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为什么说跳槽加薪低于30%,等于在“降薪”?


面试在跳槽中的作用,没你想的那么重要。



来源 | 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


降薪进名企,值吗?

曾经有人咨询:
最近有一个行业No.1的大公司的机会,我非常想尝试,但代价是薪水几乎没有增加,因为对方把我的职位降了一级。我到底要不要把握这个机会?
“要不要跳槽到大公司”,这个问题没什么讨论价值,有机会当然要试试;但如果把问题改一改——“要不要降薪跳槽到大公司”,这个问题就值得讨论了。
这个同学可能要说:我不是降薪,只是没有加薪而已。
这就是我首先要澄清的观念:跳槽没有30%以上的加薪,等于降薪。


为什么你成了“次品劳动力”

几个大学生在做课题研究时发现,本大学的自行车被盗率约为5%,这几个学生颇有经营头脑,发起了“校园保险项目”,自行车被盗险,保费为15%,按道理,这10%的差额就是利润。
但这个项目最终以亏损告终,为什么呢?因为前来投保要么是“马大哈”,要么本身就是骗保的,这些人自行车被盗比例远远超过5%,而那些安全意识强的学生才不会花这个冤枉钱呢。
投保者对保险条款和自己的情况知道得一清二楚,而“保险公司”却对投保者一无所知,不骗你骗谁呢?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信息不对称”,这个领域被称为“信息经济学”,它研究的目的就是“怎么让信息更低成本的流动”“怎么防止被骗”“如何让人讲真话,如何让人信守承诺”,等等。
劳动力市场上的招聘就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的交易。
我记得我头一年招人的时候,研究了大量招聘话术,以判断应聘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能力,但到了第二年,我就只看学历、工作背景这些硬指标了。
我发现,在对方做了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在网上到处都是应聘技巧的年代,想要靠几十分钟的对话去判断一个人的能力,还不如看星座。
按照“信息经济学”的说法,你的学历、工作时间属于“公有信息”,你的专业能力、个人品质,属于“私有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最好的办法,就是只相信“公有信息”,而对“私有信息”打折。
为什么呢?举一个买二手车的例子。
在二手车买卖中,“外观、行驶里程、使用年限”属于可靠度很高的“公有信息”,代表了车的“公允价格”,“保养维修情况”属于只有卖车人才知道的“私有信息”,不管卖车的人吹得天花乱坠,买车人对此永远是怀疑的。
为了保护自己,买车人通常会假定对方在说谎,开出一个坏车的价格。这样,买到好车就赚了,买到坏车也不吃亏,这就是对“私有信息”打折。
同理,在招聘中,大公司知名度高,“工作经验”属于保值升值的“公有信息”,一般从大公司向小公司跳槽,都会在这一项上提升20%的薪水。
相反,不知名的小公司的“工作经验”就是“私有信息”,往大公司跳,用人方就要打折。
再来说一说,为什么加薪幅度低于30%的跳槽等于降薪呢?这也跟信息不对称有关。
有经济学家建立过一个“次品劳动力”的模型。原理是这样的:一家公司,能力最强的人最容易跳槽,能力最差的人最容易被辞退,但跳槽和辞退是无法分辨的“私有信息”。
所以,履历表上的任何职业变动,特别是在一家公司呆不满两年,都要被奉行“有罪假定”的HR们怀疑是“次品劳动力”。
也就是说,你的这一次跳槽,会导致你在下一次跳槽时价值下降,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这一次跳槽时,预先把薪水提上去。再加上跳槽面临的风险,达不到30%涨幅的跳槽,都是变相降薪。
这两个因素叠加,使得从小公司跳到知名公司的薪水常常是“名义持平、实际下降”。
那么,这种跳槽到底值不值得呢?我们还是要从“信息经济学”中寻找答案。

跳出“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还是从“二手车交易”说起:刚才说到买车人的心态,甭管好车坏车,一律当坏车出价。这么一来,拿好车的卖车人不干了:凭什么啊,我自己这么爱惜车,你上手就给我打八折?不卖了!
这么一来,二手市场上能交易的,就只有坏车了,时间一长,买车人也知道这儿没好车,但坏车也是分等级的,买车人只能把所有的坏车当成“更坏的车”出价。
这个“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继续下去,就会导致二手市场的崩溃。所以,信息经济学家认为,只要有“信息不对称”,交易最终都无法进行。现实生活中,二手车市场还是活得好好的,这是因为有大量第三方评估机构在起作用,他们凭着专业经验,提供了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和真正价值,把“私有信息”变成“公有信息”,这就是打破了“信息不对称”。
在招聘中,你想证明自己的价值,思路也是一样的,一定要把个人能力的“私有信息”变成有公信力的“公有信息”。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先来分析一个招聘中最“保值”的指标——学历。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鉴别人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既然大家都知道学历跟能力不能划等号,那为什么在招聘(特别是校招)中,名校学历是决定性的因素?
有一个经济学家叫斯宾塞,他在研究了劳动力市场后,提出了一个理论——教育信号传递,并因此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斯宾塞认为:大学教育对于劳动力市场而言,最主要的功能不是培养人才,而是鉴别人才,把人划成三五九等后,向用人市场传递价格。
和氏壁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吧,教育就像和氏,把玉外面的石头敲碎,看看里面有没有玉,有的话,就打磨一下,最后贴上自己的品牌——“XX大学出品”。
这就是大公司校招时那么看中你是不是985、211的原因,不仅仅因为它们教育质量高,也是因为这些学校在招生时,已经帮你鉴别了人才。
在中国,起关键作用的是高考。这么多年,大家一直在吐槽高考的缺点,可它仍然无可取代。因为它再不靠谱,也比你通过面试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能力要靠谱吧?
事实上,三年高中,基本上是一个漫长的人才鉴别过程——无毅力的,淘汰;不够聪明的,淘汰……
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在本应放肆的青春期,把自己禁锢在书本的世界里;为什么别人上大学在玩,你却要继续辛苦,想通过考研换一所更好的学校? 
因为你要把“勤奋、高效率、高智商”等等代表个人能力的“私有信息”,转化为一个人人都能看得懂的“公有信息”——985、211的学历,去敲开另一个更重要的“公有信息”——知名企业的工作经验。
把“私有信息”转变成“公有信息”,意味着“价值上升”,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想要获得它,都需要付出代价。
高考,你付出了三年的时间;
二手车交易,要向第三方评估机构付费; 
小公司跳槽到大公司,代价就是降薪。
但因为你的工作经验变成了更有价值有“公有信息”,而且,你还是机会把薪水恢复到正常水平,所以总体上 还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

你能让信息有公信力,你就控制了一笔看不见的财富

用“降薪进入名企”的方式把“私有信息公有化”,就算你一年后能把薪水调到正常水平,成本也很高。其实在信息时代,总有一些更经济的办法,比如:
利用行业有影响力的交流机会,进入行业内人士的圈子,发出自己的观点
利用网上专业论坛、有影响力的平台,发表自己的文章
利用有影响力的行业平台,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参加行业内有影响力的评比…
有人说,这不就是“混圈子”吗?不一样的,“混圈子”只能给你一张“门票”,无法证明你的能力。上面的方法都要求你去解决问题和发表观点,其核心都是把“自己的能力”转化成高知名度的“公有信息”。
政治学说:谁垄断了信息的阐释权,谁就掌握了权力;
经济学说:你能让信息有公信力,你就控制了一笔看不见的财富。
如果说信息就是财富,那么得到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赚取利益,就像利用各种面试技巧,取得面试官的信任;
一种是让自己的能力“公有化”,利用信息透明化,来降低交易成本。
你喜欢哪一种呢?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OWASP Top 10 Threats and Mitigations Exam - Single Select

Last updated 4 Aug 11 Course Title: OWASP Top 10 Threats and Mitigation Exam Questions - Single Select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nsequences is most likely to occur due to an injection attack? Spoofing 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 Denial of service   Correct Insecure direct object references 2) Your application is created using a language that does not support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code and data. Which vulnerability is most likely to occur in your application? Injection   Correct Insecure direct object references Failure to restrict URL access Insufficient transport layer protection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cenarios is most likely to cause an injection attack? Unvalidated input is embedded in an instruction stream.   Correct Unvalidated input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valid instructions. A Web application does not validate a client’s access to a resource. A Web action performs an operation on behalf of the user without checkin...

CKA Simulator Kubernetes 1.22

  https://killer.sh Pre Setup Once you've gained access to your terminal it might be wise to spend ~1 minute to setup your environment. You could set these: alias k = kubectl                         # will already be pre-configured export do = "--dry-run=client -o yaml"     # k get pod x $do export now = "--force --grace-period 0"   # k delete pod x $now Vim To make vim use 2 spaces for a tab edit ~/.vimrc to contain: set tabstop=2 set expandtab set shiftwidth=2 More setup suggestions are in the tips section .     Question 1 | Contexts Task weight: 1%   You have access to multiple clusters from your main terminal through kubectl contexts. Write all those context names into /opt/course/1/contexts . Next write a command to display the current context into /opt/course/1/context_default_kubectl.sh , the command should use kubectl . Finally write a second command doing the same thing in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