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为了什么?这是个问题,但是又不成问题。
爱读书的人的常常面对这样的惊诧,“你还有时间看书?!”,而对于爱书人来说,可能会反惊诧,“你竟然不抽出时间读书?!”。事实上,你把媒体刷朋友圈的文章,特别那些“刚刚。。。”体的时间一加,抽一半读书,每年读个几十本书很容易。
关键还是选择,因为读书本身也不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工具,不是获得乐趣的唯一方式,所以,读书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你喜欢它,选择它,享受它,进而更喜欢它。
我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我的读书习惯是同时读四五本书,而且类型不同,在中间切换,一年下来,又是不少书,今年读的书(并非一定是今年出版的书)令我印象深刻的不少。
基本上每年我读的书中都有关于苏俄的内容,毕竟在历史上它曾经是一方力量,与中国也渊源很深。今年,四本书值得一提,俄罗斯末代沙皇到十月革命的《A People's Tragedy》,二战后苏联史《失败的帝国》,苏联最后几年的解体史《大国的崩溃》,苏联以及苏联解体后个人口述史《二手时间》。
这四本书基本上串起了整个苏联历史,如果你对俄罗斯历史有些了解,会发现历史的基因总是在传承,从沙俄到苏联也一样。正如基辛格在《大外交》中的叙述,俄罗斯民族以其救世主情结+扩张主义,总是陷于一种越扩张,越衰弱的宿命。从面子上,苏俄在不同阶段都曾经显得强大,却又“外强中干”的经不起太多刺激。而不同时期的俄式帝国最终都从内部崩塌,读了《大国的崩溃》,你会了解到,美国在苏联解体过程中起得作用真的不大,甚至布什政府一度努力想保住戈尔巴乔夫和苏联,以求一种稳定的变革。但是,历史的车轮滚起来,就停不下来,直到我们熟悉的结局。
2017年又是“十月革命”百年,这个时候读《A People's Tragedy》更是几多感叹,末代沙皇的内政外交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作死”,错过了太多改革的机会。最终,列宁们脱颖而出,而其中过程也是惊心动魄,回头看,他们能成功也真是一个奇迹,与之相比,邓尼金、高尔察克们的“白军”更是徒有其表,根本无法阻止这红色的历史洪流。这本书可谓了解十月革命来龙去脉的最佳读物,而其终结于列宁去世,这位苏联开拓者晚年被斯大林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不幸,以及体现的斯大林的性格特征,也预示了接下来更多悲剧性的故事。
而历史悲剧常常体现在小人物的悲剧上,《二手时间》正是这种直达人心灵的作品,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的安排,本书开局的几段口述,充满了阅读快感,充满体现了民间语言的直接,畅快,可谓酣畅淋漓,特别对苏联解体后生活混乱的描述,以及两个时代的反差感体现非常到位。但是,慢慢地,本书变得沉重,伴随不同角色的人的回忆,苏联到俄罗斯时代的种种悲剧跃然纸上,当亲历者亲口以带着痛感的语言描述这一切的时候,我作为“听”者的感受也倍感揪心。
如今,对中国古代到近现代的历史读物已经非常丰富,其中有通俗说史的,也有深度剖析的。但是,如果你只是沉浸在各种姿势对中国历史的解读中,也容易让视野狭隘,你可以看到太多这样的人,对中国历史无比荣耀,这没错,但是进而形成一种仿佛古代历史唯有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其它地区历史一片黄沙,那就狭隘了。所以,我一只主张,还是要多读世界史,特别与中国不同时期平行的历史,感受这个世界的精彩和厚度。
今年,我读了几本有趣的曾经与中国产生直接交集的民族简史,来自于《消失的帝国》系列丛书,包括了柔然、鲜卑、契丹,等等。当然,这套丛书深度不够,主要是时间线记录,其中一些内容也读到过,但是再次集中阅读,还是能对中国历史进程中,特别北方和西部紧邻的帝国有个更全面的感受。
《BBC世界史》是今年读的一本视角很高,但是写法精炼的作品,正如我在本书的书评中写到的感受,看这书就如看BBC的纪录片《地球脉动》,作者从空间到时间的多维角度,在全世界各个文明间腾挪,整个过程充满画面感和动感,这种节奏下,无论叙述人类历史中的光明与黑暗,成就与挫折,都体现了一种人类历史奔涌向前的“阳光”感觉。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文明,基本上就十页左右的篇幅,但是让你读着感觉直抓重点,实在是一套“精辟”的正能量世界史佳作。
2016年的历史名作《丝绸之路》也是一部世界史佳作,其实,它的视野并不局限于我阅读前以为的仅仅是传统认知的“丝绸之路”的地理线索。相反,它结合经济、战争、文化角度,将整个观察视野放大到更大空间,本质上还是一部“世界史”,与《BBC世界史》有着相似之处,但是更有着作者自己的深度解读。而一本《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更是启发之作,它打破了传统的“历史”定义,从宇宙起源这样的传统上天文物理学科的范畴起头,以一种跨学科的角度重现历史的开阔,这些书读下来,比较一番,别有趣味。
当然,提到世界古代史,其中与中华帝国一样占据重要地位的,当是围绕地中海的罗马帝国历史,而其历史又衍射出整个欧洲多民族和帝国史,以及波斯、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从历史认知上,可谓一个中心知识点。
在过去一年,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中,克劳利那恢弘的《地中海史诗三部曲》棒极了,不但有历史多个角度的深入解读,更有美妙的文笔,当然,将这种文笔的感觉再现于中文,译者值得点赞。这三本书的角度和视角并不一致,但是总有一种主题和精神气质贯穿始终,基督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地中海的碰撞,献上了交织着血与泪的史诗。读克劳利的书,如同看史诗电影,那种代入感极强,特别历史悲剧感扑面而来。而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正值欧洲在难民危机中撕裂,重读历史,你会发现,在当时一派丛林法则的厮杀中也有微妙平衡,但是那绝望的境况也最终在历史进程中化解,而现代人,理当有更多智慧和理性去解决当今的问题,对此我也充满信心。
有时候,阅读的扩展会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和乐趣,比如读完了克劳利,我就读了盐野七生的《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与克劳利的史诗中一段时间正好有交集。尽管罗马史研究上,巨匠辈出,但是在中国,这几年,倒是这位定居意大利的日本人几乎成为罗马历史的代言人。是的,盐野七生的叙事能力很强,她那套《罗马人的故事》读起来感觉一点不累。同时,盐野七生真的特爱罗马史,也爱罗马帝国,可谓到了“罗马吹”的地步。盐野七生对地中海那段历史的叙事,明显更加感性和细腻,比如关于当时“拯救修会”和“拯救骑士团”赎回被劫掠到北非的基督徒历史,盐野七生就写的饱含感情,打动人心,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力量,也体现出了那种“西西弗斯”式的悲剧味道。
不过,在罗马历史解读上,盐野七生往往深度不足,对罗马帝国过于近距离的深爱,似乎也影响了她对诸如罗马帝国衰亡等问题的探究。而在这方面彼得 希瑟的《罗马帝国的陨落:一部新的历史》是今年阅读的惊喜,作者关注的是民族因素,但是过去这个层面,一句“蛮族入侵”就带过去了,仿佛是一个所谓的“蛮族”消灭罗马的历史。而在本书中,作者逻辑严密的讲述了这个其实长期的,且与罗马财政等紧密互动的过程,而对那个时期欧洲民族之间的互动过程,也让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期待作者《罗马史诗三部曲》的另外两部中文版早日问世。
综合来看,2017年,最让我感觉认知升级的一本书,是中国学者徐弃郁的《脆弱的崛起》,副标题即概括了本书的核心内容:“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俾斯麦、蒂尔皮茨、施利芬等德国崛起路上的人物渐次登场,作者详解了其大国战略的来龙去脉,更展示了其中的种种弊端,特别澄清了很多误读,比如对俾斯麦“铁血宰相”符号形成过程的再解读。在一种恶劣的地缘政治局面下,德意志帝国慢慢走上一条歧路,本书终于一战前,却已经令我信服的看到了其延伸到纳粹德国的必然脉络。
此外,我也读了些补充我历史知识盲点的作品,比如散文般笔触的以色列建国史《我的应许之地》;把我对“哈布斯堡家族”的认知从一个概念变得清晰的《哈布斯堡王朝》;深入体现战后日本社会现实与经济恢复过程的《拥抱战败》;讲述前911时代本拉登历史的《末日巨塔》,都是不错的作品。
而中国历史方面,过去一年读的自认为佳作的作品不多,印象深刻的是邓小南的《祖宗之法》,对北宋政治体制和传统的形成有着深刻的解读。倒是两套历史小说色彩的传记大部头别有一番阅读乐趣,一套是唐浩明《曾国藩》,曾老堪称中国图书市场的励志之王,唐浩明的这个版本解读也算是流行度较高的,整体来看写的还算不错,特别注意保持了与传主的距离感,没有过度解读。
另一套则是高阳的巨著《慈禧全传》,听说过这套书的朋友应该知道,这套书加起来三千多页,篇幅老巨大了。但是阅读过程非常轻松,用我的话说就是,高阳就像变成了苍蝇,飞到宫中,把种种细节呈现在书上,让你感觉还应该就是这么回事儿。这套书更值得一看的是,它并不是仅仅是慈禧的传记,而是由她引出了晚清诸多大佬,堪称一出晚清帝国政界往事。
在2017年,我集中读了菲利普 迪克的作品,这也是今年小说阅读上我最有收获的阅读经历,特别是《尤比克》这样的小说,令我深感震撼,原因不在于其架构多新颖,而是因为今天在好莱坞常见的一些未来故事架构,原来早已在迪克的作品中出现。对于迪克,我的评价就是,他的作品,就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看看,如今对于未来世界的想象,看看赛博朋克这一概念的兴起和流行,无不有着深深的菲利普迪克的印记,说他的作品达到了“遗产”的档次,绝非夸张。
丹布朗的小说早知大名,《达芬奇密码》的电影也看过,但是小说还一直没读,过去一年便集中扫了一遍。对于这位作家,我觉得有些过誉了,优点和缺点一样鲜明,作品水准也是参差不齐,特别他的作品涉及些半吊子科学概念的时候,读着都觉得可笑。所以,《达芬奇密码》这样的作品确实是他最扬长避短,最充满智慧的集大成之作,值得一读,充满趣味,而最近作品《地狱》那“罗马俱乐部”思维的人口学理解,就感觉像个笑话了。
而在大规模“扫读”过程中,对马伯庸的阅读是最有趣的,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幽默风趣的文笔结合,读起来很放松。在他的作品中,最有趣的我觉得倒是《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就是一副恶搞的姿态,读着还真像那么回事儿,别有一番“恶趣味”。《古董局中局》算是他比较成熟的作品,其中涉及古玩行业的细节,读着也是长些知识,但是故事精心设计之下,感觉缺了些灵气,最后的结尾也有些仓促。所以,我倒是更喜欢马亲王早期的作品《风起陇西》,那种融合武侠、悬疑、历史元素的叙事真的很好看。
说到历史小说,《风起陇西》这类作品基于历史史实,但是在细节脉络中,插入几个自己设计的人物,或者对历史人物重塑,去串起历史,给予自己的解读,是的,金庸的作品也可以算上。对这类作品,要搁在四五年前,我还不感冒,但是这几年也挺喜欢读,比如前两年爱读吴蔚的作品,虽然水准也是参差不齐,但是就是喜欢这种调调。
在过去一年,此类作品中,主要看了唐隐的《大唐悬疑录》,一共四本,各自成一个悬疑故事,但是又有关联。这套小说选取的历史背景颇为独特,不是那些历史上最知名的,或者繁荣,或者悲剧的时代,而是唐宪宗的削藩的“元和中兴”时代,贯穿始终的则是女神探裴玄静。唐隐的这个系列,尽管故事显得“通俗”,但是作者立意还是很高的,在层层迷局中,始终贯穿一种悲剧性的不得已的历史无力感,将凡夫俗子到王亲国戚中的种种无奈渗透其中,文笔也非常细腻,就是有时候会收不住,显得啰嗦,但是瑕不掩瑜。
从某种程度来看,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也可以算作此类历史小说,当然,他的作品上来明显就格局很大,在欧美大陆同时多个地理空间并行展开,又相互交错。过去一年,看了这个系列的第二部《世界的凛冬》,依然精彩。这一部是二战那令人绝望的年代,也是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正是发挥福莱特擅长笔法的背景,他也确实把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写的充满史诗感,同时,作者也以人与人之间的微妙情感,点燃了破碎的欧洲大陆的光亮,这也形成了我对完本书的感慨:苦难之中,依然有爱。
而最磨人但是有最让我欲罢不能的小说是宫部美雪的《模仿犯》,看过她作品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这位姐的作品节奏一直很慢,不过这部比《所罗门的伪证》读着好多了。这部小说本身悬疑色彩更强,中间有搞些反转之反转,还多角度叙事,同时当然少不了宫部美雪的社会派风格,也是渐入佳境的佳作。
最特别的,疯狂的小说则是《七杀简史》,这是一本我称之为选择读者的小说,一本阅读过程让人有失控感的书。你想想,不同人物都是第一人称叙事,不断切换,还不给明确说明,是不是容易晕?你想想,一本书脏话密集到“逼”字儿出现上千次,让我怀疑如何过审的书能不让一些读者心生厌恶?但是,我挺享受这种独特的阅读体验,真的,如果你对路,这个过程好爽。
最后,要提最具美感的小说,那就是亚历山德罗 巴里科的《海上钢琴师》和《丝绸》,两部作品都改编成了电影,前者更是文艺电影中的经典。与电影相比,其实文字的内容更多施展空间,也更多解读空间,所以,这两部篇幅更接近中篇的作品,读着很美,也带着哀愁,余味悠长。
金融投资本身算个人工作了,所以读这样的书算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我对历史的偏爱,也渗透到我在这方面的阅读中。事实上,金融本身就有其承接历史的连续性规律,又有结合现实每一阶段的特质,了解历史,结合现实也是对金融认知的方法论。
《门口的野蛮人》、《营救华尔街》、《贼巢》算是深入金融中更具体的投资领域的历史解读,包括了雷诺兹-纳贝斯克收购案、长期资本基金的崩溃、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垃圾债乱象,都是经典而充满争议的投资事件,特别后两者,甚至一度引发金融动荡。这类事件本身就跌宕起伏,又放大人性,所以其中代表纪实作品读起来也是有惊悚小说般快感。
在2017年,比特币和其它区块链货币们表现生猛,货币去中心化的信仰者,也是歇斯底里的高呼要重构当今的货币秩序。在这样的背景下,读哈耶克这本知名度远不如《通往奴役之路》的《货币的非国家化》就很应景了。尽管,那个时候的哈耶克还无法预想比特币这样的东西,但是同样精辟的指出国家中心的货币体系,必将走入货币超发和通胀之路。而解决之道是什么?就是让货币的发行非国家化,让私人发行货币,让它们自由竞争,这样的想法听上去实在惊人,而就这个问题中出现的如币种混乱,币值动荡等可能的问题,哈耶克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而在货币解读上,徐瑾的《白银帝国》给出了一个中国银本位历史的独特解读,同时,作者也以一种大历史的高度,将中国货币体系的发展与同期欧洲、日本比较,剖析了中国货币制度的本质与缺陷,以及其与全球主流金本位趋势失之交臂的必然与遗憾。但是这书内容间有些散,搭起了一个框架,但是读着感觉还是跳跃,像本文章集子,降低了力度。
当然,金本位也只是全球货币史中的一个阶段,而所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则是二战后重要的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货币战》记录了那次塑造全球战后金融秩序的重要会议,不过作者的写作线索很独特,他并没有事无巨细的面面俱到,而是紧抓英国代表团的巨匠凯恩斯和美国代表团的行动派哈里怀特之间交锋的主线,让这个其实挺繁琐的过程显的跌宕起伏。
金融的运作本身也是一个商业过程,自然离不开金融机构在其中的运作,《摩根帝国》便全景式的展现了摩根财团的历史,特别聚焦摩根家族,皮尔庞特 摩根(J.P. 摩根)和其子杰克 摩根两代人的金融风云。可以说,两人均在其所处的时代,塑造这摩根的帝国和气质。与其父亲相比,杰克经历更令人唏嘘,他执掌摩根财团时间更长,作为一个管理者也足够出色,带领摩根经历了从一战后到二战这样的动荡岁月,并且完成了摩根财团的转型。但是,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摩根财团不再呼风唤雨的走衰过程,今天摩根家族在“摩根”系的公司中也淡去。但是,摩根财团这个过程在我看来,有些像大英帝国,帝国已经解体成为历史,但是那种影响力却化作更多公司主体,继续在全球金融领域发挥自己的能量。
与摩根相比,当年的一批欧洲顶级投行才是真的让往日荣光成为历史,比如罗斯柴尔德家族,如今也只有金融知识了解度及其肤浅的人士,读完一些阴谋论的故事,还在吹它至今如何传奇。而曾经同样辉煌,特别在企业并购领域树立起标杆的拉扎德银行,其衰落的轨迹更加令人唏嘘,《The Last Tycoons》正记录了这个过程。一直以来,这家银行奉行所谓的“Great Man”哲学,确实也曾经涌现了杰出的银行家,但是也让这家投行成为一群“Great Man”之间的战场,最后,甚至上演了一出鸠占鹊巢般的“宫廷阴谋”,在这个过程中,这家投行终于完成了上市,却早已不是过去的模样。
很多时候,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超越这个行业本身,成为横跨经济、文化、金融、政治的宏大主题,而石油行业正是其中的代表,而史诗般的石油产业巨著《The Prize》则是这一行业政治经济影响的最佳解读。对于这套大部头,我阅读的版本终于第一次海外战争,但是已经足以解读全球石油历史的大部分时间,从美国石油产业发轫的洛克菲勒时代到群雄并起的欧美石油巨头崛起,从争夺石油资源的军备石油时代到石油输出国崛起与西方的斗智斗勇,围绕石油的故事足够精彩,有创业的激情,有权谋的智慧,有厮杀的战争,有繁荣的盛世。而如今,石油产业步入了一个衰弱期,需求不振,新能源虎视眈眈,这个产业的未来如何?对地缘政治可能产生什么影响,这本《The Prize》有助于你找到答案。
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理查德 泰勒,我当然要跟风读读他的作品,《“错误”的行为》文笔很轻松,涉及的案例也很接地气,但是本书最大价值还是在前半部分,到了后面感觉有些啰嗦和自爽。与之相比,同类行为经济学的作品《金融心理学》倒是更加简练,而本书作者拉斯·特维德更著名的作品是《逃不开的周期》,那种以经济史为线索的叙述方法,逐步展开经济周期研究过程和成果的形式,非常适合入门了解经济周期的知识。
而在2017年年初,我完成了一本跨年阅读的经典,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读这本书,真能感受出大师阐述金融原理的精辟。在这个动不动就搞新理论,新概念的时代,还是让我们回到经典,回到一些基本金融理论和规律,不排除它们有时代局限性,但是由它们与时代特色结合而解读,更能带来无穷的收获。
这两年,对于书籍的解读形式也更加多样,比如以罗振宇“得到”为代表的“说书人”模式。对此,争议不小,也有人说罗胖“收割粉丝”,制造“知识焦虑”。但是,我对这种形式整体持正面态度,过去一年也成为“得到”付费用户,听了一些。
在我看来,这种声音提炼的模式,很适合做一种导读,特别对于知识观点类书籍很有价值。 毕竟,这世上的书那么多,你总是有所选择的,而二十分钟听一听,对其中特别感兴趣的再买来阅读,并不会让知识的流通产生扭曲,比自媒体大量的有意曲解博眼球批量生产的烂货好多了。
同时,声音这样的载体本身也是对“阅读”在人们生活的扩大,因为它“解放”了眼睛。事实上,用眼睛阅读是对周遭环境要求很高的,比如不能太颠簸,相对要安静,还要用上至少一只手。但是声音介质下,解放了双手和双眼,在不少环境更加舒适。当然,“得到”后来解读些小说,我觉得就不适合了,因为对于这类作品,文字本身就是它价值和美感的体现。
事实上,我也一直以开放的态度对打阅读的变化,比如,现在我90%的阅读都是电子书,从阅读体验,到书籍价格上,电子书现在做的都已经非常棒了。
最后,回到开头的问题,再问一句,阅读有用吗?不要问它有没有用,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你享受这个过程,感觉它滋养着你的生活,它,就有用。
2018年,继续享受阅读的每一刻。
爱读书的人的常常面对这样的惊诧,“你还有时间看书?!”,而对于爱书人来说,可能会反惊诧,“你竟然不抽出时间读书?!”。事实上,你把媒体刷朋友圈的文章,特别那些“刚刚。。。”体的时间一加,抽一半读书,每年读个几十本书很容易。
关键还是选择,因为读书本身也不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工具,不是获得乐趣的唯一方式,所以,读书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你喜欢它,选择它,享受它,进而更喜欢它。
我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我的读书习惯是同时读四五本书,而且类型不同,在中间切换,一年下来,又是不少书,今年读的书(并非一定是今年出版的书)令我印象深刻的不少。
回首苏俄
基本上每年我读的书中都有关于苏俄的内容,毕竟在历史上它曾经是一方力量,与中国也渊源很深。今年,四本书值得一提,俄罗斯末代沙皇到十月革命的《A People's Tragedy》,二战后苏联史《失败的帝国》,苏联最后几年的解体史《大国的崩溃》,苏联以及苏联解体后个人口述史《二手时间》。
这四本书基本上串起了整个苏联历史,如果你对俄罗斯历史有些了解,会发现历史的基因总是在传承,从沙俄到苏联也一样。正如基辛格在《大外交》中的叙述,俄罗斯民族以其救世主情结+扩张主义,总是陷于一种越扩张,越衰弱的宿命。从面子上,苏俄在不同阶段都曾经显得强大,却又“外强中干”的经不起太多刺激。而不同时期的俄式帝国最终都从内部崩塌,读了《大国的崩溃》,你会了解到,美国在苏联解体过程中起得作用真的不大,甚至布什政府一度努力想保住戈尔巴乔夫和苏联,以求一种稳定的变革。但是,历史的车轮滚起来,就停不下来,直到我们熟悉的结局。
2017年又是“十月革命”百年,这个时候读《A People's Tragedy》更是几多感叹,末代沙皇的内政外交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作死”,错过了太多改革的机会。最终,列宁们脱颖而出,而其中过程也是惊心动魄,回头看,他们能成功也真是一个奇迹,与之相比,邓尼金、高尔察克们的“白军”更是徒有其表,根本无法阻止这红色的历史洪流。这本书可谓了解十月革命来龙去脉的最佳读物,而其终结于列宁去世,这位苏联开拓者晚年被斯大林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不幸,以及体现的斯大林的性格特征,也预示了接下来更多悲剧性的故事。
而历史悲剧常常体现在小人物的悲剧上,《二手时间》正是这种直达人心灵的作品,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的安排,本书开局的几段口述,充满了阅读快感,充满体现了民间语言的直接,畅快,可谓酣畅淋漓,特别对苏联解体后生活混乱的描述,以及两个时代的反差感体现非常到位。但是,慢慢地,本书变得沉重,伴随不同角色的人的回忆,苏联到俄罗斯时代的种种悲剧跃然纸上,当亲历者亲口以带着痛感的语言描述这一切的时候,我作为“听”者的感受也倍感揪心。
全球史:俯瞰世界
如今,对中国古代到近现代的历史读物已经非常丰富,其中有通俗说史的,也有深度剖析的。但是,如果你只是沉浸在各种姿势对中国历史的解读中,也容易让视野狭隘,你可以看到太多这样的人,对中国历史无比荣耀,这没错,但是进而形成一种仿佛古代历史唯有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其它地区历史一片黄沙,那就狭隘了。所以,我一只主张,还是要多读世界史,特别与中国不同时期平行的历史,感受这个世界的精彩和厚度。
今年,我读了几本有趣的曾经与中国产生直接交集的民族简史,来自于《消失的帝国》系列丛书,包括了柔然、鲜卑、契丹,等等。当然,这套丛书深度不够,主要是时间线记录,其中一些内容也读到过,但是再次集中阅读,还是能对中国历史进程中,特别北方和西部紧邻的帝国有个更全面的感受。
《BBC世界史》是今年读的一本视角很高,但是写法精炼的作品,正如我在本书的书评中写到的感受,看这书就如看BBC的纪录片《地球脉动》,作者从空间到时间的多维角度,在全世界各个文明间腾挪,整个过程充满画面感和动感,这种节奏下,无论叙述人类历史中的光明与黑暗,成就与挫折,都体现了一种人类历史奔涌向前的“阳光”感觉。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文明,基本上就十页左右的篇幅,但是让你读着感觉直抓重点,实在是一套“精辟”的正能量世界史佳作。
2016年的历史名作《丝绸之路》也是一部世界史佳作,其实,它的视野并不局限于我阅读前以为的仅仅是传统认知的“丝绸之路”的地理线索。相反,它结合经济、战争、文化角度,将整个观察视野放大到更大空间,本质上还是一部“世界史”,与《BBC世界史》有着相似之处,但是更有着作者自己的深度解读。而一本《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更是启发之作,它打破了传统的“历史”定义,从宇宙起源这样的传统上天文物理学科的范畴起头,以一种跨学科的角度重现历史的开阔,这些书读下来,比较一番,别有趣味。
当然,提到世界古代史,其中与中华帝国一样占据重要地位的,当是围绕地中海的罗马帝国历史,而其历史又衍射出整个欧洲多民族和帝国史,以及波斯、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从历史认知上,可谓一个中心知识点。
在过去一年,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中,克劳利那恢弘的《地中海史诗三部曲》棒极了,不但有历史多个角度的深入解读,更有美妙的文笔,当然,将这种文笔的感觉再现于中文,译者值得点赞。这三本书的角度和视角并不一致,但是总有一种主题和精神气质贯穿始终,基督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地中海的碰撞,献上了交织着血与泪的史诗。读克劳利的书,如同看史诗电影,那种代入感极强,特别历史悲剧感扑面而来。而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正值欧洲在难民危机中撕裂,重读历史,你会发现,在当时一派丛林法则的厮杀中也有微妙平衡,但是那绝望的境况也最终在历史进程中化解,而现代人,理当有更多智慧和理性去解决当今的问题,对此我也充满信心。
有时候,阅读的扩展会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和乐趣,比如读完了克劳利,我就读了盐野七生的《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与克劳利的史诗中一段时间正好有交集。尽管罗马史研究上,巨匠辈出,但是在中国,这几年,倒是这位定居意大利的日本人几乎成为罗马历史的代言人。是的,盐野七生的叙事能力很强,她那套《罗马人的故事》读起来感觉一点不累。同时,盐野七生真的特爱罗马史,也爱罗马帝国,可谓到了“罗马吹”的地步。盐野七生对地中海那段历史的叙事,明显更加感性和细腻,比如关于当时“拯救修会”和“拯救骑士团”赎回被劫掠到北非的基督徒历史,盐野七生就写的饱含感情,打动人心,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力量,也体现出了那种“西西弗斯”式的悲剧味道。
不过,在罗马历史解读上,盐野七生往往深度不足,对罗马帝国过于近距离的深爱,似乎也影响了她对诸如罗马帝国衰亡等问题的探究。而在这方面彼得 希瑟的《罗马帝国的陨落:一部新的历史》是今年阅读的惊喜,作者关注的是民族因素,但是过去这个层面,一句“蛮族入侵”就带过去了,仿佛是一个所谓的“蛮族”消灭罗马的历史。而在本书中,作者逻辑严密的讲述了这个其实长期的,且与罗马财政等紧密互动的过程,而对那个时期欧洲民族之间的互动过程,也让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期待作者《罗马史诗三部曲》的另外两部中文版早日问世。
综合来看,2017年,最让我感觉认知升级的一本书,是中国学者徐弃郁的《脆弱的崛起》,副标题即概括了本书的核心内容:“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俾斯麦、蒂尔皮茨、施利芬等德国崛起路上的人物渐次登场,作者详解了其大国战略的来龙去脉,更展示了其中的种种弊端,特别澄清了很多误读,比如对俾斯麦“铁血宰相”符号形成过程的再解读。在一种恶劣的地缘政治局面下,德意志帝国慢慢走上一条歧路,本书终于一战前,却已经令我信服的看到了其延伸到纳粹德国的必然脉络。
此外,我也读了些补充我历史知识盲点的作品,比如散文般笔触的以色列建国史《我的应许之地》;把我对“哈布斯堡家族”的认知从一个概念变得清晰的《哈布斯堡王朝》;深入体现战后日本社会现实与经济恢复过程的《拥抱战败》;讲述前911时代本拉登历史的《末日巨塔》,都是不错的作品。
而中国历史方面,过去一年读的自认为佳作的作品不多,印象深刻的是邓小南的《祖宗之法》,对北宋政治体制和传统的形成有着深刻的解读。倒是两套历史小说色彩的传记大部头别有一番阅读乐趣,一套是唐浩明《曾国藩》,曾老堪称中国图书市场的励志之王,唐浩明的这个版本解读也算是流行度较高的,整体来看写的还算不错,特别注意保持了与传主的距离感,没有过度解读。
另一套则是高阳的巨著《慈禧全传》,听说过这套书的朋友应该知道,这套书加起来三千多页,篇幅老巨大了。但是阅读过程非常轻松,用我的话说就是,高阳就像变成了苍蝇,飞到宫中,把种种细节呈现在书上,让你感觉还应该就是这么回事儿。这套书更值得一看的是,它并不是仅仅是慈禧的传记,而是由她引出了晚清诸多大佬,堪称一出晚清帝国政界往事。
小说,穿越历史与未来
在2017年,我集中读了菲利普 迪克的作品,这也是今年小说阅读上我最有收获的阅读经历,特别是《尤比克》这样的小说,令我深感震撼,原因不在于其架构多新颖,而是因为今天在好莱坞常见的一些未来故事架构,原来早已在迪克的作品中出现。对于迪克,我的评价就是,他的作品,就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看看,如今对于未来世界的想象,看看赛博朋克这一概念的兴起和流行,无不有着深深的菲利普迪克的印记,说他的作品达到了“遗产”的档次,绝非夸张。
丹布朗的小说早知大名,《达芬奇密码》的电影也看过,但是小说还一直没读,过去一年便集中扫了一遍。对于这位作家,我觉得有些过誉了,优点和缺点一样鲜明,作品水准也是参差不齐,特别他的作品涉及些半吊子科学概念的时候,读着都觉得可笑。所以,《达芬奇密码》这样的作品确实是他最扬长避短,最充满智慧的集大成之作,值得一读,充满趣味,而最近作品《地狱》那“罗马俱乐部”思维的人口学理解,就感觉像个笑话了。
而在大规模“扫读”过程中,对马伯庸的阅读是最有趣的,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幽默风趣的文笔结合,读起来很放松。在他的作品中,最有趣的我觉得倒是《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就是一副恶搞的姿态,读着还真像那么回事儿,别有一番“恶趣味”。《古董局中局》算是他比较成熟的作品,其中涉及古玩行业的细节,读着也是长些知识,但是故事精心设计之下,感觉缺了些灵气,最后的结尾也有些仓促。所以,我倒是更喜欢马亲王早期的作品《风起陇西》,那种融合武侠、悬疑、历史元素的叙事真的很好看。
说到历史小说,《风起陇西》这类作品基于历史史实,但是在细节脉络中,插入几个自己设计的人物,或者对历史人物重塑,去串起历史,给予自己的解读,是的,金庸的作品也可以算上。对这类作品,要搁在四五年前,我还不感冒,但是这几年也挺喜欢读,比如前两年爱读吴蔚的作品,虽然水准也是参差不齐,但是就是喜欢这种调调。
在过去一年,此类作品中,主要看了唐隐的《大唐悬疑录》,一共四本,各自成一个悬疑故事,但是又有关联。这套小说选取的历史背景颇为独特,不是那些历史上最知名的,或者繁荣,或者悲剧的时代,而是唐宪宗的削藩的“元和中兴”时代,贯穿始终的则是女神探裴玄静。唐隐的这个系列,尽管故事显得“通俗”,但是作者立意还是很高的,在层层迷局中,始终贯穿一种悲剧性的不得已的历史无力感,将凡夫俗子到王亲国戚中的种种无奈渗透其中,文笔也非常细腻,就是有时候会收不住,显得啰嗦,但是瑕不掩瑜。
从某种程度来看,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也可以算作此类历史小说,当然,他的作品上来明显就格局很大,在欧美大陆同时多个地理空间并行展开,又相互交错。过去一年,看了这个系列的第二部《世界的凛冬》,依然精彩。这一部是二战那令人绝望的年代,也是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正是发挥福莱特擅长笔法的背景,他也确实把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写的充满史诗感,同时,作者也以人与人之间的微妙情感,点燃了破碎的欧洲大陆的光亮,这也形成了我对完本书的感慨:苦难之中,依然有爱。
而最磨人但是有最让我欲罢不能的小说是宫部美雪的《模仿犯》,看过她作品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这位姐的作品节奏一直很慢,不过这部比《所罗门的伪证》读着好多了。这部小说本身悬疑色彩更强,中间有搞些反转之反转,还多角度叙事,同时当然少不了宫部美雪的社会派风格,也是渐入佳境的佳作。
最特别的,疯狂的小说则是《七杀简史》,这是一本我称之为选择读者的小说,一本阅读过程让人有失控感的书。你想想,不同人物都是第一人称叙事,不断切换,还不给明确说明,是不是容易晕?你想想,一本书脏话密集到“逼”字儿出现上千次,让我怀疑如何过审的书能不让一些读者心生厌恶?但是,我挺享受这种独特的阅读体验,真的,如果你对路,这个过程好爽。
最后,要提最具美感的小说,那就是亚历山德罗 巴里科的《海上钢琴师》和《丝绸》,两部作品都改编成了电影,前者更是文艺电影中的经典。与电影相比,其实文字的内容更多施展空间,也更多解读空间,所以,这两部篇幅更接近中篇的作品,读着很美,也带着哀愁,余味悠长。
商业、金融与投资:在理论与历史中开拓思路
金融投资本身算个人工作了,所以读这样的书算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我对历史的偏爱,也渗透到我在这方面的阅读中。事实上,金融本身就有其承接历史的连续性规律,又有结合现实每一阶段的特质,了解历史,结合现实也是对金融认知的方法论。
《门口的野蛮人》、《营救华尔街》、《贼巢》算是深入金融中更具体的投资领域的历史解读,包括了雷诺兹-纳贝斯克收购案、长期资本基金的崩溃、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垃圾债乱象,都是经典而充满争议的投资事件,特别后两者,甚至一度引发金融动荡。这类事件本身就跌宕起伏,又放大人性,所以其中代表纪实作品读起来也是有惊悚小说般快感。
在2017年,比特币和其它区块链货币们表现生猛,货币去中心化的信仰者,也是歇斯底里的高呼要重构当今的货币秩序。在这样的背景下,读哈耶克这本知名度远不如《通往奴役之路》的《货币的非国家化》就很应景了。尽管,那个时候的哈耶克还无法预想比特币这样的东西,但是同样精辟的指出国家中心的货币体系,必将走入货币超发和通胀之路。而解决之道是什么?就是让货币的发行非国家化,让私人发行货币,让它们自由竞争,这样的想法听上去实在惊人,而就这个问题中出现的如币种混乱,币值动荡等可能的问题,哈耶克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而在货币解读上,徐瑾的《白银帝国》给出了一个中国银本位历史的独特解读,同时,作者也以一种大历史的高度,将中国货币体系的发展与同期欧洲、日本比较,剖析了中国货币制度的本质与缺陷,以及其与全球主流金本位趋势失之交臂的必然与遗憾。但是这书内容间有些散,搭起了一个框架,但是读着感觉还是跳跃,像本文章集子,降低了力度。
当然,金本位也只是全球货币史中的一个阶段,而所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则是二战后重要的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货币战》记录了那次塑造全球战后金融秩序的重要会议,不过作者的写作线索很独特,他并没有事无巨细的面面俱到,而是紧抓英国代表团的巨匠凯恩斯和美国代表团的行动派哈里怀特之间交锋的主线,让这个其实挺繁琐的过程显的跌宕起伏。
金融的运作本身也是一个商业过程,自然离不开金融机构在其中的运作,《摩根帝国》便全景式的展现了摩根财团的历史,特别聚焦摩根家族,皮尔庞特 摩根(J.P. 摩根)和其子杰克 摩根两代人的金融风云。可以说,两人均在其所处的时代,塑造这摩根的帝国和气质。与其父亲相比,杰克经历更令人唏嘘,他执掌摩根财团时间更长,作为一个管理者也足够出色,带领摩根经历了从一战后到二战这样的动荡岁月,并且完成了摩根财团的转型。但是,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摩根财团不再呼风唤雨的走衰过程,今天摩根家族在“摩根”系的公司中也淡去。但是,摩根财团这个过程在我看来,有些像大英帝国,帝国已经解体成为历史,但是那种影响力却化作更多公司主体,继续在全球金融领域发挥自己的能量。
与摩根相比,当年的一批欧洲顶级投行才是真的让往日荣光成为历史,比如罗斯柴尔德家族,如今也只有金融知识了解度及其肤浅的人士,读完一些阴谋论的故事,还在吹它至今如何传奇。而曾经同样辉煌,特别在企业并购领域树立起标杆的拉扎德银行,其衰落的轨迹更加令人唏嘘,《The Last Tycoons》正记录了这个过程。一直以来,这家银行奉行所谓的“Great Man”哲学,确实也曾经涌现了杰出的银行家,但是也让这家投行成为一群“Great Man”之间的战场,最后,甚至上演了一出鸠占鹊巢般的“宫廷阴谋”,在这个过程中,这家投行终于完成了上市,却早已不是过去的模样。
很多时候,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超越这个行业本身,成为横跨经济、文化、金融、政治的宏大主题,而石油行业正是其中的代表,而史诗般的石油产业巨著《The Prize》则是这一行业政治经济影响的最佳解读。对于这套大部头,我阅读的版本终于第一次海外战争,但是已经足以解读全球石油历史的大部分时间,从美国石油产业发轫的洛克菲勒时代到群雄并起的欧美石油巨头崛起,从争夺石油资源的军备石油时代到石油输出国崛起与西方的斗智斗勇,围绕石油的故事足够精彩,有创业的激情,有权谋的智慧,有厮杀的战争,有繁荣的盛世。而如今,石油产业步入了一个衰弱期,需求不振,新能源虎视眈眈,这个产业的未来如何?对地缘政治可能产生什么影响,这本《The Prize》有助于你找到答案。
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理查德 泰勒,我当然要跟风读读他的作品,《“错误”的行为》文笔很轻松,涉及的案例也很接地气,但是本书最大价值还是在前半部分,到了后面感觉有些啰嗦和自爽。与之相比,同类行为经济学的作品《金融心理学》倒是更加简练,而本书作者拉斯·特维德更著名的作品是《逃不开的周期》,那种以经济史为线索的叙述方法,逐步展开经济周期研究过程和成果的形式,非常适合入门了解经济周期的知识。
而在2017年年初,我完成了一本跨年阅读的经典,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读这本书,真能感受出大师阐述金融原理的精辟。在这个动不动就搞新理论,新概念的时代,还是让我们回到经典,回到一些基本金融理论和规律,不排除它们有时代局限性,但是由它们与时代特色结合而解读,更能带来无穷的收获。
拥抱新载体,享受多样的阅读
这两年,对于书籍的解读形式也更加多样,比如以罗振宇“得到”为代表的“说书人”模式。对此,争议不小,也有人说罗胖“收割粉丝”,制造“知识焦虑”。但是,我对这种形式整体持正面态度,过去一年也成为“得到”付费用户,听了一些。
在我看来,这种声音提炼的模式,很适合做一种导读,特别对于知识观点类书籍很有价值。 毕竟,这世上的书那么多,你总是有所选择的,而二十分钟听一听,对其中特别感兴趣的再买来阅读,并不会让知识的流通产生扭曲,比自媒体大量的有意曲解博眼球批量生产的烂货好多了。
同时,声音这样的载体本身也是对“阅读”在人们生活的扩大,因为它“解放”了眼睛。事实上,用眼睛阅读是对周遭环境要求很高的,比如不能太颠簸,相对要安静,还要用上至少一只手。但是声音介质下,解放了双手和双眼,在不少环境更加舒适。当然,“得到”后来解读些小说,我觉得就不适合了,因为对于这类作品,文字本身就是它价值和美感的体现。
事实上,我也一直以开放的态度对打阅读的变化,比如,现在我90%的阅读都是电子书,从阅读体验,到书籍价格上,电子书现在做的都已经非常棒了。
最后,回到开头的问题,再问一句,阅读有用吗?不要问它有没有用,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你享受这个过程,感觉它滋养着你的生活,它,就有用。
2018年,继续享受阅读的每一刻。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https://gengwg.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