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engwg.blogspot.com/
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日语:日清戦争/にっしんせんそう Nisshin sensō ?),国际通称第一次中日战争(First Sino-Japanese War),是大清帝国和大日本帝国在朝鲜半岛、辽东、山东半岛及黄海等地进行的一场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按照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丰岛海战是战争爆发的标志。最终清朝政府战败,并于1895年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征韩论”自日本古代神功皇后征韩的传说以来,即为日本的一种政治主张。江户幕府时期国学进一步将其发展,幕末尊王派如水户派与吉田松阴等都提出这一主张。作为松阴的学生,木户孝允亦在1868年12月向朝臣岩仓具视提出这一观点。随后日本内战戊辰战争爆发,征韩论暂时搁置。战后明治维新开始,武士阶级统治被废除造成国内社会危机,征韩论被以西乡隆盛为首的士族守旧派再次提出。1873年,出访欧美岩仓使节团归国,认为日本远落后于世界,征韩为时尚早,并发动了“征韩论政变”驱逐了中央政府的征韩派,继续推动维新。随即造成了大规模的旧武士暴动“佐贺之乱”(1874)与西南战争。然归国派并未否定征韩论,以牡丹社事件入侵台湾安抚旧士族,并在1875年利用云扬号争端与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西南战争后,大久保利通于1878年遇刺标志日本激进的维新运动开始冷却;征韩派的板垣退助、后藤象二郎发动的自由民权运动亦有了发展。征韩论因此再度热议,逐渐成为当时日本东亚政策的重要内容。
清光绪元年(1875年),有艘日本军舰“云扬号”,停泊在朝鲜江华岛沿海附近号称进行海域测量,却在傍晚以补充淡水为由,未经向朝鲜政府申请,也未提前通知朝鲜守军,企图靠岸上陆。江华岛炮台守军发炮攻击。日舰“云扬号”全力反击,摧毁江华岛炮台并攻陷永宗城。(此事件又称为朝鲜的黑船事件)
1876年2月26日,日本与朝鲜在江华岛签订不平等的《江华条约》(又称《丙子修好条约》、《日朝修好条约》),朝鲜给与日本贸易特权并互相承认为自主独立的国家。
关于此事件的来龙去脉,罗惇融在《中日兵事本末》书中,详细记载:“光绪元年秋,日本以兵舰突入朝鲜江华岛,毁其炮台,焚永宗城,杀朝鲜兵,掠军械以去。复以兵舰驻釜山,要盟。方副岛种而之来议也,乘间语总署,朝鲜是否我属国,若为属国,则由我主朝鲜通商事。总署答以朝鲜虽我藩属,而内政外交,听其自主,我朝向不与闻……至是,日本以兵胁朝鲜,而遣开拓使黑田清隆为全权大臣,议官井上馨副之,赴朝鲜议约。二年春,约定认朝鲜为独立自主国,互派使臣,并开仁川、元山两埠通商,日舰得随时测量朝鲜海岸,中国视之漠然也。”
此条约在朝鲜造成保守党与维新派的斗争。保守党想维持“事大交小”传统的外交方式,维新派想因此脱离与大清国的册封关系,与欧美结交来发展朝鲜。但大清国仍控制着朝鲜朝廷保守的官员与贵族。
清光绪八年(1882年),朝鲜发生新旧党之争。朝鲜自江华岛事件后,国内维新派组开化党,是为新党;旧党则以大院君李昰应为首。因王妃闵氏一族与李昰应不睦,李昰应遂唆使兵变,焚日本使馆,杀日本中尉堀本礼造。日本因而出兵朝鲜,清廷亦派兵朝鲜。敉平叛乱后,清朝与日本皆驻军汉城。清朝将李昰应逮捕,囚禁于中国保定,1885年获释。
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正酣,日本密令其驻朝鲜公使竹添进一郎策划朝鲜维新派开化党人发动政变。竹添进一郎对金玉均、洪英植等开化党首鼓动“清法开战,清国将亡,贵国有志于改革之士,不可失此机……”,还主动帮开化党制定政变计划。12月4日洪英植等开化党人发动甲申政变,在王宫放火,引日军入宫。在朝鲜大臣奔向清军军营,“匍匐辕门,抚告哀衷”请求援助下,袁世凯率领二千名清军进入汉城,击败日军后攻入王宫,救出朝鲜高宗。高宗获救后,立即下令将擒获的洪英植等七人处死,并追捕朴永孝等人。
事件过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日两国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于天津签订《中日天津条约》,中日两国均自朝鲜撤兵,并约定:“将来朝鲜如有事,清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行文知会;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三月,朝鲜东学党党魁崔时亨、全琫准等人,于全罗道聚众号召农民起义,发檄征讨日寇、驱逐权奸,史称东学党起事。朝鲜高宗恐慌,向北京告急。四月,直隶提督叶志超奉令率军驰赴朝鲜,清军登陆驻屯于牙山,并按《中日天津条约》之规定电告日本。东学党乱兵闻中日军队已至,不战而溃。五月,袁世凯以东学党溃散、叛乱已平,要求日本同时从朝鲜撤兵。日政府反要求中日两国留兵,共同改革朝鲜内政,为清廷所拒。六月,日军突然冲入王宫,囚禁高宗,命大院君李昰应主国事。李昰应为报囚禁中国保定之恨,不经思考,答应为日本效力,下令驱逐在朝鲜所有华人出境。[来源请求]后日本发现大院君曾写信要求东学党徒北上与平壤清军一起驱逐日军。[1]
北洋大臣李鸿章发觉事态不妙,急调总兵卫汝贵、提督马玉昆率军火速由大东沟登陆,进驻平壤;另调北洋陆军十余营分梯次渡海驰援朝鲜。
7月23日,济远和广乙两舰抵达牙山,掩护运送清军的运兵船在朝鲜牙山登陆。
7月25日拂晓,两舰离牙山返航。早晨7时20分,在朝鲜丰岛海面,遭遇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吉野、浪速及秋津洲等三舰。日军不宣而战,发炮攻击济远和广乙(日方称济远先开火)。经过一番激烈炮战缠斗后,福建船政局自制炮舰广乙企图逼近日舰发射鱼雷,但在秋津洲、浪速压倒性的火力打击下受重创,船身倾斜,人员伤亡惨重,无力再战。此时载有第二波増援朝鲜清军1200余人、并悬挂英国国旗的英国高升号商轮和满载军械的操江舰先后驶来,日舰浪速及秋津洲改追高升及操江。广乙于是向海岸方向退出战斗,最后在朝鲜十八岛附近搁浅,纵火自沉。济远则悬挂白旗,然后更挂上日本军旗,向西弃二舰而走,日舰吉野在后追击,济远以尾炮向吉野还击,后得脱。
9时15分,日舰浪速发出信号,勒令高升号停船,英籍船长被迫停驶。浪速派代表乘小艇登船检查,询问船长:“高升号随浪速走,同意吗?”,英国船长 回答:“如果您如此命令,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在抗议下,服从”。人员回母舰后,浪速挂起信号旗命令高升号起锚,随其前进。船上官兵拒不投降,在高继善的 领导下,接管高升号并禁止英人离船,英籍船长要求浪速再派代表前来。小艇接近高升号,船长与日方交涉要求驶回大连或旅顺,但日方未做回复。正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刻,日军挂出旗号,要求船上洋员离船,但是清兵禁止放下小艇,英船长用信号告诉浪速此状况并请其再派小艇来,浪速拒绝。
日舰浪速号随后开动,绕行高升号一周,下午一时,日舰浪速号向高升号发射一枚鱼雷,但鱼雷失效未击中。又用舰炮向高升号轰击,十数发之后高升号缓缓下沉,清军亦以步枪向
敌舰开火,并向落水的欧洲人甚至是临阵脱逃的同胞射击。浪速派出小艇营救出英籍船长,大副及另一名英国水手,法舰Le
Lion号营救出43人,德舰Iltis号救上150人,英舰Porpoise号救起87人,德国籍北洋水师教习汉纳根自行游回岸上,其余八百余名清兵与
中外船员罹难。下午2时操江舰被秋津洲追上俘虏,此即丰岛海战。此战后英国社会为之震动,但英国官方最后作出击沉高升符合国际法结论而不谴责日本。[2]
7月28日夜,日本陆军进攻牙山清军,发生激战,清军不支,退向平壤。 8月1日(阴历七月初一),中日双方正式宣战。此时相当多的西方人认为中国将会获胜。[3]
然而之后到甲午战争之前6年没有再添置铁甲舰。在此期间,重修颐和园花费数千万两白银,即十几艘定远级铁甲舰的费用。1889年光绪皇帝大婚,花费白银550万两,即三艘半定远级铁甲舰的费用。1891年户部尚书翁同和奏 准暂停南北海军购买外洋枪炮船只3年。因此在开战时的北洋海军已经没有多少“大舰巨炮”优势可言,1894年中日对比是20CM以上火 炮:31/15,20CM以下火炮230/140,速射机关炮244/294,鱼雷管39/43,航速11.48/12.84,装甲巡洋舰3/1,防护巡 洋舰3/8。[4]
李鸿章在1879年10月27日的奏折中说:“中国即不为穷兵海外计,但期战守可恃,藩篱可固,亦必有铁甲船数只游弋大洋,始足以遮护南北各口。” 由此可见,防御是建立北洋水师的关键动因。巨资订购的“定远”、“镇远”这两艘战舰的设计与制造,凸显了装甲、吨位和重炮的优势,这也与李鸿章立足防御的 建队思想密切关联。
1894年5月下旬李鸿章校阅北洋海军, 奏称:“北洋各舰及广东三船沿途行驶操演,船阵整齐变化,雁行鱼贯,操纵自如……以鱼雷六艇试演袭营阵法,攻守多方,备极奇奥。”“于驶行之际,击穹远之 靶,发速中多。经远一船,发十六炮,中至十五。广东三船,中靶亦在七成以上。”“夜间合操,水师全军万炮并发,起止如一。英、法、俄、日本各国,均以兵船 来观,称为节制精严。”战争前夕,北洋舰队大沽、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和旅顺(今属辽宁大连)三大基地建成,英国观察员看完北洋舰队操演后上书海军部,也认为北洋舰队战力不容小觑。
后期因李鸿章解雇当时训练海军的英国人琅威理,引致北洋舰队军纪出现问题,“有某西人偶登其船,见海军提督正与巡兵团同坐斗竹牌也。”“每北洋封冻,海军岁例巡南洋,率淫赌于香港、上海,识者早忧之”。1888年原本预订购入300箱炮,后因为军费不足,北洋海军只购入了3发炮,“从前拨定北洋经费号称二百万两,近年停解者多,岁仅收五六十万。”《李鸿章全集》:“中国水雷船排列海边,无人掌管,外则铁锈堆积,内则秽污狼藉,业已无可驶用。”至于领导丁汝昌“孤寄群闽人之上,遂为闽党所制,威令不行”。刘步蟾则被人们称为“实际上之提督者”。
1885年,日本提出十年的扩军计划,意图超过北洋海军。 在扩张政策的牵引下,日本加快了陆海军的军备步伐。为了对付北洋水师的重型铁甲舰,日本高薪聘请法国海军部的白劳易担任日本海军省顾问、海军工厂总监督 官,专门负责建造在火力和速度上足以对付“镇远”和“定远”的“三景舰”(“松岛”、“严岛”、“桥立”),同时重金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兵工厂订购快速巡洋 舰。依据藤村道生在《日清战争》中的记述,日本海军为了弥补大炮的不足,建造了小型快速的巡洋舰,并安装了刚刚可以应用的小型速射炮。这种小型速射炮虽然 是12厘米至15厘米粗细的中口径炮,但其发射速度却为原来大炮的8倍,在同一时间内发射出大量炮弹,如果快速使敌舰接近中口径炮的射程以内,便可完全削 弱敌舰的战斗力。较之中方,日军的决策者认识到速射炮将成为击伤敌舰、击杀敌舰有生力量的主力舰炮,并将其大量装备于日本海军的舰船上,这一战略预判在随 后的海战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1886年,法国海军工程师白劳易受雇建造4700吨级大型铁甲巡洋舰“松岛号防护巡洋舰”和“严岛号防护巡洋舰”。
1890年时,中国北洋舰队总排水量为27000吨,而日本海军总排水量在17000吨以上。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当时日本政府年度财政收入仅八千万日元。1893年起,明治天皇决定每年从自己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日圆,再从官员薪水里取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时,日本海军舰队总排水量为72000吨,多数有配置速射炮的新式舰艇。
战前日本实际动员兵力达240,616人,其中174,017人有参战经验,海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排水量72000吨,超越北洋水师。日本对清廷改革后的实力仍有顾忌,对于北洋水师不敢轻敌,1880年日本参谋本部长山县有朋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大清帝国平时可征兵425万,战时可达850万人之多,“邻邦之兵备愈强,则本邦之兵备亦更不可懈”。
1894年10月,日本发布由日本中国通宗方小太郎撰写的《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檄文,对清国治下中国人实行号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宣传策略以进行战争准备,以至于有民众追崇日军[5]。
文中提到:
陆面战斗在三个战场同时展开:大同江南岸战场、玄武门外战场、城西南战场。当时驻守平壤的清军九千五百余人,日军也有一万六千多人,双方战力相差甚远。日军第九混成旅团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军发起进攻,太原镇总兵马玉昆奋勇抗击,日军无功而返。
同时农历八月十八日(阳历9月17日)海军联合舰队进入黄海鸭绿江出海口西“大东沟”合击北洋水师舰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大规模现代钢铁军舰海战。售出军舰给清日双方的英国及当时各军事大国极为关注此场海战。
海战在 中午时分开始,双方皆在11时15分和11时30分发现敌方。由于清舰是从朝鲜运兵回来,加上未装舷侧速射炮,侧面火力贫弱,而定远级的主炮都排在前方, 所以舰队以一字形排开,日舰则是寻战而来,由坪井航三率第一游击队的吉野等四艘快速巡洋舰为前锋,伊东祐亨带领的本队慢速六舰在后成一字阵。12时清军下 令变阵,排成尖峰形。13时开始炮击:时间不久,舰队中央成凹陷形。面对清军铁甲舰攻势,日舰被迫后退。
此时日舰包抄清军右侧,由于日舰较快加上清军指挥不当,右侧舰队被歼灭;丁汝昌之座舰也被炮击,炮震力导致正在持双筒望远镜观看海面战局的丁汝昌从二楼高炸飞摔落甲板,左手臂骨摔断重伤(战后左手臂打石膏直到次年2月右手拔枪自裁)。
定远号舰长接手指挥,下令全部舰只集中重炮攻击日本旗舰松岛号,14时松岛号即中弹,甚至是舰长室中弹,但因为炮弹火药不足,没有爆炸(舰队司令伊东祐亨回忆)没有沉没,日舰后退,伊东中将司令且即更换座舰(当松岛号由友舰拉回日本时,全舰千疮百孔却未沉没,日军频呼:“不可思议!”)。
战斗中,致远舰冲出队列,试图撞击日舰吉野号,却伤势过重而沉没,管带邓世昌落水后拒绝救援,以身殉国(致远252人中245阵亡)。16时清军左侧舰艇中弹,背靠荒岛,一边灭火一边攻击日舰。灭火成功,日舰在没有优势下撤退。另一方面,日舰所有火炮皆无法击穿定远号等清军铁甲舰,清左侧舰队回救运送重炮弹予两舰,因此反而日舰多被重炮所伤。
伊东祐亨认为暂时无法击沉定、镇两舰,下令撤退。裴利曼特说:“日军不能全扫乎华军者,则以有巍巍铁甲舰两大艘也。”[6]靖远升旗召集各舰追击,17时30分日舰远去,清军下令停止追击;日方的说法是清军遁去,伊东的旗舰松岛号由于损坏严重,升起不再履行旗舰职务的旗号,日舰纷纷回护松岛,反失去全歼北洋水师的机会。
此大东沟海战清军伤亡600余人,经远管带林永升战死,经远沉没,致远管带邓世昌与舰同沉殉国;日军伤亡亦达300余人,济远和广甲逃离战场,济远管带方伯谦因此被处决,虽是罪有应得,但广甲舰长吴敬荣由于隶属广东水师,仅以革职论处。
激战5小时后,北洋舰队损失巡洋舰5艘,包括经远、致远、超勇、扬威和广甲,受伤4艘,但成功完成护航运载清刘铭传淮军12营陆军登陆鸭绿江岸。日舰仅伤5艘,先行撤离战场。战后北洋舰队未敢主动出击,日本联合舰队达到了控制黄海制海权的目的。
9月15日,日军分三路总攻平壤,战斗至为激烈,高州镇总兵左宝贵中炮阵亡,随后玄武门失守,叶志超下令撤退,六日内狂泄五百余里,透露清陆军内部湘军、淮军严重对立;26日清军直抵鸭绿江以北的中国境内。朝鲜全境为日本所控。9月23日李上折要求提取从1888年起打着海军名义筹备,实际一直被中央扣在手里生息以建颐和园的260万两银,获得150万两紧急军费。[7]
甲午战争后所签订的《马关条约》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来对中国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条约。条约签订后,台湾和澎湖沦为日本殖民地,巨额赔款亦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及增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力量。允许在华设厂、增辟通商口岸便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 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来源请求]
清军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北洋水师的覆灭)标志着大清帝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再次成为列强鲸吞蚕食的对象。同时,甲午战争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使清朝国内的改革派对自身弱点有了更深认识,促使后来政治制度的改革,即1898年的戊戌变法。此役后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急转直下,而日本则跻身为列强之一。[9]
日本海军在1895年甲午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全摧毁了满清王朝的军事力量,严重地削弱了他的经济实力,使满清政权元气大伤,日本也为了取得战争胜 利及保持住胜利的成果,在中国内部制造混乱,对革命党人提供了大量的秘密资助,所以客观地说,日本海军的这次胜利为后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创造了革命胜 利的先决条件。
同时,新闻媒体也以大幅报道这次战争为契机,在日本国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在当时,各家报社为了及时得到第一手的消息,纷纷往战场派遣随军记者, 使国民首次透过新闻媒体得知战斗的最新情况。反之,那些没有对战斗进行跟踪报道的报社,也在这次战争后走向了没落。各家媒体在报道有关战争的新闻时,经常 使用把无名士兵“英雄”化的报道手法(忠勇美谈),以及以激烈的文字描述战况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大量新的读者群,也让日本人首次意识到新闻和媒体这 两种现代化的吸收资讯渠道。但是同时,媒体的报道只集中在报道片面的内容,使读者的价值观受到单一化的影响。例如说,当时的报纸与杂志便以这次战争为例, 不断的提出了“日本文化比中国先进”等民族优越论的观念,对日后一段长时间日本人对中国人的看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以甲午战争为契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第一次经历了大规模的対外戦争,对日本成为近代意义上的国民国家有 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透过战争过程中,国家机关不断重复的强调“国民”的义务和贡献,使得日本人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国家国民的一部分,应该不分地位的去支持 军队,也是所谓的战争的“统合作用”。在这个统合过程中,作为军队统帅的明治天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他与开战时把大本营转移到広岛的举动,使日本国民强 烈的感受到御驾亲征的威严。反之,战胜大清的消息,则对日本人的中国观做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也是从当时开始,日本国内开始产生了蔑视中国的情绪,并一直延 至后代。同时以此为契机,日本国内开始有人提倡脱离汉字文化圈,也同时为了日后的海外拓张,确立了日语标准化教育的普及。
以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发布(1889年)、撤除部分不平等条约(1894年透过日英通商航海条约取消了领事裁判权)、中日甲午战争(1894 - 95年)这三个事件为契机、日本的脱亚入欧论初步得到了成效。同时,作为日本近代史上第一场获胜的战争,不管对日本国内还是对当时的欧美列强都有巨大的象征意义。在日后的日俄战争结束后,欧美列强为了表示认同日本的国际地位,把日本设置在海外的外交代表机构纷纷升格为大使馆。
朝鲜独立后,仍然一直受日本与俄罗斯帝国控制,本来于甲午战争前已经相互斗争的开化党(亲日独立派)与事大党(亲中派),因甲午战争清朝战败,事大党一度失势,但于三国干涉还辽后,由明成皇后主导的亲俄派再度掌权,直到乙未事变明成皇后被日本人暗杀为止。明成皇后被暗杀后,朝鲜高宗倒向俄罗斯,并于1897年10月成立大韩帝国。
北洋海军的炮弹主要有开花弹(榴弹)和实心弹(穿甲弹)。开花弹产自天津机器局,仍使用黑火药填充。发射后,黑火药燃烧后产生的残渣会附着在膛线, 还有大量白烟,需要重新清洁膛线及等待白烟散去才能再次开火。实心弹(穿甲弹)不使用火药,只用重力攻击敌方。而日军早已使用化学品黄火药制作的炮弹。而 且天津机器局制作的炮弹质量粗糙,大小不一,铁质差。[10][11]
丰岛海战中,日本吉野号被一枚济远舰150毫米口径火炮击中右舷,击毁舢板数只,穿透钢甲,击坏发电机,坠入机舱的防护钢板上,然后又转入机舱里。 可是由于弹头里面未装炸药,所以击中而不爆炸,使吉野侥幸免于报废。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发射的炮弹有的弹药中“实有泥沙”,有的引信中“仅实煤灰,故弹 中敌船而不能裂”。当时在镇远舰上协助作战的美国人马吉芬(Philo Norton McGiffin,1860-1897,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毕业)认为,“吉野”号能逃脱,是因为所中炮弹只是固体弹头的穿甲弹。[12]据统计,在定远和镇远发射的197枚12英寸(305毫米)口径炮弹中,半数是固体弹头的穿甲弹,而不是爆破弹头的开花弹。[11]
在直隶候补道徐建寅的 《上督办军务处查验北洋海军禀》之后附有《北洋海军各员优劣单》、《北洋海军各船大炮及存船各种弹子数目清折》、《北洋海军存库备用各种大炮弹子数目清 折》中统计,参加过黄海大战的定远、镇远、靖远、来远、济远、广丙7舰的存舰存库炮弹,仅开花爆破弹一项即达3431枚。其中,供305毫米口径炮使用的 炮弹有403枚,210毫米口径炮弹952枚,150毫米口径炮弹1237枚,120毫米口径炮弹362枚,6英寸口径炮弹477枚。黄海海战后,又拨给 北洋海军360枚开花弹,其中305毫米口径炮弹160枚,210、150毫米口径炮弹各100枚。在3431枚开花弹中,有3071枚早在黄海海战前就 已拨给北洋海军。苏小东《甲午年徐建寅奉旨查验北洋海军考察》猜测:“至于这批开花弹为什么没有用于黄海海战,惟一的解释就是它们当时根本不在舰上,而是 一直被存放在旅顺、威海基地的弹药库里。由此可见,造成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弹药不足的责任不在机器局,也不在军械局,而在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身上。”在 中日双方开战后,丁汝昌执行李鸿章“保船制敌”的方针,消极避战,“仍心存侥幸,出海护航时竟然连弹药都没有带足,致使北洋海军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与日本 舰队进行了一场长达5个小时的海上会战,结果极大地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也加重了损失的程度”。[11]
北洋水师与联合舰队进攻火力对比如下,北洋水师舰速略逊一筹,但吨位、火力、装甲、重炮均占优势,如果炮弹配备到位必然可重创日舰。海战结束后,定 远号、镇远号的护甲无一处被击穿。就平均船速而言,北洋水师较慢,为15.5节,联合舰队的本队15.6节也不快,但包括吉野号在内的第一游击编队为 19.4节,大大高于北洋水师。戚本章认为远东英舰队司令裴利特曼说的“是役也,无论员兵素质、舰速或火炮射速、新式舰,实以日本舰队为优”是正确的。[13]
中日两国的海上军事技术对抗,实质上体现为大炮、巨舰与速射炮、快速巡洋舰之间的对抗。据统计,中日舰队的平均航速比是1∶1.4,平均马力比则是 1∶1.8。奉行攻击战略的日本联合舰队,舰只马力大、航速快、机动性能良好,因而能在战场中迅速占据有利阵位,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而在火炮的配置上,虽 然北洋舰队拥有更多的大口径炮,然而日舰却装备了更多的速射炮。清军舰炮威力虽大,但射速慢、操作不便、命中精度低,日本火炮射速快、操作便捷、命中精度 高,两者相较,日本舰队在相同时间内的射弹量和命中率都要高于北洋舰队。
此外,北洋海军各主力舰都设有鱼雷管3-4具,但是,在黄海海战中,联合舰队未曾实施鱼雷攻击,只有福龙号对西京丸号攻击未成。各舰炮弹数量未带足,海战时炮弹在五个小时内用尽。[14]
清军的编制极为简单,日军则已有工兵与辎重兵的区别。清军士兵普遍训练不足,只会喊一声就往前冲,不考虑利用地形地物,从不用跪射、卧射等射击姿势,一律站着射击,开炮前还要先摇动大旗。[16]
甲午战争中,日军因战斗死伤人数仅为964人,1658人死于疾病,25人死于自杀。但日军在条约签署后进入台湾的乙未战争,面对以猎枪、土制大炮为武器的民军,战斗死伤人数达4600人以上。[17]
对比清朝大量外购装备,日本的军械生产已经开始走向成熟。这也导致了清军在作战时弹药制式的不一致(日军自制枪械口径一致)。而面对原材料如铁矿的短缺,日本采用了自行改进的意大利青铜式火炮技术,解决了材料短缺问题。[20]
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日语:日清戦争/にっしんせんそう Nisshin sensō ?),国际通称第一次中日战争(First Sino-Japanese War),是大清帝国和大日本帝国在朝鲜半岛、辽东、山东半岛及黄海等地进行的一场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按照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丰岛海战是战争爆发的标志。最终清朝政府战败,并于1895年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目录
历史背景
1863年底,朝鲜哲宗逝世,神贞王后立宗室兴宣君李昰应之子李命福即位,改名李熙,是为高宗。当时高宗还年幼,奉生父李昰应为兴宣大院君(华人称之为“云岘君”),摄朝政。李昰应为人极为反日,下令:“凡与日本交涉者,处死刑”。1873年大院君下台,闵妃(即明成皇后)掌政。“征韩论”自日本古代神功皇后征韩的传说以来,即为日本的一种政治主张。江户幕府时期国学进一步将其发展,幕末尊王派如水户派与吉田松阴等都提出这一主张。作为松阴的学生,木户孝允亦在1868年12月向朝臣岩仓具视提出这一观点。随后日本内战戊辰战争爆发,征韩论暂时搁置。战后明治维新开始,武士阶级统治被废除造成国内社会危机,征韩论被以西乡隆盛为首的士族守旧派再次提出。1873年,出访欧美岩仓使节团归国,认为日本远落后于世界,征韩为时尚早,并发动了“征韩论政变”驱逐了中央政府的征韩派,继续推动维新。随即造成了大规模的旧武士暴动“佐贺之乱”(1874)与西南战争。然归国派并未否定征韩论,以牡丹社事件入侵台湾安抚旧士族,并在1875年利用云扬号争端与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西南战争后,大久保利通于1878年遇刺标志日本激进的维新运动开始冷却;征韩派的板垣退助、后藤象二郎发动的自由民权运动亦有了发展。征韩论因此再度热议,逐渐成为当时日本东亚政策的重要内容。
清光绪元年(1875年),有艘日本军舰“云扬号”,停泊在朝鲜江华岛沿海附近号称进行海域测量,却在傍晚以补充淡水为由,未经向朝鲜政府申请,也未提前通知朝鲜守军,企图靠岸上陆。江华岛炮台守军发炮攻击。日舰“云扬号”全力反击,摧毁江华岛炮台并攻陷永宗城。(此事件又称为朝鲜的黑船事件)
1876年2月26日,日本与朝鲜在江华岛签订不平等的《江华条约》(又称《丙子修好条约》、《日朝修好条约》),朝鲜给与日本贸易特权并互相承认为自主独立的国家。
关于此事件的来龙去脉,罗惇融在《中日兵事本末》书中,详细记载:“光绪元年秋,日本以兵舰突入朝鲜江华岛,毁其炮台,焚永宗城,杀朝鲜兵,掠军械以去。复以兵舰驻釜山,要盟。方副岛种而之来议也,乘间语总署,朝鲜是否我属国,若为属国,则由我主朝鲜通商事。总署答以朝鲜虽我藩属,而内政外交,听其自主,我朝向不与闻……至是,日本以兵胁朝鲜,而遣开拓使黑田清隆为全权大臣,议官井上馨副之,赴朝鲜议约。二年春,约定认朝鲜为独立自主国,互派使臣,并开仁川、元山两埠通商,日舰得随时测量朝鲜海岸,中国视之漠然也。”
此条约在朝鲜造成保守党与维新派的斗争。保守党想维持“事大交小”传统的外交方式,维新派想因此脱离与大清国的册封关系,与欧美结交来发展朝鲜。但大清国仍控制着朝鲜朝廷保守的官员与贵族。
清光绪八年(1882年),朝鲜发生新旧党之争。朝鲜自江华岛事件后,国内维新派组开化党,是为新党;旧党则以大院君李昰应为首。因王妃闵氏一族与李昰应不睦,李昰应遂唆使兵变,焚日本使馆,杀日本中尉堀本礼造。日本因而出兵朝鲜,清廷亦派兵朝鲜。敉平叛乱后,清朝与日本皆驻军汉城。清朝将李昰应逮捕,囚禁于中国保定,1885年获释。
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正酣,日本密令其驻朝鲜公使竹添进一郎策划朝鲜维新派开化党人发动政变。竹添进一郎对金玉均、洪英植等开化党首鼓动“清法开战,清国将亡,贵国有志于改革之士,不可失此机……”,还主动帮开化党制定政变计划。12月4日洪英植等开化党人发动甲申政变,在王宫放火,引日军入宫。在朝鲜大臣奔向清军军营,“匍匐辕门,抚告哀衷”请求援助下,袁世凯率领二千名清军进入汉城,击败日军后攻入王宫,救出朝鲜高宗。高宗获救后,立即下令将擒获的洪英植等七人处死,并追捕朴永孝等人。
事件过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日两国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于天津签订《中日天津条约》,中日两国均自朝鲜撤兵,并约定:“将来朝鲜如有事,清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行文知会;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三月,朝鲜东学党党魁崔时亨、全琫准等人,于全罗道聚众号召农民起义,发檄征讨日寇、驱逐权奸,史称东学党起事。朝鲜高宗恐慌,向北京告急。四月,直隶提督叶志超奉令率军驰赴朝鲜,清军登陆驻屯于牙山,并按《中日天津条约》之规定电告日本。东学党乱兵闻中日军队已至,不战而溃。五月,袁世凯以东学党溃散、叛乱已平,要求日本同时从朝鲜撤兵。日政府反要求中日两国留兵,共同改革朝鲜内政,为清廷所拒。六月,日军突然冲入王宫,囚禁高宗,命大院君李昰应主国事。李昰应为报囚禁中国保定之恨,不经思考,答应为日本效力,下令驱逐在朝鲜所有华人出境。[来源请求]后日本发现大院君曾写信要求东学党徒北上与平壤清军一起驱逐日军。[1]
北洋大臣李鸿章发觉事态不妙,急调总兵卫汝贵、提督马玉昆率军火速由大东沟登陆,进驻平壤;另调北洋陆军十余营分梯次渡海驰援朝鲜。
7月23日,济远和广乙两舰抵达牙山,掩护运送清军的运兵船在朝鲜牙山登陆。
7月25日拂晓,两舰离牙山返航。早晨7时20分,在朝鲜丰岛海面,遭遇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吉野、浪速及秋津洲等三舰。日军不宣而战,发炮攻击济远和广乙(日方称济远先开火)。经过一番激烈炮战缠斗后,福建船政局自制炮舰广乙企图逼近日舰发射鱼雷,但在秋津洲、浪速压倒性的火力打击下受重创,船身倾斜,人员伤亡惨重,无力再战。此时载有第二波増援朝鲜清军1200余人、并悬挂英国国旗的英国高升号商轮和满载军械的操江舰先后驶来,日舰浪速及秋津洲改追高升及操江。广乙于是向海岸方向退出战斗,最后在朝鲜十八岛附近搁浅,纵火自沉。济远则悬挂白旗,然后更挂上日本军旗,向西弃二舰而走,日舰吉野在后追击,济远以尾炮向吉野还击,后得脱。
9时15分,日舰浪速发出信号,勒令高升号停船,英籍船长被迫停驶。浪速派代表乘小艇登船检查,询问船长:“高升号随浪速走,同意吗?”,英国船长 回答:“如果您如此命令,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在抗议下,服从”。人员回母舰后,浪速挂起信号旗命令高升号起锚,随其前进。船上官兵拒不投降,在高继善的 领导下,接管高升号并禁止英人离船,英籍船长要求浪速再派代表前来。小艇接近高升号,船长与日方交涉要求驶回大连或旅顺,但日方未做回复。正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刻,日军挂出旗号,要求船上洋员离船,但是清兵禁止放下小艇,英船长用信号告诉浪速此状况并请其再派小艇来,浪速拒绝。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日语维基文库中与本条目相关的原始文献: |
7月28日夜,日本陆军进攻牙山清军,发生激战,清军不支,退向平壤。 8月1日(阴历七月初一),中日双方正式宣战。此时相当多的西方人认为中国将会获胜。[3]
交战双方
大清帝国
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配置有铁甲舰定远号及镇远号,各有12寸巨炮4门,航速分别为14.5节及15.4节。然而之后到甲午战争之前6年没有再添置铁甲舰。在此期间,重修颐和园花费数千万两白银,即十几艘定远级铁甲舰的费用。1889年光绪皇帝大婚,花费白银550万两,即三艘半定远级铁甲舰的费用。1891年户部尚书翁同和奏 准暂停南北海军购买外洋枪炮船只3年。因此在开战时的北洋海军已经没有多少“大舰巨炮”优势可言,1894年中日对比是20CM以上火 炮:31/15,20CM以下火炮230/140,速射机关炮244/294,鱼雷管39/43,航速11.48/12.84,装甲巡洋舰3/1,防护巡 洋舰3/8。[4]
李鸿章在1879年10月27日的奏折中说:“中国即不为穷兵海外计,但期战守可恃,藩篱可固,亦必有铁甲船数只游弋大洋,始足以遮护南北各口。” 由此可见,防御是建立北洋水师的关键动因。巨资订购的“定远”、“镇远”这两艘战舰的设计与制造,凸显了装甲、吨位和重炮的优势,这也与李鸿章立足防御的 建队思想密切关联。
1894年5月下旬李鸿章校阅北洋海军, 奏称:“北洋各舰及广东三船沿途行驶操演,船阵整齐变化,雁行鱼贯,操纵自如……以鱼雷六艇试演袭营阵法,攻守多方,备极奇奥。”“于驶行之际,击穹远之 靶,发速中多。经远一船,发十六炮,中至十五。广东三船,中靶亦在七成以上。”“夜间合操,水师全军万炮并发,起止如一。英、法、俄、日本各国,均以兵船 来观,称为节制精严。”战争前夕,北洋舰队大沽、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和旅顺(今属辽宁大连)三大基地建成,英国观察员看完北洋舰队操演后上书海军部,也认为北洋舰队战力不容小觑。
后期因李鸿章解雇当时训练海军的英国人琅威理,引致北洋舰队军纪出现问题,“有某西人偶登其船,见海军提督正与巡兵团同坐斗竹牌也。”“每北洋封冻,海军岁例巡南洋,率淫赌于香港、上海,识者早忧之”。1888年原本预订购入300箱炮,后因为军费不足,北洋海军只购入了3发炮,“从前拨定北洋经费号称二百万两,近年停解者多,岁仅收五六十万。”《李鸿章全集》:“中国水雷船排列海边,无人掌管,外则铁锈堆积,内则秽污狼藉,业已无可驶用。”至于领导丁汝昌“孤寄群闽人之上,遂为闽党所制,威令不行”。刘步蟾则被人们称为“实际上之提督者”。
大日本帝国
1882年,日本海军还只是鱼雷艇和二千吨以下的近海铁甲舰为主,无大型铁甲巡洋舰。1885年,日本提出十年的扩军计划,意图超过北洋海军。 在扩张政策的牵引下,日本加快了陆海军的军备步伐。为了对付北洋水师的重型铁甲舰,日本高薪聘请法国海军部的白劳易担任日本海军省顾问、海军工厂总监督 官,专门负责建造在火力和速度上足以对付“镇远”和“定远”的“三景舰”(“松岛”、“严岛”、“桥立”),同时重金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兵工厂订购快速巡洋 舰。依据藤村道生在《日清战争》中的记述,日本海军为了弥补大炮的不足,建造了小型快速的巡洋舰,并安装了刚刚可以应用的小型速射炮。这种小型速射炮虽然 是12厘米至15厘米粗细的中口径炮,但其发射速度却为原来大炮的8倍,在同一时间内发射出大量炮弹,如果快速使敌舰接近中口径炮的射程以内,便可完全削 弱敌舰的战斗力。较之中方,日军的决策者认识到速射炮将成为击伤敌舰、击杀敌舰有生力量的主力舰炮,并将其大量装备于日本海军的舰船上,这一战略预判在随 后的海战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1886年,法国海军工程师白劳易受雇建造4700吨级大型铁甲巡洋舰“松岛号防护巡洋舰”和“严岛号防护巡洋舰”。
1890年时,中国北洋舰队总排水量为27000吨,而日本海军总排水量在17000吨以上。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当时日本政府年度财政收入仅八千万日元。1893年起,明治天皇决定每年从自己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日圆,再从官员薪水里取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时,日本海军舰队总排水量为72000吨,多数有配置速射炮的新式舰艇。
战前日本实际动员兵力达240,616人,其中174,017人有参战经验,海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排水量72000吨,超越北洋水师。日本对清廷改革后的实力仍有顾忌,对于北洋水师不敢轻敌,1880年日本参谋本部长山县有朋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大清帝国平时可征兵425万,战时可达850万人之多,“邻邦之兵备愈强,则本邦之兵备亦更不可懈”。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文中提到:
...满清氏元(原)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伪定一时,机变百出,巧操天下...虽然,我国之所惩伐 在满清朝廷,不在贵国人民也;...夫贵国民族之与我日本民族同种、同文、同伦理,有偕荣之谊,不有与仇之情也。...故船载粮食、兵器,约期赴肋。时不 可失,机不复来。古人不言耶: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卿等速起。勿为明祖所笑!
过程
甲午战争始于1894年7月25日的丰岛海战,至8月1日清朝政府对日宣战和日本明治天皇发布宣战诏书,1895年4月17日以签署《马关条约》而告结束。战争持续近9个月,依据战场转换及双方作战态势变化,大致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从1894年7月25日到9月17日。战争分陆战与海战双向进行,陆战主要是在朝鲜半岛上的平壤之战,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黄海海战是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海军失利,自此退入威海卫,又执行李鸿章避战保船的命令,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陆面战斗在三个战场同时展开:大同江南岸战场、玄武门外战场、城西南战场。当时驻守平壤的清军九千五百余人,日军也有一万六千多人,双方战力相差甚远。日军第九混成旅团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军发起进攻,太原镇总兵马玉昆奋勇抗击,日军无功而返。
同时农历八月十八日(阳历9月17日)海军联合舰队进入黄海鸭绿江出海口西“大东沟”合击北洋水师舰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大规模现代钢铁军舰海战。售出军舰给清日双方的英国及当时各军事大国极为关注此场海战。
海战在 中午时分开始,双方皆在11时15分和11时30分发现敌方。由于清舰是从朝鲜运兵回来,加上未装舷侧速射炮,侧面火力贫弱,而定远级的主炮都排在前方, 所以舰队以一字形排开,日舰则是寻战而来,由坪井航三率第一游击队的吉野等四艘快速巡洋舰为前锋,伊东祐亨带领的本队慢速六舰在后成一字阵。12时清军下 令变阵,排成尖峰形。13时开始炮击:时间不久,舰队中央成凹陷形。面对清军铁甲舰攻势,日舰被迫后退。
此时日舰包抄清军右侧,由于日舰较快加上清军指挥不当,右侧舰队被歼灭;丁汝昌之座舰也被炮击,炮震力导致正在持双筒望远镜观看海面战局的丁汝昌从二楼高炸飞摔落甲板,左手臂骨摔断重伤(战后左手臂打石膏直到次年2月右手拔枪自裁)。
定远号舰长接手指挥,下令全部舰只集中重炮攻击日本旗舰松岛号,14时松岛号即中弹,甚至是舰长室中弹,但因为炮弹火药不足,没有爆炸(舰队司令伊东祐亨回忆)没有沉没,日舰后退,伊东中将司令且即更换座舰(当松岛号由友舰拉回日本时,全舰千疮百孔却未沉没,日军频呼:“不可思议!”)。
战斗中,致远舰冲出队列,试图撞击日舰吉野号,却伤势过重而沉没,管带邓世昌落水后拒绝救援,以身殉国(致远252人中245阵亡)。16时清军左侧舰艇中弹,背靠荒岛,一边灭火一边攻击日舰。灭火成功,日舰在没有优势下撤退。另一方面,日舰所有火炮皆无法击穿定远号等清军铁甲舰,清左侧舰队回救运送重炮弹予两舰,因此反而日舰多被重炮所伤。
伊东祐亨认为暂时无法击沉定、镇两舰,下令撤退。裴利曼特说:“日军不能全扫乎华军者,则以有巍巍铁甲舰两大艘也。”[6]靖远升旗召集各舰追击,17时30分日舰远去,清军下令停止追击;日方的说法是清军遁去,伊东的旗舰松岛号由于损坏严重,升起不再履行旗舰职务的旗号,日舰纷纷回护松岛,反失去全歼北洋水师的机会。
此大东沟海战清军伤亡600余人,经远管带林永升战死,经远沉没,致远管带邓世昌与舰同沉殉国;日军伤亡亦达300余人,济远和广甲逃离战场,济远管带方伯谦因此被处决,虽是罪有应得,但广甲舰长吴敬荣由于隶属广东水师,仅以革职论处。
激战5小时后,北洋舰队损失巡洋舰5艘,包括经远、致远、超勇、扬威和广甲,受伤4艘,但成功完成护航运载清刘铭传淮军12营陆军登陆鸭绿江岸。日舰仅伤5艘,先行撤离战场。战后北洋舰队未敢主动出击,日本联合舰队达到了控制黄海制海权的目的。
9月15日,日军分三路总攻平壤,战斗至为激烈,高州镇总兵左宝贵中炮阵亡,随后玄武门失守,叶志超下令撤退,六日内狂泄五百余里,透露清陆军内部湘军、淮军严重对立;26日清军直抵鸭绿江以北的中国境内。朝鲜全境为日本所控。9月23日李上折要求提取从1888年起打着海军名义筹备,实际一直被中央扣在手里生息以建颐和园的260万两银,获得150万两紧急军费。[7]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战场位于辽东半岛,以陆战为主。9月25日,日军在鸭绿江上搭浮桥抢渡成功,向虎山清军阵地发起进攻。清军守将马金叙、聂士成被迫撤出阵地。日军攻陷虎山。山县有朋即将第一军司令部移于虎山。鸭绿江防线决战刚要打响前光绪帝拿问平壤之战逃跑主将卫汝贵圣旨到,造成清军全军崩溃。26日,日军占领了九连城和安东县(今丹东),同日日军在庄河花园口登陆,10月9日,攻占金州,10日陷大连湾,至此清军在鸭绿江防线全线崩溃。25日旅顺陷落,日军执行旅顺大屠杀,对城内进行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大批平民死亡。李鸿章曾经提出“若水师至力不能支时,不如出海拼战,即战不胜,或能留铁舰等退往烟台。”但是受到丁汝昌的坚决反对从而使得北洋水师继续困守在港内。[8]旅顺口的防御工事,经营10余年,耗费白银数千万两,驻守兵力达14700人,日军仅用不到一天时间,付出426人的伤亡,就拿下了这座重兵把守的要塞,清军则付出了3600多人的伤亡。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从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有威海卫之战和辽东之战。12月24日,镇远退入威海卫时触礁,经抢修才不至下沉,但已不可再出深海作战,管带林泰曾引咎自尽。1895年1月20日,日本第二军共两万五千人,在日舰掩护下开始在荣成龙须岛登陆。30日,日军集中兵力进攻威海卫南岸炮台。营官周家恩阵亡,炮台被日军攻占。2月3日日军攻陷威海卫城,刘公岛成为孤岛,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曾致书丁汝昌劝降。10日,定远号弹药告罄,刘步蟾下令将舰炸沉,随后刘步蟾生吞鸦片自杀。11日,丁汝昌自杀。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在英国籍海军军事顾问建议下,由最年轻管带、日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长萨镇冰向伊东中将献降,济远,广丙,镇中等10舰为日军所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随后萨镇冰驾驶康济舰并载着丁汝昌等六人灵柩离开刘公岛。北线日军与清军满洲部队主力进行的战役有五复海城,与湘军、淮军、毅军进行的战役有牛庄之战(又名佯攻辽阳,实取牛庄之战)。日军佯攻辽阳,光绪帝中计,亲自下令围攻海城的清军主力救援辽阳,结果日军迅速调动进攻清军交通枢纽牛庄,围歼孤立在牛庄湘军主力。最终双方主力爆发田庄台决战,宋庆在清军主力被围歼前下令撤退。清廷被迫议和。签署马关条约
1895年4月17日,清朝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结束。后续事件
甲午战争后期,身处海外的孙中山开始革命尝试。1895年2月抵达香港后,孙中山开始在日本商人梅屋庄吉帮助下,与日本驻香港领事馆领事中川恒次郎联络,请求武器及资金援助,并与同侪策划在广州起义。结果及影响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开始崩坏的中华朝贡体系,在签订马关条约后,几乎彻底崩解。此战的结果不仅对当时的东亚局势做成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影响了中日韩这三个国家于近现代的发展。对大清的影响
清朝战败,只得向日本求和,签下《马关条约》。1895年间,清廷派李鸿章前往日本签约。条约指明,清方须承认朝鲜为独立国,撤出朝鲜半岛。割让台湾、澎湖及其附属岛屿予日本。条约又要求清方向日本开放多个中国内陆的港口城市,包括沙市、重庆、苏州、杭州。要求向日本赔款,日本便获得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中三千万两为清朝换回辽东半岛的费用)。还规定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上述个通商口。日本货物在中国内地必须免去内地税。这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改变了东亚地区由英国和俄国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导致1902年的英日联盟及1904年的日俄战争。甲午战争后所签订的《马关条约》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来对中国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条约。条约签订后,台湾和澎湖沦为日本殖民地,巨额赔款亦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及增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力量。允许在华设厂、增辟通商口岸便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 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来源请求]
清军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北洋水师的覆灭)标志着大清帝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再次成为列强鲸吞蚕食的对象。同时,甲午战争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使清朝国内的改革派对自身弱点有了更深认识,促使后来政治制度的改革,即1898年的戊戌变法。此役后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急转直下,而日本则跻身为列强之一。[9]
日本海军在1895年甲午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全摧毁了满清王朝的军事力量,严重地削弱了他的经济实力,使满清政权元气大伤,日本也为了取得战争胜 利及保持住胜利的成果,在中国内部制造混乱,对革命党人提供了大量的秘密资助,所以客观地说,日本海军的这次胜利为后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创造了革命胜 利的先决条件。
对日本的影响
与清朝开战前,日本国内朝野上下曾经对与大清开战感到紧张和困惑。这是因为历史上,日本国民大部分时间都对中国抱有好感,或者至少抱有尊崇的观感(遣唐使,江户时代的宋明理学等,都曾经对日本历史有深刻的影响)。甚至连明治天皇本 人也曾经对是否与大清开战感到踌躇。但于战胜清朝后,随着不停的捷报与多次举办了战胜祝贺会,国内的舆论风向便开始有所改变,“帝国万岁”等赞扬天皇的口 号成为了一时间的流行语。日本国内为了纪念这次战胜,也在在国内多处树立了纪念碑。同时在战斗期间,受到社会整体风气影响,青少年的日常娱乐和玩乐也几乎 完全与战斗有关,甚至出现了小孩子往中国人丢小石头的事情。同时,新闻媒体也以大幅报道这次战争为契机,在日本国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在当时,各家报社为了及时得到第一手的消息,纷纷往战场派遣随军记者, 使国民首次透过新闻媒体得知战斗的最新情况。反之,那些没有对战斗进行跟踪报道的报社,也在这次战争后走向了没落。各家媒体在报道有关战争的新闻时,经常 使用把无名士兵“英雄”化的报道手法(忠勇美谈),以及以激烈的文字描述战况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大量新的读者群,也让日本人首次意识到新闻和媒体这 两种现代化的吸收资讯渠道。但是同时,媒体的报道只集中在报道片面的内容,使读者的价值观受到单一化的影响。例如说,当时的报纸与杂志便以这次战争为例, 不断的提出了“日本文化比中国先进”等民族优越论的观念,对日后一段长时间日本人对中国人的看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以甲午战争为契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第一次经历了大规模的対外戦争,对日本成为近代意义上的国民国家有 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透过战争过程中,国家机关不断重复的强调“国民”的义务和贡献,使得日本人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国家国民的一部分,应该不分地位的去支持 军队,也是所谓的战争的“统合作用”。在这个统合过程中,作为军队统帅的明治天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他与开战时把大本营转移到広岛的举动,使日本国民强 烈的感受到御驾亲征的威严。反之,战胜大清的消息,则对日本人的中国观做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也是从当时开始,日本国内开始产生了蔑视中国的情绪,并一直延 至后代。同时以此为契机,日本国内开始有人提倡脱离汉字文化圈,也同时为了日后的海外拓张,确立了日语标准化教育的普及。
以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发布(1889年)、撤除部分不平等条约(1894年透过日英通商航海条约取消了领事裁判权)、中日甲午战争(1894 - 95年)这三个事件为契机、日本的脱亚入欧论初步得到了成效。同时,作为日本近代史上第一场获胜的战争,不管对日本国内还是对当时的欧美列强都有巨大的象征意义。在日后的日俄战争结束后,欧美列强为了表示认同日本的国际地位,把日本设置在海外的外交代表机构纷纷升格为大使馆。
对李氏朝鲜的影响
此战对朝鲜造成最直接的影响是让朝鲜从与中国的朝贡体系中脱离,同时象征中朝朝贡关系的迎恩门和大清皇帝功德碑也被朝鲜改革派拆除,并在原址建立起象征独立的独立门。朝鲜独立后,仍然一直受日本与俄罗斯帝国控制,本来于甲午战争前已经相互斗争的开化党(亲日独立派)与事大党(亲中派),因甲午战争清朝战败,事大党一度失势,但于三国干涉还辽后,由明成皇后主导的亲俄派再度掌权,直到乙未事变明成皇后被日本人暗杀为止。明成皇后被暗杀后,朝鲜高宗倒向俄罗斯,并于1897年10月成立大韩帝国。
分析
海军差距
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两次遭遇日本联合舰队,北洋舰队被击沉多艘大型舰艇,但未能击沉一艘日舰,福龙号仅有的一次鱼雷攻击也未收战果。据传是丁汝昌“只识弓马”,一干管带也全用错了炮弹,不用海战时的开花爆破弹,用了穿甲弹甚至训练弹。北洋海军的炮弹主要有开花弹(榴弹)和实心弹(穿甲弹)。开花弹产自天津机器局,仍使用黑火药填充。发射后,黑火药燃烧后产生的残渣会附着在膛线, 还有大量白烟,需要重新清洁膛线及等待白烟散去才能再次开火。实心弹(穿甲弹)不使用火药,只用重力攻击敌方。而日军早已使用化学品黄火药制作的炮弹。而 且天津机器局制作的炮弹质量粗糙,大小不一,铁质差。[10][11]
丰岛海战中,日本吉野号被一枚济远舰150毫米口径火炮击中右舷,击毁舢板数只,穿透钢甲,击坏发电机,坠入机舱的防护钢板上,然后又转入机舱里。 可是由于弹头里面未装炸药,所以击中而不爆炸,使吉野侥幸免于报废。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发射的炮弹有的弹药中“实有泥沙”,有的引信中“仅实煤灰,故弹 中敌船而不能裂”。当时在镇远舰上协助作战的美国人马吉芬(Philo Norton McGiffin,1860-1897,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毕业)认为,“吉野”号能逃脱,是因为所中炮弹只是固体弹头的穿甲弹。[12]据统计,在定远和镇远发射的197枚12英寸(305毫米)口径炮弹中,半数是固体弹头的穿甲弹,而不是爆破弹头的开花弹。[11]
在直隶候补道徐建寅的 《上督办军务处查验北洋海军禀》之后附有《北洋海军各员优劣单》、《北洋海军各船大炮及存船各种弹子数目清折》、《北洋海军存库备用各种大炮弹子数目清 折》中统计,参加过黄海大战的定远、镇远、靖远、来远、济远、广丙7舰的存舰存库炮弹,仅开花爆破弹一项即达3431枚。其中,供305毫米口径炮使用的 炮弹有403枚,210毫米口径炮弹952枚,150毫米口径炮弹1237枚,120毫米口径炮弹362枚,6英寸口径炮弹477枚。黄海海战后,又拨给 北洋海军360枚开花弹,其中305毫米口径炮弹160枚,210、150毫米口径炮弹各100枚。在3431枚开花弹中,有3071枚早在黄海海战前就 已拨给北洋海军。苏小东《甲午年徐建寅奉旨查验北洋海军考察》猜测:“至于这批开花弹为什么没有用于黄海海战,惟一的解释就是它们当时根本不在舰上,而是 一直被存放在旅顺、威海基地的弹药库里。由此可见,造成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弹药不足的责任不在机器局,也不在军械局,而在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身上。”在 中日双方开战后,丁汝昌执行李鸿章“保船制敌”的方针,消极避战,“仍心存侥幸,出海护航时竟然连弹药都没有带足,致使北洋海军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与日本 舰队进行了一场长达5个小时的海上会战,结果极大地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也加重了损失的程度”。[11]
北洋水师与联合舰队进攻火力对比如下,北洋水师舰速略逊一筹,但吨位、火力、装甲、重炮均占优势,如果炮弹配备到位必然可重创日舰。海战结束后,定 远号、镇远号的护甲无一处被击穿。就平均船速而言,北洋水师较慢,为15.5节,联合舰队的本队15.6节也不快,但包括吉野号在内的第一游击编队为 19.4节,大大高于北洋水师。戚本章认为远东英舰队司令裴利特曼说的“是役也,无论员兵素质、舰速或火炮射速、新式舰,实以日本舰队为优”是正确的。[13]
中日两国的海上军事技术对抗,实质上体现为大炮、巨舰与速射炮、快速巡洋舰之间的对抗。据统计,中日舰队的平均航速比是1∶1.4,平均马力比则是 1∶1.8。奉行攻击战略的日本联合舰队,舰只马力大、航速快、机动性能良好,因而能在战场中迅速占据有利阵位,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而在火炮的配置上,虽 然北洋舰队拥有更多的大口径炮,然而日舰却装备了更多的速射炮。清军舰炮威力虽大,但射速慢、操作不便、命中精度低,日本火炮射速快、操作便捷、命中精度 高,两者相较,日本舰队在相同时间内的射弹量和命中率都要高于北洋舰队。
此外,北洋海军各主力舰都设有鱼雷管3-4具,但是,在黄海海战中,联合舰队未曾实施鱼雷攻击,只有福龙号对西京丸号攻击未成。各舰炮弹数量未带足,海战时炮弹在五个小时内用尽。[14]
军舰(炮舰)总数 | 30厘米重炮 | 20-30厘米大炮 | 15-20厘米轻炮 | 15厘米速射炮 | 舰艇排水量 | |
---|---|---|---|---|---|---|
北洋舰队 | 12 | 8 | 16 | 149 | 0 | 3.5万吨 |
日本联合舰队 | 10 | 3 | 8 | 160 | 97 | 4.1万吨 |
陆军差距
清军配备大量的德式武器,但标准并不统一,一旦一个武器对应的子弹用完,则无法使用其他武器的子弹。清军的弹药消耗数量也很大而且很不合理。如清军 出发前往朝鲜,每支枪配有子弹150发,每炮配有炮弹50颗;后又从国内运送炮弹子弹,但仅击毙日军180人。日军人均仅消耗子弹8发。[15][16] 两国的陆上军事技术对抗体现在依据地利构筑的传统要塞防御系统与连发枪、榴霰弹、野战火炮组成的现代火力系统之间的对抗。应当指出,自19世纪80年代以 来,清军在旅顺口和威海卫两地修建工事,构筑炮台,其工程之繁浩,构造之雄伟,耗费之巨大,堪称中国近代军事工程史的里程碑。然而,甲午战争的实践表明, 两大要塞,一经日本军队的密集火力攻击便立即崩溃,旅顺口要塞不到一日即告陷落,而威海卫也仅仅坚守了一周时间。究其原因,根源在于清军使用低技术水平的 防御系统来对抗高技术水平的攻击系统,在野战火炮大规模应用后,地理因素对于防御的作用日益弱化,建立有效的防御系统比建立同一水平的攻击系统具有更大的 难度,需要投入更多的财力,因而也就更不容易成功。清军的编制极为简单,日军则已有工兵与辎重兵的区别。清军士兵普遍训练不足,只会喊一声就往前冲,不考虑利用地形地物,从不用跪射、卧射等射击姿势,一律站着射击,开炮前还要先摇动大旗。[16]
甲午战争中,日军因战斗死伤人数仅为964人,1658人死于疾病,25人死于自杀。但日军在条约签署后进入台湾的乙未战争,面对以猎枪、土制大炮为武器的民军,战斗死伤人数达4600人以上。[17]
战备差距
北洋海军将领大多数是福建船政学堂驾驶班早期毕业生,由于早期办学水平不足,他们在船政学堂仅接受简单的英文、算法、驾驶、测算、枪炮操法培训。1877年春,清政府在福建船政学堂第一、二届毕业生中选出12人的海军留学生,打算进入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培训。但其中刘步蟾、林泰曾、蒋超英三人到英国后仅上舰实习就结束训练。黄建勋、林颖启、江懋祉三人未通过入学考试,也只参与上舰实习,只有包括严复的六人入校。而留学生监督官李凤苞向朝廷禀报,成绩排名却是“甲等:刘步蟾、林泰曾、严复、蒋超英;乙等:萨镇冰、方伯谦、何心川、叶祖圭;丙等:林永升、林颖启、江懋祉、黄建勋。”刘步蟾、林泰曾日后成为北洋海军的主要将领。[18] 进入北洋水师后,以刘步蟾为首的北洋“福建帮”管带群体,将对北洋水师严加训练的英国教官琅威理逼走。而在战争之中,光绪帝又给李鸿章压力,对军事行动胡乱指挥。[19]日 本在甲午战争之前已经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普及教育,使得每一位应征入伍的士兵都具有中级以上的文化水平。明治政府以法国、美国为榜样,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体 制,政府将全国分为八大学区,各设大学一所。每个大学区分32个中学区,每区设中学一所。每个中学区分219个小学区,各设小学一所。平均600人就有一 所小学。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改革教学内容,着重灌输西方近代文化思想和传授理论科学知识。中学就开有算术、地理、外国语、博物、地质学、天文学等课 程。大学开设力学、文学、法学、医学等方面的课程。相对于中国海军留学生不到三年的留学期限,日本留学生获得了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 进行理论科学研究,这就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可以肯定的是,经过这样完备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日本官兵,比中国洋务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 更深厚的科学知识底蕴和军事素养。甲午海战惨败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中日两国将领军事素养上的差异是决定这场海战失误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对比清朝大量外购装备,日本的军械生产已经开始走向成熟。这也导致了清军在作战时弹药制式的不一致(日军自制枪械口径一致)。而面对原材料如铁矿的短缺,日本采用了自行改进的意大利青铜式火炮技术,解决了材料短缺问题。[2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https://gengwg.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