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一加手机在美国的奇幻漂流

10月底的一个傍晚,纽约时报广场的T-Mobile旗舰店门口排起了长队。


T-Mobile是美国三大主流电信运营商之一,街头随处可见它们极有辨识度的粉红色标识,很多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后用的第一个手机往往就是T家的。

不过其实是一家总部在德国的欧洲公司,也是唯一一家在欧洲和美国采用同一个品牌的电信公司。

在中国,大部分人通过零售渠道购买裸机,然后再选择某个电信运营商的网络。

美国不一样,这是一个电信运营商占绝对主导的市场,大部分人的习惯是直接在运营商那里购买绑定了月套餐的“合约机”,原因是合约机在价格上相比裸机往往有非常大幅度的优惠。

因此对于手机厂商来说,要攻克美国市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获得大运营商的认证许可,进入它们的营业厅销售。

就在当天,在曼哈顿岛南端的南街海港,T-Mobile宣布和手机厂商OnePlus达成合作,推出OnePlus最新款6T的定制版。

在世界其他地方,OnePlus 6T要在几天以后才开始上市。因此时报广场的这家店,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能买到OnePlus 6T的地方,那些排队的人就是为此而来。


不管中国还是美国,排队买手机都是很少见的景象,除了苹果几乎没有其他品牌有这样的号召力。而这次排队的人如此之多,甚至超过了苹果的新款发售。

T-Mobile的一个店员说,他工作以来从未见过如此的盛况。

媒体闻讯而来,记者们好奇地采访了其中几个排队的顾客,发现他们中有逃课的学生,也有翘班的白领。



其中一个小哥是在波士顿东北大学就读的学生,他这次特地向老师请了一天假跑到纽约,就是为了来买6T。

还有一个来自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的妹子说,这次来纽约旅游,本来列入采购计划的是买一部OnePlus 6,因为她男朋友用的就是这款手机,她觉得不错。没想到正好赶上了新款6T的发布,所以就毫不犹豫地来排队了。

最幸运的是这位排在第一个的黑人大姐,她说自己是OnePlus多年的用户,用过3T、5和5T三款。作为惊喜,一加方面买下了第一台6T,免费赠送给了她。


#

其实我不用卖关子,很多人都知道OnePlus就是一加手机,一个来自中国的品牌,总部在深圳,有最纯正的中国血统。

但大家可能不太会意识到的一点是,一加这个成立还不到5年、在国内也没有那么普及的品牌,在国外的口碑和销售却非常好。

一加在美国和全世界出人意料的成功,就像是一段奇幻的漂流。

在以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市场、以及在欧洲和美国市场,一加都有一大批忠诚度非常高、堪比果粉的铁粉,这一点在除了苹果以外的其他品牌里非常罕见。

英文科技媒体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独特的现象,所有关于一加的报道,必然都会提及它“深受喜欢”(much-loved),有“巨大的粉丝基础”(huge fan base)。

另一个经常用来形容一加的词是“cult following”,意思是“邪教般的信徒”,当然cult这个词在英文里并没有贬义,它强调的是忠诚和狂热。



一加的手机主要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销售,但在新品发布时,它们会在很多城市设立快闪店(Pop-up),这是用户提前买到新机的唯一机会。

每一次这样的快闪店活动,不管是在巴黎、伦敦、柏林,还是孟买、班加罗尔,都会出现规模可怕的排队狂潮。




拿这次一加和T-Mobile的合作来说,能够进入T家在全美国的5600家门店销售,意味着一加打开了这个全世界准入门槛最高的市场。

通常美国电信运营商在选择合约机品牌的时候非常慎重并且严苛,只有极少数品牌能够得到它们的认可。

一个手机品牌要通过T-Mobile的认证,标准的流程是16个月,有时甚至要两三年。但一加和T-Mobile的合作只谈了10个多月。

之所以这么顺利,原因之一是T-Mobile早就见识到了一加用户的力量。

此前,在没有和一加有任何合作的情况下,T-Mobile的用户里就已经有20万的人在使用一加手机。还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向T-Mobile反映,建议它们推出一加的合约机。这些都让T-Mobile意识到,用户对于一加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

#

几年前我在还不知道一加的时候,就偶然在Youtube上看到过它们在法国的一个电视广告,构思非常巧妙,让人印象深刻。

当时还以为这是一个欧洲的牌子,后来查了资料,意外发现竟然是深圳的厂商,在好奇之余也倍感振奋,所以后来就一直很关注它们的动态。

几年过去了,在无声无息之间,在大多数中国人的主流视野之外,一加悄然而迅速地在海外崛起。现在可以比较公平地说,一加已经成为在海外最受欢迎、最成功的极少数中国品牌之一。

但比较有意思的是,一加也是一个“最不像中国品牌”的中国品牌。

提起华为、中兴,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它们是中国公司。但一加就几乎没有什么外在的中国元素,以至于很多海外用户用了几年一加手机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款中国制造。

这种“不像”,体现在很多地方。

第一,过去的中国品牌在进军国际市场的时候,通常选择低价、中低端的策略。

这种策略对于印度、东南亚这些发展中国家很有效,但完全没办法打进欧美的成熟市场。

而且它的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自己把自己给做low了,中国制造成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

一加不一样的是,它们从一开始就坚持做“最好的安卓旗舰机”,每款新品都用当时最顶级的旗舰配置和技术工艺。

所以,一加的产品线很单一,一年才发布一两款旗舰产品,比苹果还要克制。

虽然配置高,但因为一加采用的是互联网销售模式,没有中间商,最大限度地压低了成本,因此在价格上相比苹果和三星又有很大的优势。

第二,其他中国品牌,通常都是先在国内做得很大,然后才开始考虑卖到国外。

一加从一开始就同时瞄准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加没有区分国内和国外市场,它们的产品定位本身是没有国界的,用的是一个统一的标准。

结果就出现了非常罕见的状况:一加在海外收获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国内。

一加一开始在海外采用邀请码制度,只有从老用户那里拿到邀请码才有资格购买。

一加的第一批海外用户是在硅谷引爆的,最初就是因为硅谷精英们之间口口相传才形成了口碑,当时Google、Facebook、亚马逊的员工构成了一加早期用户的主体,美国的销量占到一加总销量的30%。

2014年,一加第一代发布就吸引了国际知名媒体的注意。

《时代》周刊当时的评价是,“再没有比一加更适合安卓发烧友的手机了”,《纽约时报》也把一加评为独角兽明星创业公司,对它寄予了厚望,这些都是其他中国品牌很少得到的待遇。

一加的宣传策略也一直很国际化,它们曾经在《纸牌屋》植入,也曾经和《星球大战》、《复仇者联盟》等好莱坞大片合作推出联名版。



所以,现在一加70%的营业额来自于海外市场。

第三,因为语言文化的差异,客户关系维护一直是中国品牌在国外的短板。

但一加因为主要通过官网销售,所以一开始就决定通过网络社区和全球用户交流。

现在一加的官方社区 ,有来自全球196个国家的500万注册用户。在Reddit上,也有专门的OnePlus版,我上去看过,用户活跃度很高,有时候一则帖子下面有几千条留言。

一加会在每一个功能推出之前征询用户的意见,在产品设计和开发的每一个阶段都考虑用户的反馈,久而久之,就让用户产生了很深的参与感。

但真正能够凝聚人心的,不只是参与感,还有共同的价值观。

一加的品牌精神是“Never settle”,翻译成中文就是“不将就”。

这句话印在产品的包装上,出现在手机开机画面和壁纸上,让很多用户、尤其是不满足现状、希望追求完美的年轻人产生了巨大的共鸣。


一加之所以能够凝聚人心,是因为它们内部本身就有一个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团队,员工来自全世界21个国家。

像给一加设计壁纸的,就是一个住在印度的芬兰艺术家。

我觉得这是一加真正值得其他中国品牌学习的地方:

做一个所谓的国际化品牌,不是说把产品卖到海外就是国际化,更重要的是你的文化,是不是符合开放、多元这些普世的价值观。

失去了这样的精气神,无论如何砸钱,也没有办法对用户形成感召力。

#

这几年,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脚步在加快。

去欧洲美国,街头能看到的中国品牌广告越来越多。“国际化”,成为了很多中国企业的目标。

但我一直觉得,所谓的国际化其实是一个伪概念,要做到国际化,恰恰要忘记国际化这件事。

我们有一个思维定势,总是过于夸大和强调不同国家之间的区别,这个思维定势在很多方面都能看出来。

比如我们有一句话曾经被奉为经典: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但其实,不同国家的人和人之间,共性要远远多过差异。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有着共同的喜怒哀乐和价值取向。

拿去年热门的好莱坞动画片《寻梦环游记》来说,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一个很“墨西哥”的片子,有浓郁的墨西哥特色。

但它打动人的原因,是因为里面展示的墨西哥文化吗?

当然不是,它真正打动人心的力量,在于那些共通的值得珍视的价值观:家人之间的关心,对于梦想的追求,以及同情、牺牲与爱。


产品也是这样。好产品并没有地域的区别,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人类对于好产品的需求都是一致的。

一加的创始人刘作虎讲过一件事,他们曾经带着产品模型分别到纽约和上海调研,结果发现在两个地方调研出来的数据一模一样。

大家对产品的需求非常一致,无论是外观的精致、还是简洁高效流畅的用户体验,全球的用户都一样。

所以一加之所以能够在海外取得成功,之所以能够获得T-Mobile认证进入美国主流的市场,之所以能够在那么多欧美国家和运营商达成合作,最关键的原因就是:

抓住了普世的用户需求,给用户优秀的产品、给用户合理的价格、聆听用户的声音。

做到了这三点,那就是世界级的产品,能在中国市场成功,也能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成功。

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的产品同样曾经是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代名词,日本品牌刚进入美国时曾经很受鄙夷。再往前一点,德国的产品同样形象不佳。

但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日本和德国的品牌通过打造世界级的产品,最终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未来,随着越来越多一加这样的中国企业出现,中国制造的形象也一定能完成这样的更新。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OWASP Top 10 Threats and Mitigations Exam - Single Select

Last updated 4 Aug 11 Course Title: OWASP Top 10 Threats and Mitigation Exam Questions - Single Select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nsequences is most likely to occur due to an injection attack? Spoofing 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 Denial of service   Correct Insecure direct object references 2) Your application is created using a language that does not support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code and data. Which vulnerability is most likely to occur in your application? Injection   Correct Insecure direct object references Failure to restrict URL access Insufficient transport layer protection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cenarios is most likely to cause an injection attack? Unvalidated input is embedded in an instruction stream.   Correct Unvalidated input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valid instructions. A Web application does not validate a client’s access to a resource. A Web action performs an operation on behalf of the user without checkin...

CKA Simulator Kubernetes 1.22

  https://killer.sh Pre Setup Once you've gained access to your terminal it might be wise to spend ~1 minute to setup your environment. You could set these: alias k = kubectl                         # will already be pre-configured export do = "--dry-run=client -o yaml"     # k get pod x $do export now = "--force --grace-period 0"   # k delete pod x $now Vim To make vim use 2 spaces for a tab edit ~/.vimrc to contain: set tabstop=2 set expandtab set shiftwidth=2 More setup suggestions are in the tips section .     Question 1 | Contexts Task weight: 1%   You have access to multiple clusters from your main terminal through kubectl contexts. Write all those context names into /opt/course/1/contexts . Next write a command to display the current context into /opt/course/1/context_default_kubectl.sh , the command should use kubectl . Finally write a second command doing the same thing in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