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在报道汶川地震十周年的时候,总是听到心理学家提起“心理韧性”、“心理弹性”、“复原力”几个词。针对地震幸存者的研究表明,绝大部分人都有很强的心理韧性,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不到10%。在我们的实地采访中发现,当地人脸上并没有我们想象的悲伤,反而展现出无穷的韧性。
“9·11”事件之后的6个月里,美国心理学家 乔治·博南诺和同事以电话采访的形式访问了2700多名纽约居民。当时很多大众媒体评论者都在大谈特谈,认为关于恐怖袭击的电视报道可能会引发普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博南诺发现,他采访的大多数人只表现出轻微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
遭遇车祸、恐怖袭击、地震、亲人死亡等事件之后,你寝食难安,可怕的形象在你脑海中重演,你被内疚或恐惧所折磨……这一切都是是遭受创伤后的正常反应,并会在事件的数周或数月内恢复到相对正常的状态。
图:摄图网
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多数人都拥有足够的心理韧性,承受生活抛给他们的厄运。心理韧性、心理弹性、复原力都是英文“resilience”一词的不同译法,和抗压力、抗逆力也是相同的意思。心理韧性这个词在上世纪70年代首次被心理学家使用,用以描述一群成长于贫困和犯罪环境的儿童,最终突破逆境,成长为积极健康的青年。
1955年,美国心理学家艾米·维尔纳(Emmy
Werner)在夏威夷的考艾岛上开展了一个研究,他们追踪岛上698名儿童的生活环境,希望得知儿童早期生活中哪些因素能对他们产生积极影响,哪些因素会阻碍他们发挥潜能。岛上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被归为高风险组,所谓高风险指的是家庭贫困、父母存在心理问题、母亲在围产期有很大压力、家庭不和睦(包括家庭暴力)、父母酗酒或患病等等。
研究发现,高风险组里三分之一的孩子成长成有能力、自信、有爱心的人,他们在学业、家庭及社会各方面都发展得不错,他们总能做好准备,抓住新的机会。维尔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为什么同处困境,一些人却能发展得很好?
《奇迹男孩》剧照。母亲与儿子的交流永远是快乐平等的。
当时 的观点是,儿童在高危和压力下成长,必然导致适应不良。那些儿时经历了严重的压力或逆境,长大后却功能完好,甚至很优秀的例子被认为是个别的,不具有代表性。但维尔纳并不这样想。她在考艾岛的研究发现,表现出强大韧性的高风险儿童很少与他们的主要照顾者长期分离,并且至少与一个照顾者关系密切。
之后的研究表明,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拥有强大韧性有着不同的重要因素。比如10岁时,顺利成长与出生时没有并发症、父母遇到的困难较少(如心理健康,不存在长期贫困或养育困难等)有关。18岁时,积极的个性特征对成长有帮助,和人之间的积极关系也有很好的影响,这种关系不一定与父母有关。32岁和40岁时,拥有稳定的婚姻非常重要,对于童年不幸的人来说,和谐的婚姻是一个具有重要保护意义的转折点。此外,谋到稳定的职业,毕业后参军也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
有心理学家认为,具有韧性的孩子拥有心理学所称的“内部控制源”:他们相信命运由自己掌控,接受无法改变的事情,把危机看成学习与成长的机会,而非无法承受的问题。他们心中有广阔的蓝图,因此能够忍耐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不幸。
心理韧性并非是一种超能力,它只是一个平凡的魔法,神奇之处在于身处高危环境却能扭转局面。更为重要的是,它很平凡,很常见,是一种很多人都会的魔法,是人类普遍的发展现象。从进化角度来说,人类遭遇数不清的困境,韧性是人类机体中存在着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它会在逆境下自然地展现出来,推动着人们去克服生命威胁,追求自我实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韧性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你可能会增强自己的韧性,也可能会失去它。韧性和压力像跷跷板的两头,大多数人都有一个临界点,如果突破这个临界点,这个人可能会被击垮。还有一些小时候没有韧性的人,反而在后来学会了韧性,长大以后,他们克服了逆境,像那些一直坚韧不拔的人一样茁壮成长。
湖南省隆回县三阁司镇中学是一所乡村寄宿制学校,2016年下学期共1632名学生,近70%是留守儿童。体育运动是调节孩子心理状况的有效干预手段。(曾勇摄/ 视觉中国 供图)
心理学家认为,韧性的核心元素之一是个人的认知。也就是说,你是把一个事件看成是创伤,还是一次学习成长的机会?每一件令人恐惧的事,不管从旁观者立场上看它有多么消极,是否会让人痛苦,都因经历它的人而异。拿一些极端事件来说,比如一个好友的意外死亡,你可能会为此感到伤心,但如果你能在这一事件中发现意义,那么这件事就不算是创伤。也许它会让你注意到某些疾病,或者是应该和社会建立更密切的关系。经验并不会和事件死板地捆绑在一起,它在于人们对事件的心理解释。
为了提高人的韧性,研究人员开发了很多方法,韧性干预在儿童和青少年教育实践领域应用的最广泛也最富有成效,目的是要让孩子获得应对挑战的各种生活技能。除此之外,美军国防部成立了心理韧性与预防指挥部,专门负责心理韧性培育的指导工作,希望帮助军人适应环境变化,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让军队变得更加强大。
为了了解如何增强韧性,韧性如何习得,为什么有人会有强大的韧性,我们不仅介绍了学者的研究,还采访了几个案例。其中一个名为“歌路营”的公益组织开发了一个叫《一千零一夜》的项目,通过广播,每天为农村留守寄宿儿童提供15分钟的睡前故事。他们发现,故事的播放频率对孩子心理健康影响很大,如果每天听,效果很好;一周两三次,效果一般;一周一次都保证不了,就没效果,还可能倒退。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家庭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日常与仪式,比如家庭聚餐、睡前故事等,是培养孩子韧性非常重要的因素,它提供了一种和谐、稳定与归属感,可以在逆境中为孩子提供平衡。比如家庭聚餐,这项家庭日常行为中包含了餐桌秩序、礼仪、对话等多种因素。
我们采访了孩子有罕见病的父亲以及纪录片《禅门七日》的制片人诸葛虹云。前者坦然面对从天而降的巨大不幸,依旧维持着明朗的坚定,自在的欢笑。孩子是他人生的挑战,但他从不把这定义为痛苦。“真正塑造我们的,正是我们应对苦难的方式,并继续积极地生活。”
《禅门七日》记录了一些参加禅修夏令营的年轻人,他们手机被没收、禁止交谈、三餐吃素、四点起床,每日的生活就是打坐、诵经。年轻人开始自觉地关注自己的价值取向,许多烦恼看似来自于原生家庭,但当原生家庭被隔绝开时,年轻人反而发现了烦恼的根源,真实的自我有时候很难接受。“任何教育的效果,都不是来自于外部的,而是对人本身潜能的挖掘。”
纪录片《禅门七日》剧照
这些都是普通人的故事。我们可能无法像美国漫画里的超级英雄那样,遭遇过巨大的逆境后获得新生。但在变化迅速、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心理压力加剧的当今社会,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面临大大小小的困境,我们有必要了解什么是心理韧性,如何增强心理韧性,如何发挥它在应对压力、克服困难中的积极作用。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https://gengwg.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