能再打下去,因为没有石油,坦克、
飞机、舰艇都开不动了,这样的话,不但不能再打下去,而且蒋介石还可能会反攻报复
,到那个时候,日本帝国就完蛋了。

问:日本和美国就此事的谈判结果如何?

答:日本和美国谈判,但美国人的条件很死:要求日本从中国本土和东三省全部撤兵,
美国才可以解除石油禁运、解除经济制裁。

问:日本不能答应。

答:在日本人的眼中,美国的条件是狮子大开口,日本人是这样想的:如果我从中国和
满洲撤兵,那么意味着:1、在这之前战死的几十万日本兵纯粹白死,日本民心不服,
日本国内政局就会陷入混乱;2、不但满洲国泡汤,而且1905年“明治先烈”死了十万
条人命换来的满洲殖民地(大连、旅顺、南满铁路)将在一夜之间消失;3、这样一来
,日本帝国威信扫地,朝鲜、台湾等殖民地的人民将会群起效仿,明治维新以来苦心经
营的日本帝国大厦将崩溃坍塌。联想一大串,所以日本在权衡利弊之后,始终无法下决
心接受美国的条件,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日本没有人敢站出来做这个“卖国”的决定,
因为在当时日本帝国的语境下,“政治正确”是高居第一位的价值。

问:但是日本明知自己打不赢美国,为何还要冒险开战?

答:即便是在谈判期间,日本每天都在消耗石油等战略资源,由于进口被美国封锁了,
日本国内的存油是一天比一天少,这样下去,就算不和美国开战,一旦石油耗尽,也要
败在中国的手中,所以日本军阀横下一条心,偷袭珍珠港,对美国开战。但是,日本向
美国开战的目的,并不是要战胜美国,日本是战不胜美国的,这一点,日本帝国从上到
下、自始至终,都深深知道,那么为什么日本还敢对美开战呢?日本军阀的想法是这样
的:尽管我打不赢美国,但是我可以在战争初期一鼓作气、狠狠杀伤美国一批有生力量
,显示一下日本的武威,美国是个民煮国家,一旦人命损失太大、大到无法承受的时候
,美国民众就会迫使美国政府回到谈判桌前,乖乖和我谈判,当时日本的决策层赌的是
这个。

问:以战求和。

答:是,以战求和,日本决策层对美开战的想法,是通过战争来迫使美国谈和、解除石
油禁运和经济制裁。

问:但这个赌局太大。

答:很大。但是如果不赌这一局的话,坐等石油耗尽,日本也走向崩溃。总之,横也是
死,竖也是死,不如干脆放手一搏、赌一盘。

问:日本这个时候为什么要提出“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

答:“大东亚共荣圈”的朦胧构想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有了,但作为国策实施
,则是在对美开战之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立马攻占香港,也与英国打起来了,不
到一年之后的1942年11月,日本成立了“大东亚省”,开始正式经营“大东亚共荣圈”
,日本提出这个口号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削减东南亚国家人民的反抗。日本向东南
亚出兵,戴着“殖民地解放军”的面具,事实上它本身也是殖民者,和西方殖民者,并
没有什么两样。

问: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美国参战的话,中华民国早就亡国了。

答:如果没有美国参战的话,重庆沦陷、蒋介石的中华民国亡国是大概率事件,届时蒋
介石在海外成立流亡政府,也是大概率事件。

2016-09-20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OWASP Top 10 Threats and Mitigations Exam - Single Select

Last updated 4 Aug 11 Course Title: OWASP Top 10 Threats and Mitigation Exam Questions - Single Select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nsequences is most likely to occur due to an injection attack? Spoofing 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 Denial of service   Correct Insecure direct object references 2) Your application is created using a language that does not support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code and data. Which vulnerability is most likely to occur in your application? Injection   Correct Insecure direct object references Failure to restrict URL access Insufficient transport layer protection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cenarios is most likely to cause an injection attack? Unvalidated input is embedded in an instruction stream.   Correct Unvalidated input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valid instructions. A Web application does not validate a client’s access to a resource. A Web action performs an operation on behalf of the user without checkin...

CKA Simulator Kubernetes 1.22

  https://killer.sh Pre Setup Once you've gained access to your terminal it might be wise to spend ~1 minute to setup your environment. You could set these: alias k = kubectl                         # will already be pre-configured export do = "--dry-run=client -o yaml"     # k get pod x $do export now = "--force --grace-period 0"   # k delete pod x $now Vim To make vim use 2 spaces for a tab edit ~/.vimrc to contain: set tabstop=2 set expandtab set shiftwidth=2 More setup suggestions are in the tips section .     Question 1 | Contexts Task weight: 1%   You have access to multiple clusters from your main terminal through kubectl contexts. Write all those context names into /opt/course/1/contexts . Next write a command to display the current context into /opt/course/1/context_default_kubectl.sh , the command should use kubectl . Finally write a second command doing the same thing in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