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 罗胖60秒十年精华版:能力篇
Original 得到 罗辑思维 2022-12-27 14:30 Posted on 广东
2022年12月21日,罗胖60秒十年约定达成,完美落幕。我们3652条音频中精选523条,编成523个词条,集结成《启发》一书,在每一个需要解题思路的时刻,你都可以来这本书里找“启发”。
Image
Image
摄影:王太平老师
12月22日至12月31日,我们将每天发起一个主题,利用《启发》中的词条带你回顾「罗胖60秒」10年精华,解答人生难题,走出困惑。
Image
Image
👉🏻戳此拿下罗胖新书《启发》
今日主题·能力
Image
01
问题一:我的工作经常需要给客户提案。怎么让自己的提案更能打动人,获得甲方的认可?
启发词条:讲故事
Image
我看过一个视频。有一个盲人在街上乞讨,面前搁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我是一个盲人,请帮助我。”结果,路过的人很少有给钱的。
这时候有一个女孩路过,掏出笔来,在上面重新写了一句话。神奇的事发生了,此后的路人纷纷慷慨解囊。女孩重新写的这句话是:“这是美好的一天,而我却看不见。”改得真好。
过去总有人以为,讲故事,就是编一个稀奇古怪的情节。其实这是对故事最大的误解。
一个好故事的本质,是把听众或读者带入一个情境,让他们自己在里面寻找喜怒哀乐的人生体验。这门功夫可不光是写字的人用得到,讲故事已经是现代人生存的一个基本功了。
Image
02
问题二:我们经常说一个人有魅力,那请问一个人到底做到了什么才算有魅力?
启发词条:魅力
Image
有一个解释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涉及一个外人触达不了但又能展开想象的领域,那他就有魅力。
比如说,一位老师怎么在学生面前显得有魅力?长得好看?讲课精彩?这些当然有帮助,但是除此之外,他还要储备一些课堂之外的经历。比如说暑假时去新疆参加过一次徒步、去攀登过某座高山、去参加过联合国组织的某个公益项目,然后偶尔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学生就会觉得他有魅力。因为这些领域,学生一般够不着,但又可以想象。
你还可以再想象一个场景:一个人平时不善言谈,但是他有一厚本读书笔记,还经常能从里面引用一些有趣的话,你是不是也觉得这个人有魅力?因为他的阅读世界,就是这么一个外人触达不到,但是又能展开想象的全新领域。
Image
03
问题三:看了很多书,背过很多金句、名言、古诗词,到要用的时候,还是“两眼一抹黑”,怎么办?
启发词条:记忆力
Image
科普视频作者安森垚老师讲过一句话:我们人类的记忆力,其实比我们以为的要好得多,我们的大脑能记住超多的信息,但问题在于,我们往往调取不出来。
我也看过类似的理论,人其实是过目不忘的,但是为了减少大脑的负担,这些信息都被压制了。所谓记忆力好的人,不是存储能力强,而是建立了非常好的调取记忆的路径。
这个道理,如果放在整个社会场景里,就更是如此了。你想,今天的互联网和数字系统,其实就是人类的外接大脑,记忆问题早就不是问题了。如何把已经存下来的知识调取出来,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这就可以有两个很重要的推论:第一,记忆知识,不如不断整理和丰富自己的理解框架,让信息各归其位,方便调取;第二,记忆知识,不如编织自己的社会性知识网络,说白了,就是认识各个方面有专门知识的人。
Image
04
问题四:我属于朋友圈子里看书学习比较多的人,看到有人跟自己观点不符时,总喜欢参与讨论几句,结果被朋友认为“喜欢抬杠”,怎么办?
启发词条:独立思考
Image
很多人都在聊“独立思考”,其实这个词很有迷惑性。
独立,表面的意思就是跟别人不一样。所以,独立思考容易被理解成特立独行、跟别人不一样地思考。再演化下去,就容易变成抬杠了。
但其实,有独立思考能力,不是和别人想得不一样,而是不肯承认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不肯承认有终极的答案。这样的独立,不是跳出圈外、迥然不同的那种独立,而是冷眼旁观,可以兼容他人的那种独立。
我自己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如果一个人的口头禅是“我认为”,那大概率他就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或者是一个经常被困在某个观念里面出不来的人。而如果一个人经常说,“关于这个现象,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解释”,那就说明,他正走在独立思考的路上。
Image
05
问题五:工作中,我总是想把事情考虑周全再去做,觉得这样就能一次性做好,结果却给领导留下了“做事拖沓、工作效率低”的印象,该怎么办呢?
启发词条:准备
Image
很多书里都强调一种做事的心法——马上去做。
那为什么很多人都拖延,不能马上去做呢?这和我们从小到大的一种思维方式有关,因为要做准备。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相信做准备?因为考试文化深入人心,我们总是相信长期准备,然后一次性博弈。比如,除了高考,我们还苦苦考各种证,就是为了递一次简历;苦苦写PPT,就是为了领导点一次头;甚至谈恋爱都是苦苦做准备,然后像上刑场似的一次性向姑娘表白。
其实真实世界里,除了考试之外,所有成功都是多次博弈的结果。追个姑娘,反复接触然后水到渠成,反而成功率高。职场中也一样,要想成功说服人,事前事后的诚恳沟通远比一次性的请示汇报重要得多。
Image
06
问题六:我今年大一,该怎么合理利用大学时间提升自我,为职场做准备?
启发词条:教育
社会学家赵鼎新老师说,他教育自己的小孩,就提三个要求:能写、会算、敢判断。
所谓能写,就是会表达,当然包括写作和演讲等各种形式的表达。
所谓会算,不是指算数或者数学,而是指面对复杂的情况,能够做出理性的推理和安排,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怎么找到处理事情的最佳策略。
最后一条,敢判断,这就是道德范畴的事了。道德教育对孩子最大的用处,就是节省他做判断的成本。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该支持,什么该反对,心中有了坚定的道德观念,做选择的成本就很低。
想想也是,不仅是教育孩子,即使是成年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也是这三个维度的能力:理性决策的能力,通过表达协同他人的能力,还有因为价值观清晰而降低选择成本的能力。
07
问题七:每天需要处理和决策的事情特别多,有时候自己也摸不清楚头绪,搞得心力交瘁,怎么办?
启发词条:主次
有同事问我一个问题,工作能力的本质是什么?还真把我问住了。如果倒转一些年,在分工清晰的社会,工作能力就是职业技能,厨师就得会做菜,医生就得会看病。
但现在职场上的大量工作都是新的,谁也没有为这些工作准备好什么职业技能,那工作能力还怎么体现呢?我自己的体会是,工作能力就是分清主次的能力。
在全局中分清主次,就是分清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在一个时间段内分清主次,就是分清今天上午最该做的工作是什么;在一篇文档里分清主次,就是分清我写这篇东西主要得说清什么。
因为现在职场的残酷,往往体现为对事务主导权的争夺。哪怕我是一个领导,如果不能分清主次、掌控自己的时间表,别人一定会来把我的时间扯得稀烂,让我的行动模式变成应激反应模式。分不清主次,即使我再有能力,最终可能也会一事无成。
08
问题八:最近工作压力特别大,失眠、头晕,恶性循环,该怎么缓解呢?
启发词条:抗压
有一次,我和一位心理学家聊天。他说,人怎样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一门爱好,不管是养花、钓鱼,还是潜水、集邮,都行。
但是,你的爱好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得没有任何功利动机;第二,你得在上面花了大量的心力和时间。
过去,我们理解这种爱好,就是打发时间,甚至是玩物丧志。但是这位心理学家说,不是,这种爱好,对一个人来说,其实是一种内在的人格建设。用心血浇灌出来的一个小世界,平时看着什么用处都没有。但是,一旦人遇到了外部的重大冲击,比如说事业挫折什么的,因为有了这个内在的小世界,人格就不至于崩溃。而从外面显现出来的,就是这个人的抗压能力特别强。
09
问题九:觉得自己太敏感了,朋友一句无心的话,都能让我难过好久。要怎么改变这个状态?
启发词条:自嘲
有人问我,如果只能带一种能力去来世,你希望是哪种?我想了想说,是自嘲的能力。
学会自嘲有两个好处。
首先是让周围的人愉快,这样你就更易于获得他人的帮助。其次,更重要的一点是,会自嘲的人是不把自己太当回事的人,是接受了自己的缺陷的人,这样既不容易受到伤害,也更容易找到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人生姿态。
一个不会自嘲的人,不是不强大,没有力量,而是经常会用自己的强大去追逐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他的力量也得不到帮助和增强,因此脆弱不堪。
10
问题十:在公司已经干到经理的位置了,但是做起事来,还是放不太开,怕得罪人,该怎么办?
启发词条:企业文化
看到一家企业的口号,九个字:会操心,敢着急,能解决。这是近年来我看到的最好的企业文化口号。这九个字里面包含了一个职场人的三个基本素质。
“会操心”,肯定不是指为分内的事操心,而是指适当跨越边界,全面考虑所有协作界面上的事。不管事实上有没有升职,先在思想上给自己升个职再说。
“敢着急”,为什么用一个“敢”字呢?这不是说你敢跟任何人急眼,而是说,你得成为整个协作网络的刚性边界。触碰边界的人都能感受到你的督促和约束。这是一个没有权力的人对他人施加影响力最好的方式。
“能解决”,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职场生涯,不是从他上班的第一天开始的,而是从他解决第一个问题开始的。
※部分音频因录制年份较早,原始文件公众号系统已无留存。感谢理解。
戳此拿下「罗胖60秒」10年精华
2022年12月31日20:30,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将在深圳书城龙华城开讲,以“这个思路有启发!”为主题,罗胖将把这十年来他与团队所观察、总结到的启发分享给你。欢迎你点击下方海报预约直播,并分享给更多时间的朋友!
跨年演讲倒计时3天!
点击下方海报预约直播
往期回顾:
罗胖60秒十年精华版:职场篇
罗胖60秒十年精华版:人生篇
罗胖60秒十年精华版:情感篇
罗胖60秒十年精华版:思维篇
罗胖60秒十年精华版:财富篇
罗胖60秒十年精华版:人际关系篇
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倒计时3天!点击“阅读原文”预约直播,领取你的专属纪念票
Read more
People who liked this content also liked
“就让我独自承受吧!”
动物办公室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那些你一直读错的历史人名
语文学习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学习之美2》是《学习之美》的提高篇和延伸篇
刘澜每日一讲领导力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https://gengwg.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