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illinmon (billinmon),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我们最缺乏却最不可或缺的能力——独立思考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22 12:52:16 2010, 美东)
我们最缺乏却最不可或缺的能力——独立思考
查看( 550 ) / 评论( 2 ) / 评分( 0 / 0 )
原作者裴明宪
平时我经常阅读与金融界的时事新闻和职业规划有关的网站和论坛,以防自己在不
经意中落后于时代。在国内和国外,有许多非常深刻而又活跃的金融类交流社区,例如
Doostang, iBanking Oasis以及MIT BBS等等。我从来就不是社区的活跃成员,只是偶
尔观看讨论合集,并争取从那些更有经验的人笔下学到更多东西。
后来,我逐渐发现了国内和国外社区的一个重大区别(我说的“国内社区”包括所
有中文社区,例如水木社区,以及设立在美国的MIT BBS)——相比那些出生在美国、
欧洲或澳大利亚的金融从业人员,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且习惯
于把一种偏见强加于另一种偏见之上。在任何讨论中,我们都喜欢采取过于强硬、甚至
是人身攻击的态度,而且每个人都希望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总而言之,作为出生在中国
并在中国接受大部分教育的人,我们经常显得过于顽固地坚持一些所谓的“普遍真理”
,而不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此外,我们还缺乏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的心态。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设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不确定,不知道该去一个价值
型对冲基金(Value Hedge Fund)还是去一个中型投资银行(Middle Market IB)做股票研
究(Equity Research)。当你到Doostang去寻求帮助时,热心的讨论者会告诉你:
“这完全取决于你的职业偏好,你的背景,以及你对未来的态度。对冲基金的文化
和投资银行非常不同。你喜欢深入研究公司的基本面,还是喜欢每天和客户打交道?当
然,薪水可能有很大的不同,我无法确定。哪位朋友在对冲基金做过研究?或许他可以
帮助你。”
接着,你可以把自己的大致背景和职业生涯规划告诉他们。会有一些入门级、中级
甚至高级的金融从业人员和蔼地开导你。一个人会说:“我个人比较喜欢投资银行,毕
竟你和一个团队在一起工作,而且这会大大地锻炼你的交流能力。对冲基金的规模再大
,毕竟比不上中等投资银行。况且,在投资银行做股票研究的经历可以帮助你未来成为
基金经理或私人股权公司的工作人员。”另一个人可能会说:“我建议你最好选择对冲
基金,因为它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平衡,而且你能够真正学到怎么做投资,而不是仅仅
写报告让客户高兴。如果我是你,我肯定会去买方,而不是卖方。”
以上的交谈都是用英文进行的,如果你的英文阅读能力不错,那么你将在Doostang
或iBanking Oasis得到一些非常中肯的评价。无论如何,你会感觉自己受益很大,对前
途看的更清楚了。
可是,如果你把这个话题贴到水木社区,北大未名BBS或MIT BBS上,等待你的又是
什么呢?这要看运气,有时候人们也会提出宝贵意见,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在十几个
回复之内,你的主帖下就会充斥许多互相攻击和不知所云的帖子,下面是一些样本:
用户甲说:“投资银行都是骗人的!你看过投行的研究报告吧,和娱乐记者写的东
西没有区别。而且现在投行研究部的工资越来越少了,你去了就等着挨饿吧。我简直想
像不出来,作为卖方分析师你能干嘛,其实你啥都锻炼不了。对冲基金至少比投行好。”
用户乙(可能是一个在中金研究部实习的小伙子)立即大怒地回帖:“你真是无知
者无畏。你知道研究业务在大中华区是多么吃香吗?你觉得一个10亿美元规模的对冲基
金带给你的锻炼能够比得上一家年营业额几百亿的投行吗?我看你就属于那种根本进不
了投行面试的人,你只管在那里误人子弟吧。”
用户丙(据说是一个物理学博士)慢条斯理地出来说:“你们说的都没有用。无论
去对冲基金还是去投行,做股票研究肯定没有前途。实话告诉你们,现在投资分析已经
数理化了,数量分析师(Quant)才是唯一有前途的。你知道伦敦城的数量分析师能赚多
少吗?做股票研究,是夕阳产业中的夕阳产业。趁早转行吧。”
用户丁(某个IBD的Senior Associate)说:“难道你没有考虑过IBD吗?事实证明
IBD在长期内是最能够锻炼人的,而且工资也很高。现在有许多股票分析师转行到IBD,
或者去做Sales。无论如何,我觉得IBD是最好的,所有部门的人都想来IBD。”
用户戊(很可能刚刚输掉一个IBD的终面)怒不可遏地回复道:“什么IBD,狗屁
IBD,整天做一些华而不实的PPT来蒙骗客户,连简单的VBA程序都不会编。你们除了骗
人还会干什么?只管去吹吧。还有,那个自称做Quant很赚钱的人也别太高兴,次级债
危机就是你们这些Quant搞出来的,到时候你们也只有死。认命吧。”
好吧,这一路下来,你究竟学到了多少东西?除了骂人、转移话题和混淆是非的能
力之外,你可能没有学到什么。人身攻击只是一个方面,关键在于,大部分讨论者都没
有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他们会说:“某某部门好,某某部门坏”;可是他们不
会说:“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某某部门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你有幸光临MIT BBS的金融求职版,你会发现那里的人整天为“做数量分析师
好还是做交易员好”或者“IBD有没有技术含量”这些万年没有答案的问题纠缠不清。
另一些富有争议的话题包括:“股票研究是不是死了”,“买方分析师有意义吗”,以
及“管理咨询和投资银行哪个更锻炼人”——不用说,这些问题最后没有一个不演变为
集体攻击与反攻击。数学好的人会大肆鼓吹数量分析师是最好的,既有技术含量,又安
全稳妥,而且工资也很好;数学不好但喜欢吹牛的人会大肆鼓吹IBD是多么伟大,真正
有水平的人都来自IBD等等;喜欢读财务报表的人则会坚持说股票研究能够产生真正的
天才,而其他部门在忽悠人之后都不会有好下场。大概在三五个帖子之后,他们就会开
始闹的满脑子不快。
这种讨论,对于已经很熟悉职业发展的专业人员来说,或许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因
为他们已经懂的够多了;但是对那些有志于从事金融业的学生,或者刚刚开始从事金融
业的分析员们来说,危害可能相当巨大。我记得很久以前某一天,一个同学眼泪汪汪地
告诉我说,他没有办法从事金融了,因为他不会推导Black Scholes公式,也不会C++编
程。我对他说:“那些都是做衍生品和数量分析的人使用的,你做其他部门很少会用到
。再说,即使你现在从头学习C++, 也不算太晚呀。”那个同学又悲伤地说,他觉得从
事基金或投行事业的人都是数理天才,而且还是编程天才,自己注定没有活路。
后来,我总算弄明白发生什么了——原来,某BBS的金融职业规划版突然来了几个
做过数量分析师的金融工程学硕士,他们不停地鼓吹建模和编程已经成为金融界的一切
,如果你不会从头到尾推导Black Scholes公式那就等死吧,而且你还得会Matlab, 并
且熟练掌握C++, 至少编过三十万行代码……于是,数理能力不太强、没有编程经验的
经济学、金融学或社会科学学生们被搞的灰头土脸,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情绪。
可是仅仅三天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个成功的IBD工作人员在那个版面
贴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感悟,总结说做金融唯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其实就是吹
牛的能力),再加上做PPT的能力,还有就是你要特别会经营关系。他还非常武断地说
,技术的作用非常小,其实是用来忽悠人的;高学历也没有作用。于是,经济学和社会
科学学生们开始扬眉吐气,数学、物理和计算机高手则开始灰头土脸。如此反复再三,
所有想从事金融业的年轻人都会被搞的倒了胃口,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在世界上的诸多悲剧中,最大的悲剧就是不会独立思考,而且打击他人独立思考的
情绪。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条通向成功的不变的道路——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
太可能有。当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年轻工作者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个人的
职业生涯兴趣”放在第一位时,我们的年轻人却总是喜欢武断的决定——某个东西肯定
是最好的,某个东西肯定是没有前途的,你肯定应该从事某个职业,无论你是不是觉得
它很无聊,仅仅是因为它能给你很多钱,或者它能够“旱涝保收”……最后,如果你不
采纳他的建议,坚持认为别的东西是最好的,他就会攻击你,说你选择了大错特错的道
路,将来肯定会被解雇或者干脆流浪街头讨饭。
每个行业、每个部门都会产生天才和伟人。卖保险的经纪人可以成为巴菲特,投资
银行家可以成为黑石公司的创始人,交易员可以成为索罗斯,数量分析师则可以成为
Jim Simons那样年薪十几亿美元的对冲基金经理——不过,这些人肯定不是听到别人说
“某某行业旱涝保收”或“某某职位薪水最高”就一拥而上的那种人。我们这一代人最
大的问题就在于,一方面自视颇高(动辄以超级金领或未来的巴菲特、索罗斯自居),
另一方面却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和道路何在,也从来没有锻炼起独立思考的能力。或
许这才是我们与那些发达国家的年轻人最大的差别。
坚持独立思考----------------
-------------------整编第一师--------------
----
有许多事,是须碰壁之后,才能悟出真相的。譬如,对叛逆者,我一直投以欣赏的目光
。依我的理解,叛逆,意味着独立思考;只要坚持独立思考,大约才能不至堕落为浑浑
噩噩的奴才。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想,至少可以坚持独立思考,坚持自己的良心判断,
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就像萤火虫一样,哪怕只照亮刹那、一点一点的范围,也不能
轻言放弃,不断地维护自己的尊严。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就是更多的普通公民勇敢的站起
来。
每天,每时,身边和他乡发生的那么多不义、不公的事情,我们显得无奈、无助而无望
。面对强大的渗入社会肌体的每一个毛细血管的黑暗,我们显得多么卑微,我们显得多
么脆弱,我们是那么不堪一击,任何一个黑暗的分支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我们毁灭。我
们坚持独立思考者只是小小的萤火虫,微不足道,无权无势,站在有力的黑暗当中,我
们是那么无力,那么不起眼。黑暗不喜欢我们发光,黑暗不喜欢我们自作主张,黑暗要
制定无数的规则、框架和尺度。一句话,黑暗要维持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力量,黑
暗要用它的尺度衡量一切。尽管如此,萤火虫还是没有灭绝,也许这是黑暗的无奈,黑
暗的苦恼。我想这个世界只要还有萤火闪烁,就不致于完全沦陷在黑暗之中,我们的光
虽然微弱得不足一提,但是我们有自己的生命,至少我们可以在黑暗中点亮自己,我们
是黑暗不成比例的对手,黑暗随时可以吞噬我们,淹没我们的面容,但是我们还是要平
静地向黑暗说“不”,我们还是可以无所畏惧的坚持自由、坚持独立的思考,我们还是
可以坦然地对黑暗说出我们的选择,说出我们认定的是和非。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
但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发言,再人微言轻,自己也是可以做到的,只要坚持独立思考
再渺茫的希望,也会指引着自己始终的、坚定的向着它走去。
坚持独立思考,就必须弄明白许多被假相和欺骗所遮掩之后的真相,但要弄明白周围的
事情和真实的自己,最大的前提,就是要求个人内心的诚实。但诚实是一种能力甚至是
一种天赋,它不是每个人都能具有的,我们的时代是需要巨人,而且必须要产生巨人的
时代。未来的每一个时代也是需要巨人,而且必须要产生巨人的时代。坚持独立思考,
就是诞生巨人的前提。独立思考的力量就是国家和个人真正强大的根本。
每个人都应当坚持自由、坚持独立思考!
编辑于2006.10.18
标 题: 我们最缺乏却最不可或缺的能力——独立思考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22 12:52:16 2010, 美东)
我们最缺乏却最不可或缺的能力——独立思考
查看( 550 ) / 评论( 2 ) / 评分( 0 / 0 )
原作者裴明宪
平时我经常阅读与金融界的时事新闻和职业规划有关的网站和论坛,以防自己在不
经意中落后于时代。在国内和国外,有许多非常深刻而又活跃的金融类交流社区,例如
Doostang, iBanking Oasis以及MIT BBS等等。我从来就不是社区的活跃成员,只是偶
尔观看讨论合集,并争取从那些更有经验的人笔下学到更多东西。
后来,我逐渐发现了国内和国外社区的一个重大区别(我说的“国内社区”包括所
有中文社区,例如水木社区,以及设立在美国的MIT BBS)——相比那些出生在美国、
欧洲或澳大利亚的金融从业人员,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且习惯
于把一种偏见强加于另一种偏见之上。在任何讨论中,我们都喜欢采取过于强硬、甚至
是人身攻击的态度,而且每个人都希望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总而言之,作为出生在中国
并在中国接受大部分教育的人,我们经常显得过于顽固地坚持一些所谓的“普遍真理”
,而不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此外,我们还缺乏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的心态。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设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不确定,不知道该去一个价值
型对冲基金(Value Hedge Fund)还是去一个中型投资银行(Middle Market IB)做股票研
究(Equity Research)。当你到Doostang去寻求帮助时,热心的讨论者会告诉你:
“这完全取决于你的职业偏好,你的背景,以及你对未来的态度。对冲基金的文化
和投资银行非常不同。你喜欢深入研究公司的基本面,还是喜欢每天和客户打交道?当
然,薪水可能有很大的不同,我无法确定。哪位朋友在对冲基金做过研究?或许他可以
帮助你。”
接着,你可以把自己的大致背景和职业生涯规划告诉他们。会有一些入门级、中级
甚至高级的金融从业人员和蔼地开导你。一个人会说:“我个人比较喜欢投资银行,毕
竟你和一个团队在一起工作,而且这会大大地锻炼你的交流能力。对冲基金的规模再大
,毕竟比不上中等投资银行。况且,在投资银行做股票研究的经历可以帮助你未来成为
基金经理或私人股权公司的工作人员。”另一个人可能会说:“我建议你最好选择对冲
基金,因为它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平衡,而且你能够真正学到怎么做投资,而不是仅仅
写报告让客户高兴。如果我是你,我肯定会去买方,而不是卖方。”
以上的交谈都是用英文进行的,如果你的英文阅读能力不错,那么你将在Doostang
或iBanking Oasis得到一些非常中肯的评价。无论如何,你会感觉自己受益很大,对前
途看的更清楚了。
可是,如果你把这个话题贴到水木社区,北大未名BBS或MIT BBS上,等待你的又是
什么呢?这要看运气,有时候人们也会提出宝贵意见,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在十几个
回复之内,你的主帖下就会充斥许多互相攻击和不知所云的帖子,下面是一些样本:
用户甲说:“投资银行都是骗人的!你看过投行的研究报告吧,和娱乐记者写的东
西没有区别。而且现在投行研究部的工资越来越少了,你去了就等着挨饿吧。我简直想
像不出来,作为卖方分析师你能干嘛,其实你啥都锻炼不了。对冲基金至少比投行好。”
用户乙(可能是一个在中金研究部实习的小伙子)立即大怒地回帖:“你真是无知
者无畏。你知道研究业务在大中华区是多么吃香吗?你觉得一个10亿美元规模的对冲基
金带给你的锻炼能够比得上一家年营业额几百亿的投行吗?我看你就属于那种根本进不
了投行面试的人,你只管在那里误人子弟吧。”
用户丙(据说是一个物理学博士)慢条斯理地出来说:“你们说的都没有用。无论
去对冲基金还是去投行,做股票研究肯定没有前途。实话告诉你们,现在投资分析已经
数理化了,数量分析师(Quant)才是唯一有前途的。你知道伦敦城的数量分析师能赚多
少吗?做股票研究,是夕阳产业中的夕阳产业。趁早转行吧。”
用户丁(某个IBD的Senior Associate)说:“难道你没有考虑过IBD吗?事实证明
IBD在长期内是最能够锻炼人的,而且工资也很高。现在有许多股票分析师转行到IBD,
或者去做Sales。无论如何,我觉得IBD是最好的,所有部门的人都想来IBD。”
用户戊(很可能刚刚输掉一个IBD的终面)怒不可遏地回复道:“什么IBD,狗屁
IBD,整天做一些华而不实的PPT来蒙骗客户,连简单的VBA程序都不会编。你们除了骗
人还会干什么?只管去吹吧。还有,那个自称做Quant很赚钱的人也别太高兴,次级债
危机就是你们这些Quant搞出来的,到时候你们也只有死。认命吧。”
好吧,这一路下来,你究竟学到了多少东西?除了骂人、转移话题和混淆是非的能
力之外,你可能没有学到什么。人身攻击只是一个方面,关键在于,大部分讨论者都没
有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他们会说:“某某部门好,某某部门坏”;可是他们不
会说:“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某某部门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你有幸光临MIT BBS的金融求职版,你会发现那里的人整天为“做数量分析师
好还是做交易员好”或者“IBD有没有技术含量”这些万年没有答案的问题纠缠不清。
另一些富有争议的话题包括:“股票研究是不是死了”,“买方分析师有意义吗”,以
及“管理咨询和投资银行哪个更锻炼人”——不用说,这些问题最后没有一个不演变为
集体攻击与反攻击。数学好的人会大肆鼓吹数量分析师是最好的,既有技术含量,又安
全稳妥,而且工资也很好;数学不好但喜欢吹牛的人会大肆鼓吹IBD是多么伟大,真正
有水平的人都来自IBD等等;喜欢读财务报表的人则会坚持说股票研究能够产生真正的
天才,而其他部门在忽悠人之后都不会有好下场。大概在三五个帖子之后,他们就会开
始闹的满脑子不快。
这种讨论,对于已经很熟悉职业发展的专业人员来说,或许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因
为他们已经懂的够多了;但是对那些有志于从事金融业的学生,或者刚刚开始从事金融
业的分析员们来说,危害可能相当巨大。我记得很久以前某一天,一个同学眼泪汪汪地
告诉我说,他没有办法从事金融了,因为他不会推导Black Scholes公式,也不会C++编
程。我对他说:“那些都是做衍生品和数量分析的人使用的,你做其他部门很少会用到
。再说,即使你现在从头学习C++, 也不算太晚呀。”那个同学又悲伤地说,他觉得从
事基金或投行事业的人都是数理天才,而且还是编程天才,自己注定没有活路。
后来,我总算弄明白发生什么了——原来,某BBS的金融职业规划版突然来了几个
做过数量分析师的金融工程学硕士,他们不停地鼓吹建模和编程已经成为金融界的一切
,如果你不会从头到尾推导Black Scholes公式那就等死吧,而且你还得会Matlab, 并
且熟练掌握C++, 至少编过三十万行代码……于是,数理能力不太强、没有编程经验的
经济学、金融学或社会科学学生们被搞的灰头土脸,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情绪。
可是仅仅三天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个成功的IBD工作人员在那个版面
贴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感悟,总结说做金融唯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其实就是吹
牛的能力),再加上做PPT的能力,还有就是你要特别会经营关系。他还非常武断地说
,技术的作用非常小,其实是用来忽悠人的;高学历也没有作用。于是,经济学和社会
科学学生们开始扬眉吐气,数学、物理和计算机高手则开始灰头土脸。如此反复再三,
所有想从事金融业的年轻人都会被搞的倒了胃口,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在世界上的诸多悲剧中,最大的悲剧就是不会独立思考,而且打击他人独立思考的
情绪。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条通向成功的不变的道路——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
太可能有。当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年轻工作者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个人的
职业生涯兴趣”放在第一位时,我们的年轻人却总是喜欢武断的决定——某个东西肯定
是最好的,某个东西肯定是没有前途的,你肯定应该从事某个职业,无论你是不是觉得
它很无聊,仅仅是因为它能给你很多钱,或者它能够“旱涝保收”……最后,如果你不
采纳他的建议,坚持认为别的东西是最好的,他就会攻击你,说你选择了大错特错的道
路,将来肯定会被解雇或者干脆流浪街头讨饭。
每个行业、每个部门都会产生天才和伟人。卖保险的经纪人可以成为巴菲特,投资
银行家可以成为黑石公司的创始人,交易员可以成为索罗斯,数量分析师则可以成为
Jim Simons那样年薪十几亿美元的对冲基金经理——不过,这些人肯定不是听到别人说
“某某行业旱涝保收”或“某某职位薪水最高”就一拥而上的那种人。我们这一代人最
大的问题就在于,一方面自视颇高(动辄以超级金领或未来的巴菲特、索罗斯自居),
另一方面却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和道路何在,也从来没有锻炼起独立思考的能力。或
许这才是我们与那些发达国家的年轻人最大的差别。
坚持独立思考----------------
-------------------整编第一师--------------
----
有许多事,是须碰壁之后,才能悟出真相的。譬如,对叛逆者,我一直投以欣赏的目光
。依我的理解,叛逆,意味着独立思考;只要坚持独立思考,大约才能不至堕落为浑浑
噩噩的奴才。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想,至少可以坚持独立思考,坚持自己的良心判断,
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就像萤火虫一样,哪怕只照亮刹那、一点一点的范围,也不能
轻言放弃,不断地维护自己的尊严。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就是更多的普通公民勇敢的站起
来。
每天,每时,身边和他乡发生的那么多不义、不公的事情,我们显得无奈、无助而无望
。面对强大的渗入社会肌体的每一个毛细血管的黑暗,我们显得多么卑微,我们显得多
么脆弱,我们是那么不堪一击,任何一个黑暗的分支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我们毁灭。我
们坚持独立思考者只是小小的萤火虫,微不足道,无权无势,站在有力的黑暗当中,我
们是那么无力,那么不起眼。黑暗不喜欢我们发光,黑暗不喜欢我们自作主张,黑暗要
制定无数的规则、框架和尺度。一句话,黑暗要维持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力量,黑
暗要用它的尺度衡量一切。尽管如此,萤火虫还是没有灭绝,也许这是黑暗的无奈,黑
暗的苦恼。我想这个世界只要还有萤火闪烁,就不致于完全沦陷在黑暗之中,我们的光
虽然微弱得不足一提,但是我们有自己的生命,至少我们可以在黑暗中点亮自己,我们
是黑暗不成比例的对手,黑暗随时可以吞噬我们,淹没我们的面容,但是我们还是要平
静地向黑暗说“不”,我们还是可以无所畏惧的坚持自由、坚持独立的思考,我们还是
可以坦然地对黑暗说出我们的选择,说出我们认定的是和非。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
但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发言,再人微言轻,自己也是可以做到的,只要坚持独立思考
再渺茫的希望,也会指引着自己始终的、坚定的向着它走去。
坚持独立思考,就必须弄明白许多被假相和欺骗所遮掩之后的真相,但要弄明白周围的
事情和真实的自己,最大的前提,就是要求个人内心的诚实。但诚实是一种能力甚至是
一种天赋,它不是每个人都能具有的,我们的时代是需要巨人,而且必须要产生巨人的
时代。未来的每一个时代也是需要巨人,而且必须要产生巨人的时代。坚持独立思考,
就是诞生巨人的前提。独立思考的力量就是国家和个人真正强大的根本。
每个人都应当坚持自由、坚持独立思考!
编辑于2006.10.18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https://gengwg.blogspot.com/