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汇率暴跌,举世震惊。
土耳其爆发出来的这场危机,对于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很多方面,中国经济和土耳其都有相似之处,中国如果不想重蹈悲剧,需要记住土耳其带来的三个教训。
土耳其带来的第一个教训是,货币放水必然会带来贬值,放水越多,贬值越猛。
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美国带领全球开启了放水模式。但是,随着过去几年美国率先退出量化宽松,而大部分新兴经济体依然大梦不醒,全球资本开始向美国转移,新兴市场迎来大规模的资本退潮。潮水退去之后,谁在裸泳也就一目了然,阿根廷、土耳其、南非等国货币相继暴跌。
以土耳其来看,为了刺激增长,最近几年的货币放水之多令人叹为观止,2014年以来,土耳其每年的货币供应量以几乎接近20%的速度增长。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必须和本国的经济增速保持匹配,通常而言,货币供应略高于经济增速,是一个比较良性的匹配,如果货币供应量过高,就会引发严重通货膨胀,而国内的通胀就意味着汇率对外贬值。土耳其的放水导致其通胀指数高达两位数,远远超过了其5%的通胀目标。今年4月份以来,美元开始进入新一轮升值周期,新兴市场的货币危机被相继引爆,土耳其的货币暴跌,除了美国的制裁之外,内在核心因素还在于过去放水过多所致,货币放水虽然暂时刺激了经济增长,但不可能不付出相应的代价。
图 | 摄图网
对于中国而言,这几年也屡受人民币贬值之苦,尤其是近期土耳其货币崩盘之后,人们更是开始担忧人民币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里拉。从2016年那一轮贬值来看,当时人民币汇率在那一年年底贬值6.95元,距离7元大关只有一步之遥。不过就在市场一片悲观之际,人民币神奇逆转,生生守住7元大关,而且在随后一年多时间里对美元大幅反弹。当时人民币之所以能够逆转,除了央行加强外汇管制、在人民币定价中引入逆周期因子等技术手段之外,更重要的一个背景在于,从2017年开始,中国的货币政策开始转向,从稳健转为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收紧在很大程度上逆转了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
从眼前这一轮人民币贬值来看,在技术层面,央行还有很多牌可以打,但最大的不利在于,当前的货币政策开始从紧到松,在新一轮放水的大背景下,市场对于人民币再度形成了贬值预期,而这种预期并非央行的技术手段可以改变。所以,人民币这一轮贬值会行至何处,最终取决于这一轮放水的力度有多大,放水越多,贬值越多。只要是大规模放水,最终都要付出代价,土耳其已经给出了血淋淋的案例。
土耳其给出的第二个教训是,经济发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和矛盾,相反,如果是畸形和不可持续的发展,反而会制造出更大的矛盾。
几乎所有的新兴经济体都会面对各自的社会矛盾,而大部分国家的药方都是用发展来解决矛盾。从短期来看,经济发展使得民众过好更好的生活,各种社会矛盾都可以被暂时掩盖,但如果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此前被掩盖的问题就会以更大的力度反弹。
如果仅从GDP增长来看,土耳其最近几年的表现相当抢眼,尤其是2017年,GDP增速更是高达7.4%,这样的增速甚至高于中国。由于最近几年经济的强势增长,土耳其也被列入11个新钻国家之列,这是继金砖国家之后被视为全球最有潜力的经济体。
土耳其经济高速增长的一大秘诀,就在于国家始终保持极低的实际利率。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公开表示自己是“利率的敌人”,他认为低利率的好处在于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企业成本降低就意味着产品价格下降,这将提升土耳其的国际竞争力。
在低利率的保护下,土耳其经济的确高速增长,但在货币放水和低利率的刺激下,土耳其国内的通胀指数直线上升。通常而言,对抗通胀都需要通过加息来解决,但是出于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土耳其迟迟不愿意加息,直到今年5月份,在通胀和贬值的压力之下才开始迈出加息的步伐,但和通胀指数相比,加息的力度仍然不够,加之美元开始走强,美国政府加大制裁力度,各种压力之下使得里拉一夜崩盘。
土耳其过去几年通过人为设置的低利率来强行刺激经济增长,违背了基本的经济规模,最终还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随着货币崩盘带来经济增长放缓,此前通过高增长掩盖的社会矛盾可能会以更激烈的方式呈现出来。
图 | 摄图网
中国经济长期以来对于增长速度也有着强烈的追求,按照官方曾经的正式说法,“我国发展必须保持一定速度,不然很多问题难以解决。”最近几年在供给侧改革的主旋律下,对于速度的追求开始有所淡化。不过随着今年中国经济“稳中有变”,稳增长的压力再次抬头,这一次选择什么样的稳增长道路,无疑也是相当重要。如果重新以大基建为主,短期之内可能会再度拉动GDP增长,但这样的模式注定无法持续,反之,如果大减税为主,将资金更多投入民生领域,长期来看对经济增长更具可持续性,即使从短期来看,也未必没有效果,特朗普减税方案出台之后,美国二季度经济增长高达4.1%,实现了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好水平。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到底如何选择,土耳其的教训和美国的经验,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教材。
土耳其带来的第三个教训是,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的确很难打破,如果过于自信,很有可能陷入陷阱之中难以自拔。
说到近期崩盘的阿根廷和土耳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几个国家的实力和中国不在一个层面上。如果从整体来看,中国的GDP规模的确远远超过这两个国家,但是如果看人均GDP,中国其实还比不上阿根廷和土耳其。2017年,中国的人均GDP不到9000美元,而阿根廷和土耳其的人均GDP分别超过了1.2万美元和1万美元。
世界银行曾经做过一个研究,以1960年开始,到2008年至,观察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表现,最终发现1960年处于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到了2008年进入高收入的只有10几个国家,包括日本,以色列、韩国、新加坡等,其他绝大多数国家在将近半个世纪里始终处于中等收入阶段,无法继续向上突破,也就是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之中。后来亚洲开发银行也做过类似的研究,在1950年到2010年期间,全球100多个经济体中,50多个处于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和地区,有35个在60年来一直处于中等收入阶段。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GDP实现1.2万美元,就算达到了高收入国家的最低标准,从今年爆发危机的阿根廷和土耳其来看,一个已经勉强算得上高收入国家,另外一个也只有一步之遥,但即便如此,他们的地位还是相当脆弱。美元轻轻扇起蝴蝶的翅膀,一场飓风就可以轻松毁灭了他们的高收入国家之梦。
对于中国而言,过去我们习惯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认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只是时间问题,但在稳中有变的格局之下,当过去习以为常的高增长难以持续,我们可能不得不对此重新审视。而土耳其危机也再一次提醒我们,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残酷且真实的存在,如果中国经济不能通过深度改革实现可持续的增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非易事。如果将来世界银行再来做一次相关研究,半个多世纪里徘徊不前的那些国家名单中,希望不要出中国的名字。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https://gengwg.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